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工業園區蓬勃發展助力梅州經濟騰飛。(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強化“重實體、興實業”理念,著力實施產業振興行動計劃,加快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建設,加強技術改造和創新驅動,全力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優化產業結構,產業園區擴能增效取得明顯成效,有力地推動了“一區兩帶六組團”的建設。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5年來,我市緊繞“兩大振興政策”,製定出台了加快實體經濟發展意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意見和產業振興行動計劃及其配套政策,鼓勵企業開展擴產增效、設備更新、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應用、服務平台建設,強化技改挖潛。積極利用省和國家各項優惠政策,加大資金扶持和政策引導,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加快煙草、電力、機電製造、水泥、陶瓷和農產品加工等重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2016年,全市完成工業投資207.55億元,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完成75.87億元。
與此同時,我市還加快培育和發展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產業,努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源。2016年,煙草、電力等六大支柱產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83.50億元,是2010年108.2億元的近1.7倍。其中,電力和電子信息產業工業總產值於2014年率先突破百億元,機械裝備業於2016年突破百億元,為打造百億企業、百億產業和百億園區打下堅實基礎。
我市通過實施產業振興行動計劃,不斷優化產業結構,三次產業結構由“十一五”末的20.4∶41∶38.6調整到2016年的20.3∶35.5∶44.2,產業結構發生了積極變化。據初步核算,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45.5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1.89億元,拉動GDP增長0.9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371.28億元,拉動GDP增長2.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462.39億元,拉動GDP增長4.3個百分點。
產業園區擴能增效
日前,記者來到廣梅產業園采訪時了解到,富源科技、珠江啤酒、湘大飼料、紫晶存儲等企業正快馬加鞭趕製訂單。據廣梅園相關負責人介紹,5年來,園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力度,擴能增效成效明顯。至目前已有入園企業223家,其中投產175家,初步形成了機械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食品飲料和新材料等產業集群。2016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16.2億元是2011年的2.2倍。
5年來,我市因地製宜製定了發展總體規劃和工作方案等,全力推進集聚帶各項建設和產業園區(集聚地)擴能增效工作;狠抓基礎設施建設,為園區快速發展“強筋健骨”, 2016年,我市產業園區(集聚地)共投入26.23億元,重點用於園區水、電、路及汙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投資方式,以省先行安排的5億元為啟動資金,撬動社會資本,采用PPP模式,整體規劃推進集聚帶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組建招商工作隊,全方麵搭建招商平台,深入實施“鄉賢回鄉投資興業工程”,全力推動“三個一批”項目,爭取有更多的大項目、好項目落戶產業園區。截至2016年12月底,我市進園企業數達到651家,累計建成項目549個,在建項目102個。
經過一番努力,我市工業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產業集聚效應也初顯。據統計,2016年,我市產業園區(集聚地)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3.72億元,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82.42億元,全口徑稅收完成20.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