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黨中央印發《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章為根本依據,對黨史學習教育的領導體製和工作職責、內容、主要形式、保障和監督等作出全麵規範,是新時代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條例》的製定和實施,對於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推動全黨全社會學好黨史、用好黨史,從黨的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具有重要意義。
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史學習教育,發表一係列重要講話,作出一係列重要指示批示,明確了“為什麼學黨史”“黨史學什麼”“怎樣學黨史”“學黨史要達到什麼目的”等重要問題,為製定出台《條例》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條例》貫穿著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為什麼學黨史”的重要論述。“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曆史是最好的老師”“曆史是最好的清醒劑”。習近平總書記經常提起的這幾句話,道出了“為什麼學黨史”的道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曆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曆史“忠實記錄下每一個國家走過的足跡,也給每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提供啟示”。曆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是前人的“百科全書”,即前人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的總彙。一個民族的曆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回望過往的奮鬥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我們必須把黨的曆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深入研究黨的曆史,認真學習黨的曆史,全麵宣傳黨的曆史,充分發揮黨的曆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是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強調學習黨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要求我們從黨的百年奮鬥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總結曆史、把握規律、堅定信心、走向未來。
《條例》貫穿著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史學什麼”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闡述“黨史學什麼”的問題,明確了黨史學習教育的著力點。他指出,學習黨史,就是要從這部偉大曆史中受到黨的初心使命、性質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動教育,就是要“用黨的奮鬥曆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誌、指引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曆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強調要進一步感悟思想偉力、增強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的政治自覺,進一步把握曆史發展規律和大勢、始終掌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曆史主動,進一步深化對黨的性質宗旨的認識、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本色,進一步總結黨的曆史經驗、不斷提高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水平,進一步發揚革命精神、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昂揚精神,進一步增強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確保全黨步調一致向前進。強調要準確把握黨的曆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把黨走過的光輝曆程總結好,把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的輝煌成就總結好,把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的寶貴經驗總結好,把黨的創新理論和實踐創造總結好。強調讓正確黨史觀更深入、更廣泛地樹立起來,讓正史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
《條例》貫穿著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怎樣學黨史”的重要論述。黨史學習教育必須堅持黨性和科學性的統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從政治上總結黨的曆史,對黨百年奮鬥的偉大曆程和重大成就,要從我們黨以曆史主動精神創造曆史的政治高度進行概括。強調要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實事求是看待黨史上的一些重大問題,旗幟鮮明反對曆史虛無主義,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澄清對黨史上一些重大曆史問題的模糊認識和片麵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強調黨的曆史就是我們黨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的曆史。如何認識人民群眾在曆史上的作用,是社會曆史觀的重大問題。學習黨史必須堅持曆史唯物主義群眾史觀。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黨史學習教育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要發揚馬克思主義優良學風,堅持分類指導,明確學習要求、學習任務,推進內容、形式、方法的創新,不斷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條例》貫穿著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學黨史要達到什麼目的”的重要論述。學黨史的目的概括起來講就是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史明理,就是要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等道理,深刻領悟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曆史必然性、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創新理論的真理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學史增信,就是要增強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信心,使之成為我們戰勝一切強敵、克服一切困難、奪取一切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學史崇德,就是要傳承紅色基因,涵養高尚的道德品質,崇尚對黨忠誠的大德、為民造福的公德、嚴於律己的品德,始終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忠於黨、忠於人民、無私奉獻。學史力行,就是要堅持在錘煉黨性上力行、在為民服務上力行、在推動發展上力行,以史為鏡、以史明誌,在亂雲飛渡中把牢正確方向,在風險挑戰麵前砥礪膽識,激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的信心和動力,風雨無阻,堅毅前行,開創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曆史偉業。
牢牢把握黨史學習教育的主要內容,全麵係統學習黨史
黨中央在印發《條例》的通知中強調,要把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和黨史基本內容、黨的曆史結論、黨的曆史經驗、偉大建黨精神貫通起來,引導黨員幹部樹立正確黨史觀。用好黨的曆史這部教科書,必須按照《條例》要求,把握好黨史學習教育的主要內容,全麵係統學習黨史。
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我們黨的曆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曆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曆史。一百多年來,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創立了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學發展觀,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條例》堅持學黨史和悟思想相統一,把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擺在黨史學習教育的首要位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全麵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要全麵係統掌握這一思想的基本觀點、科學體係,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促進工作的強大力量。
