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裏,粵東北群嶺蒼翠,綠意盎然。素有“粵東北綠色生態屏障”之譽的平遠縣是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森林旅遊示範縣、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全縣森林覆蓋率77.55%。在這裏,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和美圖景鋪陳,綠色成為平遠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今年伊始,平遠縣開始實施植綠護綠“八大工程”:綠美森林提質工程、綠美城鄉建設工程、綠美保護地提升工程、綠美資源管護工程、綠美經濟增量工程、綠美生態增益工程、綠美文化發掘工程、綠美成果共享工程等,推動綠美平遠生態建設取得新成效。
全縣掀起義務植樹熱潮
春陽正暖,2月13日,平遠縣在河頭鎮與全省同步開展2023年全省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義務植樹活動,縣委書記廖茂忠、縣長周小勇親自揮鋤植綠,為岩土裸露的山崗增綠添彩,掀起全縣義務植樹熱潮。同時,全縣也不約而同加快推進優化林分、改善林相的工作。
植樹造林、林分林相優化是當前平遠縣實施綠美森林提質工程的主要內容,即通過為森林科學規劃、搭配多樣化的樹種,進一步優化提升森林的外觀。這不僅有利於森林形成錯落有致、層次優美的景觀,也能讓森林生態係統更加穩定。
平遠縣林業局副局長丘寶平擁有豐富的林業工作經驗,在位於河頭鎮的綠美森林提質工程示範點現場,他俯下身子抓起一把沙土,向記者分析說:“這裏林相質量比較差,一是由於砂質土壤養料少,二是因為這裏先前是鬆木單一樹種的‘純林’,不僅不夠美觀,抵禦病蟲害的能力也較弱。”這也是全縣不少林區普遍存在的問題,而通過科學的人工植綠可以改善。
“今年全縣將推動完成低質低效林分改造1.08畝、新造林撫育0.7萬畝、森林撫育1萬畝。目前在河頭建立起1000畝低質低效林分改造示範點,已取得初步成效。”丘寶平說。以河頭鎮為例,通過按照每畝89株的標準廣泛新植紅椎、木荷、楓香等多樣化樹種,林相日漸豐富。2月以來,全縣多地陸續開展全民植樹活動,累計發動916人次,新種樹林1.14萬株。
管護山林補齊質量短板
在綠美平遠建設過程中,生態惠民的利好看得見。平遠縣程旼公園,參天密林百鳥啼囀,蜿蜒林徑遊人熙攘,是縣城群眾散步休閑的熱門地。記者從路旁醒目的介紹牌看到,這裏的大徑材培育示範建設項目從2021年8月實施以來,種植總麵積超過5000畝。所謂“大徑林”,是指培育期30年以上,樹幹直徑30厘米以上的林木,是優質森林質量的縮影。
近年來,平遠縣積極開展具有特色的自然保護地示範區建設,以廣東南台山國家森林自然公園示範點、五指石省級地質公園為代表的保護地知名度越來越高。但十年樹木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長期以來,該縣不斷通過推進城市園林綠化、綠美鄉村示範點建設、古樹公園建設等多措並舉,加快補齊生態建設短板。
“以培育大徑材為例,我們每年都要組織撫育間伐、修枝、割灌除草、追肥等行動,主要目的是優化森林結構,提高森林經營水平,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丘寶平說,全縣的目標是實現大徑林立木每公頃150株,且公頃蓄積達300立方米,實現森林積蓄量和年平均增長量明顯增加。
除此之外,作為全省率先試點林長製的山區縣,平遠縣繼續以深入推進林長製建設為抓手,設立各級林長307名,聘請護林員353名,落實監管員144名,實施“林長+警長+檢察長”等創新模式,在加強森林災害防控、強化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保護林地和林木資源等方麵工作中均發揮關鍵作用。今年1月,平遠縣成為全省唯一入選國務院全麵推行林長製工作成效明顯擬激勵名單的縣。
發展壯大綠色惠民產業
抬頭見藍,推窗見綠。現如今,平遠縣擁有豐富厚實的綠色“家底”。“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並不矛盾,綠美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的培育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丘寶平說,在推動綠美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培育相輔相成的工作上,平遠也大有可為。
“2020年來,我們引進梅片樹進行移栽育苗,慢慢掙鼓了錢袋子。”春風送暖,正值花卉苗木市場興旺之際,平遠黃花陂生態林業發展有限公司苗木基地負責人姚素珍忙碌起來。跨過一叢叢植株,她向記者介紹說,該基地現有600多畝,主要種植有梅片、紅椎、金絲楠木等綠化樹木,目前銷售正旺。特別是兼具經濟與觀賞價值的梅片樹,這兩年很受林農青睞。
南藥梅片樹,可用於提取天然冰片,是平遠山區特有的經濟樹種,全縣種植超過8000畝。丘寶平說,近年來,平遠縣大力推動綠色惠民產業發展壯大,培育出華清園等農業科技龍頭企業,南藥梅片產業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在以當地政府為主導推動的植樹造林行動中,梅片樹也作為一種常見樹種。
農民因林而富,鄉村因林而興。這樣的故事在平遠比比皆是。在平遠上舉鎮八社村,村民謝厚蘭等90多戶村民在農林部門指導下,利用得天獨厚的山林資源,從2017年開始發展林下仿野生靈芝種植,如今全村已逐漸形成了集培育、種植、深加工、銷售等為一體的產業鏈,林下靈芝種植麵積突破5000畝。
接下來,平遠縣還將大力實施綠美經濟增量工程,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森林旅遊和森林康養,推動綠色惠民產業發展壯大,大力發展油茶、梅片樹、鐵皮石斛、仿野生靈芝等為主的林下經濟產業,力爭完成油茶新造0.3萬畝和低改0.25萬畝任務等。同時加快推進南台臥佛山森林康養基地、曼佗山莊森林康養基地和梅州吉美園森林康養基地3家省級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單位建設,形成森林康養產業健康發展新態勢。(撰文 傅思林 朱雙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