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省公布了《廣東省降低製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若幹政策措施(修訂版)》(以下簡稱“新十條”),對2017年的“實體經濟十條”進行了完善和修訂。推出了稅收、用地、社保、融資、用電、運輸等10個方麵共61項針對性措施降低製造業企業成本,形成了廣東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新十條”。“新十條”對製造業企業發展有何促進作用?又將如何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對此,記者近日采訪了我市相關製造業企業負責人。
作為一家用電成本在總成本中占比較大的企業,富源科技財務總監陳誌鋒告訴記者,“新十條”中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的舉措讓他非常關注。“這一條對於我們企業的作用非常大,能夠降低很多用電成本。”陳誌鋒說,除此之外,降稅、降低企業社保成本等舉措,都是實實在在為企業降低成本的好舉措,能夠讓企業在研發上投入更多資金,從而提高產品競爭力,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廣東風華環保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梁良告訴記者,“新十條”的內容全麵、“幹貨”很多,對2017年的“實體經濟十條”進行了完善和修訂,能夠進一步聚焦企業發展麵臨的新痛點、新難點,特別是實體企業在融資、生產成本等方麵麵臨的問題,推出了一批力度更大、作用更加精準的創新性舉措,特別是對於不同發展階段的製造業企業都有具體舉措。“‘新十條’中最讓製造業企業關注的,是在降低稅收負擔、用地成本、融資成本、用電成本等領域。”梁良說,“新十條”中對於企業上市、進入“新三板”和中小企業財物融資等都有獎勵和補助,能夠極大地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提振企業的信心,進而促進全省製造業的整體提升,推動實體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