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  > 今日風采 > 環境保護
向影響環境頑症陋習宣戰
我市不斷加大城鄉環境整治力度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16-11-14 10:13:11  瀏覽:-
字號:

城鄉環境關乎民生,也是一個地方的名片。梅州是廣東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擔負著全市及潮汕平原1500多萬人的飲用水安全重任,保持良好的環境尤為重要。今年以來,我市加大力度開展城鄉環境整治,向各類影響城鄉環境的頑症和陋習宣戰。

逐步整治環境頑症

在蕉嶺縣長潭鎮白馬村,幹淨整潔的村道四通八達,清澈見底的溪水淙淙流淌,古色古香的民居前有一群鴨子在水中嬉戲,充滿詩情畫意。在連片的稻田旁,記者看到一個長滿綠色美人蕉的池塘,紅色的錦鯉在水中遊動。毗鄰著池塘的,是一個被花草包圍著的汙水處理設施,村民的生活汙水在這裏經過層層處理,達標後彙入旁邊的水渠用於灌溉。長潭鎮相關負責人說:“這是為了處理農村汙水而建設的生態浮床,既能淨化水質,又能美化環境。”據介紹,蕉嶺縣以長潭鎮為試點,在多地鋪開農村汙水處理設施建設。目前,該縣已投入7800萬元,建成鎮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45套,有效解決了農村的生活汙水問題。

在平遠縣石正鎮,全長約16公裏的石正河流過安仁、南台、西湖、坪湖等13個村。河堤下碧水蕩漾,全然不見雜草;河堤上建有親水公園,一旁有老屋、石階、紅花點綴,鄉村的美麗和寧靜讓人流連忘返。西湖村村幹部告訴記者,這條河整治之前,周邊養殖場的汙水直排入河,河水又髒又臭。整治後,河水變清,環境變美,村民們紛紛點讚。

今年以來,我市全麵鋪開城鄉環境整治行動,各縣(市、區)均成立了由主要領導掛帥、分管領導主抓、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參與的環境綜合整治領導機構,製定了各個層級的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方案,縣、鎮、村安排專項資金,全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整治行動取得明顯成效,城鄉環境頑症逐步得到解決,“俯身掬清水,仰首見藍天”的美麗畫卷徐徐拉開。

加快改變生活陋習

為了把環境整治落到實處,我市製訂出台《加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加快完善村莊規劃,實施垃圾無害化處理和垃圾分類處理運行機製等。目前,我市有7134個自然村完成村莊規劃,8515個自然村完成村容村貌整治,全市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5.4%。

整治行動中,各部門擰成一股繩,加大力度開展農村連片整治工程,著力改變“髒”的現象;突出整治城區亂停亂放、亂擺亂占、亂搭亂建、亂排亂潑等現象,著力解決“亂”的問題;重點整治城鄉結合部垃圾堆放長期不清理、“兩不管”堆放場等,著力扭轉“差”的情況。

通過整治,街道幹淨了、河水清澈了、村莊整潔了,農村雜物亂放、柴草亂堆、汙水亂排、廣告亂掛等突出問題逐漸得到解決,隨意焚燒垃圾、亂堆畜禽糞便等陋習逐步改善。

完善機製補齊短板

環境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為功。目前,我市汙水處理設施、垃圾轉運站等基礎設施建設雖有改善,卻依然比較滯後;部分縣(市、區)城鄉環境管理機製雖有提升,卻還存在管理混亂現象。

為此,我市將完善《梅州市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測評辦法(試行)》,加大專項資金投入,加快鎮村汙水處理設施、垃圾轉運站建設,盡快補足環境基礎設施“短板”;突出抓好城區、圩鎮“六亂”問題整治和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圩鎮小巷道等衛生死角的清理工作,重點抓好城中河、溪、溝水體衛生整治和垃圾收集、轉運和分類減量工作。同時,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製度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組織管理、責任落實、激勵保障、舉報監督和督查問責等環境整治長效工作機製,實現城鄉環境美麗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