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開的2025年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暨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進會通報了2024年度我省實施“百千萬工程”考核評價結果,梅州市在粵東粵西粵北12個市中獲評優秀等次。
會議還通報了有關縣(市、區)“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工作進展情況,宣讀了第二批22個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名單和“百千萬工程”第三批典型鎮、村培育名單。梅州市梅縣區“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工作取得顯著進展、成效突出,平遠縣、豐順縣入選第二批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全市44個鎮、187個村入選第三批典型鎮、村培育名單,入選數量位居全省前列。
會上,梅州市圍繞推進“百千萬工程”的做法成效和工作打算作大會發言,梅縣區圍繞縣城開發建設專題作交流研討。
2024年以來,梅州市堅持把“百千萬工程”當成一個曆史機遇、一件頭等大事、一套集成式改革、一項全社會行動,全麵激發內生動力,以“五大重點區域建設攻堅”為抓手,舉全市之力推動“百千萬工程”初見成效,辦成了一批長期以來想辦而沒有辦成的事。
聚焦縣域經濟發展,梅州堅持從“過日子思維”轉向“發展思維”、從“投入思維”轉向“產出思維”,把資源要素優先用在“打糧食”項目上,以實體經濟牽引一二三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四上”企業培育,一手抓招商引資,千方百計壯大縣域經濟。近兩年,全市“四上”企業淨增765家,比2022年增長55%。全市GDP近三年平均增速居全省前列;今年一季度,梅州所有縣(市、區)GDP增速均超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梅縣區、興寧市增速分別居全省第二、第三。
聚焦城鎮功能提升,梅州紮實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抓好4個縣(區)的國家級、省級試點,提升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支持蕉嶺整縣推進新型城鎮化、農文旅融合發展“雙試點”,打造“建築師的天堂、工程師的戰場”“蕉嶺版麗江”。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廣東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興寧黃槐軍旅小鎮加快建設,基地一期工程預計今年底完成,明年春節後投入運營。總投資12.6億元,著力打造梅縣鬆口古鎮——“南洋海絲路·客僑第一鎮”,今年春節、元宵期間吸引了近20萬遊客。
聚焦城鄉形象改變,梅州堅持標準化、特色化、全域化,製定實施鎮村建設“雙十”硬任務硬指標,統籌推進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累計完成農房風貌提升3.7萬棟、縣鎮村綠化368萬株。推動粵閩贛省際交界15鎮28村按典型鎮村標準建設,突出省際門戶、省際廊道等節點,打造廣東“百千萬工程”重要窗口。推進36條、總長850公裏示範路段建設,高鐵、高速公路、國省道沿線風貌全麵提升。推動梅縣3個典型鎮18個典型村連片打造丙雁鬆片區,建成古鎮與良田共存、產業與鄉村共興的示範帶。
聚焦改革創新賦能,梅州堅持“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產業村長”和“產業社區”、危險區域農戶避險搬遷等係列改革,賦能“百千萬工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成效初顯,規模化流轉耕地40萬畝、新增耕地1.87萬畝,騰挪建設用地5萬畝,蕉嶺縣新鋪鎮入選全國試點典型。平遠整縣推進農房風貌提升等3個案例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市、深圳市傾力幫扶梅州市,在資金、人才、技術、產業等方麵給予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支持,為推動梅州“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2025年,梅州將堅決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聚力攻堅、提質增效,把“百千萬工程”這一既重當前、更利長遠的民心工程抓緊抓實,確保三年初見成效目標如期實現。(記者 李豔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