學習黨的曆史結論。在我們黨的曆史上,黨中央曾三次鄭重地對黨的曆史作出科學總結,形成了三個曆史決議,即:1945年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於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2021年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三個曆史決議對黨史上的重大問題作出科學結論,對於推動全黨統一思想、統一意誌、統一行動具有重大意義。《條例》強調,認真學習黨的三個曆史決議,認真學習毛澤東同誌、鄧小平同誌、江澤民同誌、胡錦濤同誌關於黨史的重要論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史的重要論述和指示要求,理解和把握黨中央關於黨史的最新表述、評價和結論,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學習黨史基本內容。我們黨已經走過一百多年的曆史。在百餘年接續奮鬥中,黨團結帶領人民開辟了偉大道路,建立了偉大功業,鑄就了偉大精神,積累了寶貴經驗,創造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人類社會進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跡。黨的百餘年奮鬥,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正確道路,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深刻影響了世界曆史進程,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條例》要求,全麵係統學習黨史,學習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曆史,學習黨的不懈奮鬥史、不怕犧牲史、理論探索史、為民造福史、自身建設史。“四個時期曆史”和“五個方麵曆史”,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構成了黨史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內容。要通過全麵係統學習黨史基本內容,深刻認識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初心使命,認識和把握黨對中國人民、中華民族、馬克思主義、人類進步事業、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作出的曆史性貢獻。
學習黨的曆史經驗。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我們黨曆來高度注重總結曆史經驗,注重從曆史中尋經驗、求規律、啟智慧。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了“九個必須”的寶貴經驗。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上,黨的第三個曆史決議深刻總結了黨百年奮鬥“十個堅持”的曆史經驗。這些經驗都是我們黨在曆經艱辛、飽經風雨的長期摸索中積累下來的,是前進道路上克敵製勝的法寶。《條例》強調,學習和運用黨在長期奮鬥中積累的寶貴曆史經驗,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理論創新,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道路,堅持胸懷天下,堅持開拓創新,堅持敢於鬥爭,堅持統一戰線,堅持自我革命。這對於正確判斷形勢、科學預見未來、把握曆史主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學習偉大建黨精神。革命理想高於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之所以曆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麼一股革命加拚命的強大精神。”一百多年前,我們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一百多年來,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鬥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係,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黨的偉大精神,深深融入我們黨、國家、民族、人民的血脈之中,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條例》將偉大建黨精神納入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強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為強國建設、民族複興提供精神力量。
樹立正確黨史觀。以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對待黨的曆史,關係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關係我國社會主義前途命運。如果曆史觀錯誤,那麼不僅達不到學習教育的目的,反倒會南轅北轍、走入誤區。《條例》把“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作為黨史學習教育工作遵循的原則之一,並將“樹立正確黨史觀”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樹立正確黨史觀,要認真學習黨史基本著作和權威讀本,準確把握黨的曆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正確認識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正確對待黨在前進道路上經曆的失誤和曲折,堅決反對和抵製曆史虛無主義,自覺與醜化黨和國家形象、詆毀黨和國家領導人、抹黑英雄模範、歪曲黨的曆史等言行作鬥爭。
堅定曆史自信,把握曆史主動,從黨的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在新的趕考之路上,能否繼續交出優異答卷,關鍵在於有沒有堅定的曆史自信。對曆史進程的認識越全麵,對曆史規律的把握越深刻,黨的曆史智慧越豐富,對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動。我們要以《條例》的製定和實施為契機,更好用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增長智慧、增進團結、增加信心、增強鬥誌,堅守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強大動力。
不斷加強理論武裝。思想就是力量。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不能沒有思想指引。理論興則黨興,思想強則黨強。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就在於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行動指南,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我們要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深切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在新征程上更好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始終牢記初心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們黨一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這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回顧黨的曆史,黨始終將初心融入血脈,把使命扛在肩上,緊緊依靠人民,在腥風血雨中一次次絕境重生,在攻堅克難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我們要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把牢記初心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作為全體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
大力發揚傳統作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黨要得到人民群眾支持和擁護,就必須持之以恒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上最恢宏的史詩,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在長期實踐中培育並堅持了一整套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我們要通過黨史學習教育,鼓舞和激勵廣大黨員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忠實傳人,賡續紅色血脈,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奮勇爭先、建功立業。
科學把握曆史規律。了解曆史才能看得遠,理解曆史才能走得遠。曆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隻有科學把握曆史規律,按曆史規律辦事,才能無往而不勝。我們要通過黨史學習教育,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一步總結黨的曆史經驗,增強工作的係統性、預見性、創造性,進一步把握曆史發展規律,站在曆史的深厚基礎上更加堅定走向未來。
《條例》的製定和實施,是黨的建設的一件大事。要抓好《條例》貫徹落實,進一步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幹、勇毅前行,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