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  > 今日風采 > 經濟發展
梅州綜保區:對外開放新高地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1-05-25 10:01:12  瀏覽:-
字號:

  res04_attpic_brief.jpg

  梅州綜合保稅區位於廣東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內,是廣東省第七個綜合保稅區,也是廣東省內首個內陸型綜合保稅區。

  (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吳騰江 攝)

  5月的梅州天氣炎熱。在全省首個內陸型綜保區——梅州綜合保稅區的建設現場,施工人員頂著烈日奮戰,圍繞6月底申請封關驗收的目標全力衝刺。

  從申報到設立曆時五年多的梅州綜保區,是梅州舉全市之力打造的第一個國家級平台,也是梅州融入大灣區、對接海西區,參與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的重要的國家級新平台,將成為梅州對外開放新高地。

  新平台激發振興新活力

  從汕昆高速公路佘江收費站駛出,沿著206國道驅車不到10分鍾,“沿著高速看中國(廣東)”采訪團便抵達了梅州綜合保稅區創新創業孵化園大樓。登上樓頂俯瞰綜合保稅區,一棟棟嶄新的標準廠房、保稅倉庫已拔地而起,圍網、卡口、查驗場、信息化係統監管設施等建設工作如火如荼。

  梅州綜保區規劃麵積2.53平方公裏,一期建設麵積1.46平方公裏,處於我市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的核心區。梅州綜合保稅區建設服務中心主任曾輝表示,梅州綜合保稅區區位條件較好,周邊已形成以機場、高鐵、高速公路和鐵路物流網為樞紐的立體綜合交通網絡。“距離高速公路出口直線距離僅1公裏多,到梅汕高鐵佘江北站約10分鍾車程,到梅州機場、潮汕機場約40分鍾車程。”曾輝說,2023年梅龍高鐵建成通車後,從梅州綜保區出發,一個半小時即可到達珠三角,將全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2小時生活圈。

  “梅州綜合保稅區重點發展以保稅加工為主導、以保稅物流為支撐、以保稅服務為配套的產業,重點打造先進製造、綜合物流、國際貿易(含跨境電商)、現代服務四大核心產業體係。”曾輝告訴記者,毗鄰梅州綜保區,規劃麵積約1000畝、總投資5.3億元的梅州國際無水港正在火熱建設中。建成後,梅州綜保區進出口貨物可在“家門口”進行裝卸、存儲、中轉、配送,可通過鐵路對接深圳鹽田港和汕頭港、潮州港等沿海港口,實現鐵路物流與梅州綜合保稅區無縫對接。

  隨著梅州綜保區、國際無水港、跨境電商綜試區、一類航空口岸等開放平台不斷夯實,開放空間也將進一步優化,不斷提升梅州對外開放水平。

  多重利好引優質項目落地

  在全力向“一次建設、一次驗收、一次達標、一次運行、一次成功”的目標邁進的同時,梅州綜保區招商引資力度持續加大。

  從國務院正式批複設立梅州綜合保稅區至今,梅州出台了《關於促進梅州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促進先進製造業及主導產業招商若幹措施》等政策,成立6支招商小分隊,先後在東莞、深圳、廣州等地舉辦梅州綜保區招商推介會,並與廣東省商務廳簽訂了共建省級加工貿易產業梯度轉移示範園區合作協議,打造省級示範園區。

  今年初,國務院出台《關於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梅州綜保區建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記者了解到,目前梅州綜保區內已有勁越頭盔、希佰尼酒業、眾新旺科技、欣桐科技、歐億國際貿易、有信達國際物流等6家企業入駐,新簽約加工製造、跨境電商和物流倉儲項目10個,全部建成投產後,預計年進出口額將達68億元。

  梅州勁越頭盔有限公司是梅州綜保區內的首家投產企業。兩棟四層樓高的廠房內容納了該公司從生產到包裝的全套生產線,占地麵積兩萬多平方米。“我們主要生產賽車、摩托車專用頭盔,2019年9月通過梅州招商引資從廣州搬遷過來的。”該公司副總經理陳運輝說,入駐梅州綜保區之後,公司頭盔日產量達1000頂左右,約是以前的兩倍之多。“我們的產品在梅州生產完後直接走高速公路到鹽田港出海,運輸效率很高。”陳運輝表示,目前企業生產效益良好,在梅州綜保區發展充滿信心。

  “梧桐樹”已栽,隻待“鳳凰”來。“梅州綜合保稅區創新采用‘標準廠房倉庫租賃’模式,企業可‘拎包入駐’、輕裝上陣。”曾輝說,期待更多項目能在梅州綜保區落地生根,為梅州蘇區經濟發展增添強勁動力。(記者 劉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