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努力實現環境和經濟雙贏。”日前,由市委宣傳部策劃組織,梅州日報社、市廣播電視台聯合行動的2022年“新春走基層·企業行”大型全媒體采風活動走進位於梅縣區丙村鎮的梅縣荷樹園電廠,廣東寶麗華電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溫曉丹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新春伊始,這個由廣東寶麗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電廠,正全方位保障電力供應順利進行,同時深入開展節能減排降耗工作,呈現出一派虎虎生威、大幹快上的火熱場麵,為我市實體經濟發展增添動能。
保障電力供應
全體員工都鉚足了幹勁
“呼—呼—呼—”在梅縣荷樹園電廠生產區域,記者看到,輸煤管帶機飛架空中,正不停地把煤從倉庫輸送到車間,冷卻塔上源源不斷地冒出水蒸氣。“電廠作為民生保障企業,一直持續進行生產,春節期間在保證機組正常運作的情況下分批安排人員休息。春節假期結束後,我們全體員工都鉚足了幹勁,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中,保障電力供應。”溫曉丹說道。
梅縣荷樹園電廠自2003年開始建設,於2012年全麵建成,總裝機容量147萬千瓦,安裝運行了6台發電機組,擁有國內“首台首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00MW等級的循環流化床鍋爐,並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循環流化床電廠基地。“設備安全穩定運行是保證正常生產秩序的基礎,我們利用春節假期對3台機組進行了檢修維護。”梅縣荷樹園電廠廠長李炳華告訴記者,電廠實行按需發電,在滿負荷生產狀態下,每天發電量可超3000萬千瓦時。
當前,梅縣荷樹園電廠正開足馬力忙生產,以奮鬥姿勢開啟新一年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市委、市政府對實體經濟發展的高度重視,讓我們企業更加鼓足信心,在實幹中揚帆起航。”溫曉丹表示,作為我市五大支柱產業的企業代表之一,梅縣荷樹園電廠將秉承“綠色環保、安全高效”的總體思路開展各項工作,對內提升管理、苦練內功、降低成本,對外緊盯市場變化、拓寬電量銷售渠道,為梅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可靠的電力保障。
碳達峰碳中和
納入電廠發展戰略布局
梅縣荷樹園電廠內處處綠草如茵,一排排筆挺的樹木與現代化廠房相映成趣,若不是那些高高矗立的冷卻塔等標誌性建築太引人注目,讓人很難想象這裏是一個電廠。“公司很重視環保工作,能在充滿綠意的花園式電廠工作,讓我感到無比自豪和幸福。不少電廠常見的灰塵滿天飛舞、廢渣排放的現象,在這裏都不見蹤影。”在梅縣荷樹園電廠工作了18年的員工謝偉熙說。
梅縣荷樹園電廠處處綠草如茵,一排排樹木與現代化廠房相映成趣,是一個充滿綠意的花園式電廠。(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高訊 攝)
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的背後,是梅縣荷樹園電廠多年來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所繪就的一幅立體唯美的工業畫卷。“我們成立了技改團隊,每年投入大量資金對現有機組進行節能增效改造。比如這兩年對鍋爐煙風係統進行技術改造,提高了鍋爐熱效率,降低燃煤物料成本,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李炳華介紹道。
不待揚鞭自奮蹄,梅縣荷樹園電廠自投產以來,緊扣國家能源和環保戰略,致力於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用一筆筆投入、一項項改造、一個個創新走實綠色環保發展之路。
“我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電廠發展戰略布局,牢固樹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理念,今後計劃大幅度增投節能改造專項資金,優化升級鍋爐煙氣再循環、循環水泵高/低速、細碎機轉子、汽輪機汽封等係統,不斷提升機組效能和清潔生產水平,保護生態環境,助力梅州實體經濟發展。”李炳華表示。(全媒體記者羅金良 吳麗伶 丘儒 管燊)
專家點評
能源企業發展,事關保民生、工業經濟穩定增長。梅縣荷樹園電廠綠色低碳的路子走得好,做到既要保供電又要節能降耗,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該廠靠的是堅持生態優先和技術改造,實施碳減排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推動“雙碳”工作,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是順應技術進步、實現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梅縣荷樹園電廠的實踐證明,能源企業惟有走準“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才能與時俱進,更能行穩致遠。(梅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四級調研員 吳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