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2017年,梅州市科學技術局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驅動發展取得積極成效,有力地支撐梅州加快構建“一區兩帶六組團”發展新格局。
【創新驅動政策環境優化】 2017年,梅州市委、市政府發揮政策導向作用,相繼製訂出台《梅州市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建設工作考評方案(2017—2020)》《梅州市關於建立重點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直通車製度實施方案》《梅州市知識產權金融服務促進計劃補貼方案》等一係列政策措施,科技創新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有力地促進創新資源集聚發展。
【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建設加快推進】 為實現2020年國家級高新區地市全覆蓋目標,2017年,梅州市科學技術局明確提出力爭2年、確保3年內梅州高新區建設成為國家級高新區的目標。研究確定梅州高新區申報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模式,製訂《廣東梅州高新技術園區申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作方案》和《廣東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以升促建”工作方案》,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申報工作領導小組,強化升級國家高新區工作的領導,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梅州高新區申報國家級高新區材料於2017年12月29日經省政府呈報國務院。
【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 2017年,梅州市有55家企業申報省級企業研究開發財政補助資金,獲得省財政研發補助2575萬元,帶動企業研發投入3.7億元。企業新產品開發能力不斷提升,全年有135項產品獲省高新技術產品認定,有57項科技成果獲市級科技成果獎,博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高端高密度印製電路係列新產品關鍵共性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企業孵化育成體係完善】 2017年,世界客屬青年創新創業中心、專利技術孵化產業園和院士團隊創新創業(梅州)驛站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支持和各部門的密切配合下,平台建設順利推進。市科學技術局牽頭籌建的世界客屬青年創新創業中心於2017年11月中旬在第五屆世界客商大會召開前如期投入正常運營;市專利技術孵化產業園區首期建設已投入1億多元,第一階段的專利技術孵化綜合樓和研發車間於2017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院士團隊創新創業(梅州)驛站建設進展順利。
世界客屬青年創業創新中心
世界客屬青年創業創新中心(以下簡稱青創中心)位於芹洋半島的世界客商中心內,總建築麵積約1.1萬平方米,設綜合服務孵化區和產業孵化區等功能區。通過市場化的運作、專業化的孵化服務、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強化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功能,積極順應“互聯網+”發展時代潮流,建設虛擬孵化器和國家級眾創空間、國家級科技孵化器,將青創中心打造成為服務世界客屬青年創業創新的“眾創空間+孵化器”平台,以及集實體平台與雲平台於一體、線上線下協同服務的多功能平台,成為培育新一代客商的“搖籃”。
【科技計劃項目】 2017年,梅州市科學技術局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加大對市科技創新項目的支持,及時組織一批科研院所和企業申報科研項目。全年獲得省科技計劃項目24項,獲經費支持1050萬元;受理2017年省級科技專項資金縱向協同管理省市聯動項目15項,其中通過評審推薦省科技廳9項,安排項目經費410萬元;“世界客屬青年創業創新中心服務能力建設”項目列入省科技廳“一事一議”項目,獲扶持資金600萬元。梅州市科學技術局積極協調市縣財政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對科研機構、大專院校、醫療機構科技研發能力建設支持力度,市級應用型科技專項列財政預算。
【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發展】 2017年,全市科技係統把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作為創新驅動發展首要舉措,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擴張與質量提升並舉。全年全市認定高新技術企業69家,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至134家。根據省科技廳《關於組織申報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的通知》精神,梅州市科學技術局組織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申報,全年有129項產品獲省高新技術產品認定,比上年增加74項。
【科技創新平台建設】
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 2017年,梅州市科學技術局貫徹落實好《梅州市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實施辦法》,加強市有關部門聯係與合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大力推進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工作,全市在省網登記的科技企業孵化器8家(其中有4家科技企業孵化器被省確認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培育單位)。
眾創空間登記 2017年,梅州市科學技術局貫徹落實好《yabo88 關於加快眾創空間發展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全市在省網登記的眾創空間19家(其中3家眾創空間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備案眾創空間,10家眾創空間被省確認為廣東省眾創空間試點單位),實現各縣(市、區)眾創空間全覆蓋。
專業鎮建設 2017年,梅州市科學技術局不斷加大對技術創新專業鎮發展的支持和引導力度,使得專業鎮特色經濟發展迅速。全年推薦6個市級專業鎮申請認定省級專業鎮,其中梅縣區南口鎮、大埔縣百侯鎮、五華縣華陽鎮、興寧市新陂鎮、大埔縣湖寮鎮5個鎮被認定為省級專業鎮。興寧市大坪鎮被認定為市級專業鎮。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有50家省級專業鎮、21家市級專業鎮。
