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在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視察,寄望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賦予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的全新定位,為廣東奮進新征程把脈定向。廣東省委貫通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係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召開十三屆省委三次全會,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東新的使命任務,作出“1310”具體部署,在新起點吹響“走在前列”的衝鋒號角。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緊緊圍繞廣東現代化建設大局思考、謀劃、推進紀檢監察工作,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縱深推進全麵從嚴治黨,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東實踐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強化政治監督,把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的重要要求一項一項盯緊抓實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貫穿其中的一條主線,就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東省紀委監委聚焦中國式現代化這個最大的政治、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緊扣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持續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督促全省上下把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的重要要求一項一項盯緊抓實。
聚焦“兩個維護”,鑄牢政治忠誠。強化政治引領,結合開展主題教育,監督推動全省各級黨組織嚴格落實“第一議題”製度,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落實政治要件,製定政治要件辦理工作指引,堅持政治要件擺在首位、政治責任閉環落實、落實情況及時報告,2023年辦理政治要件78件。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同危害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言行作鬥爭,堅決清除同黨離心離德的“兩麵人”、結黨營私的“小團夥”、陽奉陰違的“偽忠誠”,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2023年全省處分違反政治紀律的黨員幹部371人。
找準監督靶向,保障落地執行。把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的重要要求細化實化為具體項目,有的放矢、精準發力。2023年部署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百千萬工程”、城中村改造、對口支援和東西部協作4個專項監督,對處於粵港澳大灣區主陣地的珠三角9市和19個縣(市、區)開展常規巡視,對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設開展專項巡視,推進城中村改造機動巡視;2024年,繼續深化實施“百千萬工程”、減輕基層負擔、涉企“三亂兩多”、違規出讓和開發土地等專項監督,持續健全上下聯動推進重點整治、行業主管部門分類實施專項整治、地市結合實際開展特色整治的工作機製,有力保障各項決策部署在廣東執行不偏向、不變通、不走樣。
完善製度機製,提升監督質效。健全選題實施、報告整改、督辦問責、“回頭看”政治監督工作流程,實現閉環管理。選題實施環節,貫通紀委監委專責監督和職能部門專業監管,完善“室組地+職能部門”聯動機製,形成工作合力;報告整改環節,針對監督發現的問題,及時向黨委、政府提出整改建議,壓實主體責任;督辦問責環節,製定問責調查工作流程,精準穩慎追責問責,以問責促履責;“回頭看”環節,建立明察暗訪和委托回訪機製,防止表麵整改、虛假整改,防止虎頭蛇尾、半途而廢,以高質量監督保障高質量發展。
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東實踐清障護航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反腐並不會影響經濟發展,反而有利於經濟發展持續健康。實踐反複證明,經濟社會發展出狀況,背後往往潛藏著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不僅損害黨的形象、傷害黨群幹群關係,更侵害市場主體和群眾利益、影響發展環境、積累風險隱患。廣東省紀委監委提高政治站位,拓寬履職視野,強化係統思維,一體推進“三不腐”,更加自覺從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的高度防治腐敗。
強化“懲”的震懾。緊盯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重點對象,持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2023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立案3.7萬件、處分2.9萬人,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1564人。省紀委監委立案省管幹部93人、留置53人。全省追回外逃人員259人,包括黨的二十大後全國首名歸案的“百名紅通人員”郭潔芳,共追回贓款4.3億元。今年一季度,全省立案9057件,其中廳級幹部38人,辦案結構更優、成色更足、效果更好,持續釋放反腐敗絕不回頭、絕不鬆懈、絕不慈悲的強烈信號。
築牢“防”的堤壩。深刻把握廣東地處“兩個前沿”,是地理位置“交彙處”、文化“交融處”、意識形態“交鋒處”的省情特征,製定實施黨風廉政意見回複工作辦法,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有力打擊各種政治騙子,嚴防把商品交換原則帶到黨內;抓住定政策、作決策、審批監管等關鍵權力,推動深化體製機製改革,堵塞製度漏洞,規範自由裁量權,嚴防權力濫用;進一步規範黨政領導幹部在企業兼職任職、退休幹部經商辦企業和兼職任職行為,督促落實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管理規定,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嚴防利益衝突;精準運用“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嚴防小錯變大錯。2023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和處理7.2萬人次,分別占比57.3%、32.6%、4.9%、5.2%。在高壓震懾和政策感召下,全省2111人向紀檢監察機關主動投案。
