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  > 今日風采 > 社會事業
梅州開展基層治理“每月一題”工作
了解群眾所需 解決急難愁盼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5-01-07 10:16:34  瀏覽:-
字號:

梅城百花洲市場增設公平秤,切實維護市場公平交易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李盛華 攝)


  “開展電動自行車規範充電、規範停放試點工作”“優化完善高鐵梅州西站基礎設施”“整治電子計價秤短斤缺兩問題”……2024年,市委社會工作部加強統籌,會同相關職能部門開展基層治理“每月一題”工作,選取高頻次共性問題開展重點治理,著力把問題矛盾化解在前端,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取得良好效果。

  加強電動自行車監管保障安全

  電動自行車已成為群眾常用出行工具之一,電動自行車安全事關千家萬戶。

  梅江碧桂園小區電動自行車保有量2200多輛。據碧桂園社區幹部介紹,社區黨組織領導班子帶頭,協調組織業主、物業、消防等開展電瓶車整治,指導小區和物業公司成立黨支部,把黨建工作融入物業管理、小區電瓶車整治工作中,並先後組織800多名到社區報到服務的在職黨員參與安全宣傳、監督巡查等誌願服務。

  一旦有居民推著電動自行車進入電梯,電梯會“拒絕”關門,直到居民將電動自行車推出電梯才恢複正常運作。這是梅江碧桂園小區采用技防手段,有效防範電動自行車違規“進樓入戶”的情形。碧桂園社區幹部告訴記者,梅江碧桂園小區143部電梯安裝了阻止電動自行車進電梯報警係統,有效杜絕了電動自行車上樓停放、入戶充電帶來的安全隱患,避免了電動自行車進電梯帶來的危險事故。

  據悉,梅江區委社會工作部牽頭,在梅江區工作專班開展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的基礎上,選取3個住宅小區科學規劃並建設集中停放區和充電區,突出“使用端”和“管理端”的監管,示範打造“人防+物防+技防”新模式。工作開展以來,共清理違規停放電動自行車1080輛,推廣安裝阻止電動自行車進電梯報警係統598部,新增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站點335個,充電接口4425個,電動自行車管理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

  完善高鐵站設施提升出行體驗

  前段時間,2024梅州馬拉鬆賽成功舉辦。比賽期間,組委會提供免費接駁車服務,選手在比賽前後往返高鐵梅州西站與梅州市區之間更加便利。選手劉超從深圳乘坐梅龍高鐵動車組來梅州參賽,良好的賽事組織和完善的後勤保障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據悉,在這之前,梅州市交通運輸局牽頭有序推進“優化完善高鐵梅州西站基礎設施”治理工作,指導梅縣區、高鐵梅州西站圍繞群眾反映集中的急難愁盼問題,聚焦乘客出行體驗感受,分類施策,不斷優化交通運輸設施布局,提高行業服務管理水平。

  經過治理,高鐵梅州西站站外新設1個免費停車場,增設2個旅客臨時上落點,同時延長路麵隔離帶,有效解決上下客造成的交通堵塞問題;加大運力投入,增設各縣與高鐵梅州西站的來往線路,最大限度滿足群眾出行需求,以“微改造”讓群眾出行“鬧心”變“舒心”。“以前去高鐵站乘車或接人,也受私家車停放難、交通擁堵等問題困擾,現在這些情況得到有效改善,好多了。”市民曾先生有感而發。

  高鐵梅州西站還不斷完善各項便民服務,新增適老化座椅、便民充電站、自助輪椅、應急醫藥箱、AED等設備,創新設立“客都服務崗”“粵書吧”,提升優化各類宣傳標語標識,擦亮梅州名片,得到旅客的高度讚揚。

  整治“短斤缺兩”維護合法權益

  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短斤缺兩”是老百姓關注的民生熱點問題。

  2024年9月,梅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一批電子計價秤違法典型案例。據悉,梅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市縣聯動集中攻堅開展“電子計價秤短斤缺兩問題”專項整治,全市共檢查電子計價秤銷售維修店31家和集貿市場、商場超市及各類門店809家,現場檢查電子計價秤1553台、推動落實強製檢定電子計價秤備案8695台,查處電子計價秤計量違法行為案件30宗,查扣電子計價秤28台,罰沒款金額2.97萬元。

  我市選取梅城百花洲市場為試點,由市場管理公司統一采購電子秤,並由市場監管部門統一校驗,在市場內增設公平秤,加強誠信經營宣傳,示範帶動全市集貿市場建立誠信計量管理新模式,切實維護市場公平交易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走進百花洲市場,幹淨整潔的購物環境令人倍感舒適。年過六旬的陳美珍在附近住了20多年,也為市場的變化感到欣喜:“過去環境沒有那麼好,現在升級改造以後,在這裏買菜舒心、安心,還特別方便!”

  “每月一題”機製是梅州學習運用黨建引領接訴即辦經驗的創新探索,對推動主動治理、未訴先辦,實現解決“一件事”帶動辦好“一類事”有著積極意義。市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作為工作唯一評價標準,進一步暢通訴求渠道,及時收集基層民情民意,了解群眾所需,精準篩選確定一批“小切口、大變化”的治理主題,解決群眾所難,同時完善跟蹤問效機製,有力推動難點問題重點解決、個性問題針對性解決、共性問題一攬子解決。

  “我們還要在建章立製上下功夫,完善建立主動治理和標本兼治的長效機製,加強上下聯動和部門協同,推動牽頭單位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根據問題產生根源和解決問題中形成的經驗做法,舉一反三加強政策研究,完善製度建設,優化職責體係,不斷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市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李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