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廣東:堅定不移強化政治監督 “問題合同”清理記
發布時間:2024-05-21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誌  瀏覽次數:198   字號:

  “多虧了你們,幫村裏追回了好幾萬元的山嶺租金!”前不久,韶關市曲江區委巡察組到沙溪鎮沙溪村開展回訪時,不少村民向巡察組幹部表達了感激之情。

  加強和規範村集體“三資”管理、守護好群眾“錢袋子”,是實現富民興村、助力“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2023年7月,曲江區委派出巡察組進駐15個資產資源較豐富的村(社區),開展農村“三資”監管問題機動巡察。機動巡察組進駐沙溪鎮不久,一份村集體經濟合同引起了巡察幹部的注意:“這份300畝集體山嶺出租合同於2008年簽訂,約定每年租金500元,承包期限30年。據估算,每畝山嶺每年僅收租金1.67元,明顯低於正常市場價格……”

  在對該份問題合同作了詳細了解後,巡察組並沒有止步於此,而是舉一反三、循線深挖:“這是個別問題還是普遍問題?別的村是否也有類似的情況?”帶著這樣的疑問,巡察組通過查閱資料、個別談話、抽查合同等方式,全覆蓋對15個村(社區)及下轄村民小組的425份農村經濟合同進行摸底,發現不少農村經濟合同不同程度存在租期過長、租金偏低、口頭合同、合同遺失、長期拖欠租金等問題。

  “據統計,存在租期過長問題的合同有136份,租金偏低問題的合同有47份,目前暫未發現相關村幹部違紀違法的情況……如果這些問題合同都規範起來,每個村的資產資源都能增值不少。”在一次碰頭會上,巡察組將摸底的情況進行了認真梳理。

  巡察要發現問題,更要解決問題。巡察組對巡察發現的合同管理亂象深入剖析,形成《關於農村經濟合同問題的專題報告》。以此為契機,區紀委監委聯合區農業農村局開展農村集體經濟合同專項治理,對問題合同逐個排查原因,提出分類處置意見,推動抓好整改落實。截至目前,全區共規範各類問題合同229份,追回拖欠租金61.87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增加161萬元。著眼於長久治理,在區紀委監委推動下,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製定《曲江區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實施方案》《農村集體資產承包租賃合同規範模板》等製度11項,堵塞監管漏洞、規範合同管理,確保村集體“三資”管理依法依規、廉潔高效。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