提升“治”的效能。用好豐富案件資源,每年開展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和黨章黨規黨紀教育培訓班,全覆蓋督促案發單位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推動省領導對分管領域黨風廉政建設加強督促檢查、開展警示教育,針對省農業農村廳違規發放農業產業園專項財政補助資金問題製發紀檢監察建議,督促省科技廳完成逾期未驗收的科技項目整改,督促省自然資源廳修訂補充耕地指標交易管理辦法。拓展案件查辦綜合效應,指導珠海、中山、江門等市紀委監委深挖徹查相關項目背後的腐敗和違法違規問題,推動依法收回89平方公裏產業用地開發權益,有效避免17億餘元財政資金損失。深入分析個別地市“一把手”“前腐後繼”深層次問題,專題剖析縣委書記、年輕幹部、村級“一把手”腐敗案件,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供省委決策參考,把更多監督成果、辦案成果轉化為製度成果、治理效能,堅決鏟除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
鞏固發展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營造積極健康幹事創業的良好發展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政治生態好,人心就順、正氣就足;政治生態不好,就會人心渙散、弊病叢生。經過新時代10年的革命性鍛造,全省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持續淨化、鞏固發展,為廣東奮進新征程奠定了最根本的優勢。廣東省紀委監委牢固樹立風清氣正政治生態就是最好發展環境的理念,通過明方向、立規矩、正風氣、強免疫,持續營造積極健康、幹事創業的政治生態和良好環境,建設清廉廣東。
堅持糾“四風”樹新風。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狠刹享樂奢靡歪風,重點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肅整治躺平甩鍋、敷衍塞責等消極現象,堅決查糾違反客觀規律大幹快上、舉債搞“形象工程”“麵子工程”和統計造假等問題,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2023年,全省查處“四風”問題5393個,處分6001人,通報省管幹部12人。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打造“廉潤南粵”品牌,在主流媒體開設“清風正氣看廣東”專欄,持續營造廉榮貪恥、向上向善的社會氛圍。
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從領導幹部、執紀執法監管部門、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紀檢監察機關4個維度,找準民營企業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對症下藥、係統施治。2023年全省查處營商環境領域問題2524個、處理2431人,公開通報7起典型案件。堅持實事求是、依規依紀依法,既依法追繳和糾正行賄所獲不正當利益,遏製住搞腐敗“一本萬利”的行為動機,又精準甄別合法經營所得,做到罰當其罰,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廣東連續三年蟬聯全國民營企業“營商環境最佳口碑省份”第一名。
激勵黨員、幹部擔當作為。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把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高度統一起來。以紀律教育明底線,紮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重點學好新修訂的紀律處分條例,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以政策策略樹導向,講政治、講政策、講證據貫通,推動“三個區分開來”具體化、規範化,既嚴肅查處明知故犯、我行我素、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堅決守牢紀法底線,又精準把握政策策略,旗幟鮮明為幹事創業者撐腰鼓勁。以跟蹤回訪暖人心,正確對待被處分和問責幹部,對影響期滿、表現好的,按規定出具黨風廉政意見,支持組織大膽使用,幫助幹部卸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
深圳市福田區紀委監委下沉一線靠前監督,助力重點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吳書楷/攝
推動全麵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
習近平總書記反複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求推動反腐敗鬥爭向基層延伸、向群眾身邊延伸,懲治“蠅貪蟻腐”,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廣東省紀委監委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執紀執法為民、糾風治亂為民,讓人民群眾在正風肅紀反腐中不斷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服務保障“頭號工程”。“百千萬工程”是省委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要求、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省紀委監委連續兩年將“百千萬工程”監督作為年度重點任務進行部署,拿出最大決心、壓上最強力量、采取最嚴措施,對粵東西北12個市開展政治巡視,對27個縣(市、區)和部分鄉鎮集中開展專項督查,嚴肅查處5名縣(區)委書記、2名縣(區)長,帶動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立案“百千萬工程”領域案件9643件、處分11657人,夯實“頭號工程”廉潔底色。
嚴厲懲治“蠅貪蟻腐”。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聚焦侵害群眾利益的人和事,開展專項整治,強化執紀執法,健全完善領導包案、異地辦案、直查督辦等機製,嚴肅查處、通報、曝光一批群眾深惡痛絕的惡吏酷吏。2023年全省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7576個。2024年,按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統一部署,把推進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作為工作重點,及時召開全省動員會,壓實責任、統籌力量、強化督導,推動集中整治落實落細落具體,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關愛。
提升基層監督質效。認真落實《關於加強基層紀檢監察監督的若幹意見》,優化基層紀檢監察機構設置,深化縣級紀委監委派駐機構改革,從體製機製、資源投放、力量配備等方麵,加大對下指導督導力度,確保有能力、有條件向基層延伸。實施全省紀檢監察幹部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推行留置案件紀委監委領導“首談製”,分級分類深化全員培訓,嚴格規範幹部選育管用,鍛造鐵軍隊伍。實行留置案件質量評查機製和縣級留置案件由地市紀委監委領導包案、提級審理製度,打造鐵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