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加強對憲法工作的全麵領導,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理論和憲法實踐,推動我國憲法製度建設和憲法實施取得曆史性成就。圖為浙江省杭州市“五四憲法”曆史資料陳列館憲法宣誓牆。
全民普法和守法是全麵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各地各部門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持續深化實化普法為民工作質效,在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上下功夫,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圖為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當地民警向牧民普及法律知識。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7月15日至18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要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麵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其中要貫徹的一條原則就是“堅持全麵依法治國,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統一,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及時把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製度”。
新時代全麵依法治國取得了哪些曆史性成就?如何正確認識和把握改革和法治的關係,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記者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李洪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陳柏峰。
全麵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係黨執政興國,關係人民幸福安康,關係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記者:如何正確認識並把握改革和法治的關係,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統一”?
李洪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麵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係黨執政興國,關係人民幸福安康,關係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當前,我們黨麵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必須把黨和國家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依靠法治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確保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處理好改革和法治的關係。不全麵深化改革,發展就缺少動力,社會就沒有活力;不全麵依法治國,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就不能有序運行,就難以實現社會和諧穩定。改革與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隻有做到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才能有效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為此,應堅持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統一、相銜接,立法主動適應改革需要,積極發揮引導、推動、規範、保障改革的作用,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改革與法治同步推進,增強改革的穿透力。在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時,要同步考慮改革涉及的立法問題,及時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議。對實踐證明已經比較成熟的改革經驗和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要及時上升為法律。對實踐條件還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試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權。對不適應改革要求的現行法律法規,要及時修改或廢止。加強法律解釋工作,及時明確法律規定含義和適用法律依據。
記者:新時代全麵依法治國取得了哪些曆史性成就,發生了哪些曆史性變革?
陳柏峰:黨對全麵依法治國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全麵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麵”戰略布局統籌推進。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第一次以中央全會形式專門研究全麵依法治國。黨的十九大描繪了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宏偉藍圖。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決定組建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委員會,統籌推進全麵依法治國工作,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2020年11月召開的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第一次以黨中央工作會議形式研究部署全麵依法治國,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導地位。
全麵依法治國的總體格局基本形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完善頂層設計,統籌推進法律規範、法治實施、法治監督、法治保障和黨內法規體係建設。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推進依法治國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部署180多項重大改革舉措。印發《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法治中國建設的“四梁八柱”得以構建。“一規劃兩綱要”確立了“十四五”期間法治中國建設的總藍圖、路線圖、施工圖,標誌著新時代全麵依法治國的總體格局基本形成。
全麵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加快建設,政法領域改革取得重大進展,法治中國建設開創新局麵。一是憲法實施和監督全麵加強,重要領域立法加快推進;二是法治政府建設紮實推進,依法行政能力明顯提高;三是司法體製改革取得成效,司法公信力顯著提升;四是法治社會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全民法治觀念明顯增強。
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麵依法治國的時代使命
記者:如何理解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性?
陳柏峰: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麵依法治國的時代使命。在中國這樣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擁有960多萬平方公裏土地、民族多元一體的大國,國情有極端的複雜性,要保證國家統一、政令統一、市場統一,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社會穩定和諧,都需要發揮法治的引領、規範和保障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堅持全麵依法治國,才能有效保障國家治理體係的係統性、規範性、協調性,從而提高國家治理能力。
李洪雷: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法律是治國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規矩,要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引領和規範作用。
法治化是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治和人治問題是人類政治文明史上的一個基本問題,也是各國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必須麵對和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綜觀世界近現代史,凡是順利實現現代化的國家,沒有一個不是較好解決了法治和人治問題的。相反,一些國家雖然也一度實現快速發展,但並沒有順利邁進現代化的門檻,而是陷入這樣或那樣的‘陷阱’,出現經濟社會發展停滯甚至倒退的局麵。後一種情況很大程度上與法治不彰有關。”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治國理政須臾離不開法治,法治化既是現代化的應有之義,也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全麵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我們黨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出發,為提升治國理政水平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也是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的一個全局性問題。落實好這項重大戰略任務,對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法治體係是國家治理體係的骨幹工程。全麵依法治國是一個係統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了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由法律規範體係、法治實施體係、法治監督體係、法治保障體係以及黨內法規體係共同構成,是國家治理體係的骨幹工程,法治體係建設對於提升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助力。
必須更好地處理改革與法治的關係,發揮法律的引導、推動、規範和保障作用
記者:為什麼要強調“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及時把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製度”?應當如何貫徹這一重要論述?
李洪雷: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麵深化改革蹄疾步穩,改革向前一步,法治就要跟進一步。強調“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及時把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製度”,是為了確保改革在法治的框架下進行,通過法治來規範和保障改革的順利進行,同時通過將成熟的改革成果轉化為法律製度,進一步鞏固和提升改革的成果,實現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貫徹這一重要論述,要堅持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積極主動研究改革舉措涉及的立法問題,及時製定、修改、解釋、廢止有關法律。一些尚處於探索實踐中,立改廢釋的條件暫不成熟而實踐又迫切需要開展的,可以通過法定程序進行授權,先行先試,經實踐檢驗,成熟可行的再上升為法律規定。
當前,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有不少硬骨頭要啃、險灘要過,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更加繁重,教育、醫療、住房、養老、就業、環境、資源、收入分配、城鄉統籌等不少領域改革,牽涉的利益格局十分複雜,要求更加注重係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因此,必須更好地處理改革與法治的關係,發揮法律的引導、推動、規範和保障作用。
記者:領導幹部是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新時代新征程上,領導幹部應當如何做?
陳柏峰:領導幹部要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一方麵,要加強教育、培養自覺,常態化開展法規製度宣傳教育,引導領導幹部牢固樹立法治意識、製度意識、紀律意識,養成法治習慣。另一方麵,要強化監督,設置領導幹部法治素養的“門檻”,發現問題就嚴肅處理,將法治素養不合格者剔除出領導幹部隊伍。
帶頭學習法律、掌握法律。學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領導幹部學法應當經常化、製度化,各級黨委和政府應當重視法治培訓,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等都應當在相應的幹部教育體係中強化法律知識培訓。
帶頭遵紀守法、捍衛法治。領導幹部開展工作要運用法治思維,處理問題要運用法治方式,說話做事要考慮是否合法。領導幹部守法,更要強調遵紀。隻有把紀律挺在前麵,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才能防微杜漸,營造遵紀守法的良好氛圍。
帶頭厲行法治、依法辦事。一是要守法律規則、重法律程序;二是要牢記職權法定原則,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三是要保護人民權益,遵循法治的根本目的;四是要主動接受監督,在公開透明的環境下正確行使權力。
“關鍵少數”帶頭守法,還要靠製度建設加以保證。當前,我國已經建立或提出一係列製度安排,例如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製度、法治建設成效考核製度、政府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製、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製度及責任倒查機製等。必須繼續健全完善、嚴格遵循執行,使領導幹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製度硬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