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2017年,梅州市特色產業的技術創新平台有序推進,新增“廣東省電子電路應用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和“廣東省梅縣金柚產業技術創新聯盟”2個省級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全市省級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增至4家。首家軍民融合院士工作站“廣東省冠鋒科技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技術院士工作站”在冠鋒科技有限公司進入實質性運作。
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7年,梅州市科技部門組織認定兩批57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全市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增至106家。有15家企業獲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全市企業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增至60家。全市企業已建市級及以上工程研究中心135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7家,占規模以上企業總數23.21%。主營業務收入5億元以上工業企業新建研發機構15家,實現研發機構全覆蓋。
【人才隊伍建設】 2017年,梅州市科學技術局實施“揚帆計劃”等人才計劃專項工作。實施“揚帆計劃”以來,市立項9項,分別包括農業、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技術與新醫藥、新能源、節能與環保等多個領域,總金額1.806億,其中省專項經費3200萬元、自籌經費1.486億。為梅州引進人才約51人,其中院士1人、博士31人、碩士12人、本科5人、學士2人等。推薦146名專家進入省科技廳陽光政務平台省級專家庫,截至年底有57名專家通過審核入庫;同時做好市級科技人才專家庫儲備工作,據統計,符合條件進入市科學技術局專家庫1046人。
【科技成果轉化】 博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高端高密度互連印製電路係列新產品關鍵共性技術及產業化”獲2017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7年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共受理項目57項,最終評出獎項56項,緩評1項(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15項、三等獎37項;按行業分:工業14項、農業28項、醫療衛生14項)。
【科普宣傳】 2017年5月5日,梅州市科學技術局在梅縣區人民廣場舉辦以“自主創新 科技惠民”為主題的大型科技集市活動,開展提升梅州自主創新能力、營造創新創業環境、科技惠及民生等係列活動。主要目的是宣傳創新驅動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創業成果服務改善民生,進一步提高公眾科技意識和科技素養。
【知識產權】
專利申請 2017年,全市專利申請量達2562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245件,同比增長33.88%。專利授權量達1671件,其中發明授權量97件,同比增長31.08%。有效發明專利455件,全市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03件。全年全市各有1家企業獲省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和示範企業認定,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增至13家,廣東省知識產權示範企業增至3家;有2個專利項目獲廣東專利優秀獎,截至年底市獲得廣東專利優秀獎8個。
質押融資 2017年,梅州市科學技術局積極探索有效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激勵方法。製訂出台《梅州市知識產權金融服務促進計劃補貼方案》,對全市轄區內獲得質押融資的企業給予貼息、評估費補助、擔保費補貼等扶持。加強與政府政策性擔保機構合作,建立知識產權風險補償機製,製訂出台梅州市專利質押融資實施方案,紮實推進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開展。2017年,市專利質押融資金額2200萬元,為解決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起到積極的作用。
執法維權 2017年,梅州市科學技術局加大專利行政執法力度,推進專利執法工作常態化,查處侵權假冒專利案件26宗,結案26宗。
人才培訓 2017年,梅州市科學技術局依托嘉應學院,建設市知識產權人才培訓基地。2017年4月 25日,市政府與嘉應學院共建的“知識產權學院”正式掛牌成立,全年全市舉辦各類知識產權培訓4場共1000多人次。
【防震減災】
執法檢查 2017年,梅州市科學技術局開展地震應急工作檢查,根據《梅州市地震應急檢查工作製度》的要求,重點檢查各縣(市、區)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做好地震應急預案、應急機構、應急指揮係統、應急信息聯絡、應急物資的儲備以及應急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
法規宣傳 2017年,梅州市科學技術局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條例》《廣東省防震減災條例》等法律、法規,大力推進市防震減災法製建設工作,進一步明確和強化政府防震減災社會管理的責任,加強政府對防震減災工作的管理。同時,堅持普法宣傳,切實將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宣傳到社會的方方麵麵,不斷增強全社會的防震減災意識和提高社會自覺參與防震減災活動的積極性。圍繞“減輕社區災害風險,提升基層減災能力”主題,精心組織全市各縣(市、區),充分利用“防災減災日”“防震減災宣傳周”“科技進步活動月”等時機,通過新聞媒體及科普長廊、地震應急避險演練、發放宣傳小冊、張貼掛圖、組織觀看影片以及講座等多種形式進行地震知識宣傳。
示範社區創建 2017年,梅州市科學技術局根據省地震局《廣東省地震安全示範社區認定標準(試行)》的要求,大力推進地震安全示範社區創建工作,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防震減災意識,進一步提高城鎮社區地震災害防範應對能力。9月,梅江區西陽鎮移民新村社區、梅縣區新縣城富貴社區分別申報省級地震安全示範社區,已審批通過。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建立7個省級示範社區,分別是:大埔縣湖寮鎮城北社區居委會、梅縣區錠子橋社區、蕉嶺縣城西社區,梅江區長沙鎮墟鎮社區、梅江區江南街道辦紅光社區、梅江區西陽鎮移民新村社區、梅縣區新縣城富貴社區,後續申報工作正在進行。
地震監測預報 地震監測預報是做好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基礎。梅州市科學技術局始終堅持“震情第一”的觀念,依靠科技,加大投入,不斷加強監測預報體係建設。(梅州市科學技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