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著眼於促進廣大黨員帶頭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發揮黨員幹部言行對社會的示範效應,在第一百五十條增寫“鋪張浪費”四字,明確“生活奢靡、鋪張浪費、貪圖享樂、追求低級趣味,造成不良影響的”屬於違反生活紀律,進一步引導廣大黨員崇尚簡樸生活,守公德、嚴私德,以優良黨風引領社風民風。
把握理解條款內涵。生活奢靡,主要是指黨員背離了“尚儉戒奢”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講排場、比闊氣,明顯超過當地正常生活消費水平和當地群眾心理承受限度等有奢靡之風的行為。鋪張浪費,與生活奢靡往往相伴相生,主要是指在衣食住行、休閑娛樂等生活方麵過分講究排場,為了場麵“好看”等目的而浪費人力、物力、財力。比如某領導幹部講求排場,喜歡在高級酒店豪華包廂宴請賓客,經常一半飯菜被浪費,造成不良影響。貪圖享樂,主要是指黨員背離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義務,違背“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要求,在思想上以生活安逸和享樂主義為追求目標。追求低級趣味,主要是指黨員在興趣愛好、業餘生活中不履行黨章規定的黨員義務,熱衷於庸俗、低級趣味和不良嗜好,與社會正常情趣愛好相背離、引發群眾負麵評價。比如某黨員幹部沉迷於網絡遊戲、網絡主播,常以大額錢款購買遊戲裝備和進行“打賞”,造成不良影響。這些行為不僅導致生活作風的閘門鬆動,給“圍獵者”留下突破空間,同時帶來資源過度消耗,對社會可持續發展造成威脅,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導致黨群關係疏遠。必須對這類行為加以黨紀約束,引導黨員幹部充分認識到小事小節中有黨性、有原則、有人格,塑造黨員隊伍良好形象。
準確把握適用條件。一是本違紀行為所涉及的消費資金一般來源於本人或其家庭合法收入,即用自己的錢進行高標準或者揮霍性的消費。比如,某黨員幹部花費數月工資購買牛奶,通過掃描牛奶瓶蓋內的二維碼給文娛偶像助力投票,然後將牛奶整箱倒掉,引發公眾強烈譴責。該行為鋪張浪費特征明顯,屬於本條規定的違反生活紀律的情形。二是本違紀行為以“造成不良影響”為構成要件。一方麵,不良影響要從當地群眾生活水平、消費標準、風俗習慣等綜合把握。另一方麵,要看是否影響群眾對黨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若其生活奢靡等行為未引起群眾集中反映,或情節輕微未造成負麵評價,沒有影響到群眾對黨員幹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則一般不宜認定為違紀。
需要注意的問題。一是與操辦婚喪喜慶事宜、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區分。如果借操辦婚喪事宜之機收受下屬幹部及管理服務對象財物,金額較大,那麼構成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適用違反廉潔紀律條款。如果沒有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收受財物,但講排場、比闊氣、招搖過市拚奢華等,造成不良影響的,可以適用本條處理。二是與揮霍違紀違法所得行為的區分。由於揮霍違紀違法所得的前置行為本身已經構成違紀違法或者涉嫌犯罪,作為資金去向的揮霍行為則被違紀違法或者犯罪行為吸收,從“一事不二罰”原則出發,對附隨的資金花費行為不再重複認定生活奢靡、鋪張浪費、貪圖享樂等,可以作為量紀、追贓情節予以考量。如某省醫院原黨委書記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在工程承攬、醫療器械采購等方麵提供幫助,非法收受財物,之後用收受的財物在異地購買豪車豪宅供休假使用等。其購買的豪車、豪宅作為受賄犯罪所得的去向,在追贓時予以查封、扣押,一般不再重複評價違反生活紀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