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廣東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精準發力 助推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發布時間:2024-04-22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瀏覽次數:241   字號:

  走進廣東省東莞市中堂鎮一家年銷售額20億元的服飾公司物流中心,隻見幹淨整潔的車間大廳中央,一台每天可完成10萬件貨物分揀的智能化機器在循環運轉,4名員工在旁邊做好輔助,全力以赴為旗下500多家門店備貨,現場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得益於當地紀檢監察機關督促職能部門開展的係統整治,企業運營成本降低,生產經營環境不斷優化。

  今年以來,廣東省紀檢監察機關認真貫徹落實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部署,瞄準損害營商環境突出問題,深入一線監督檢查,紮實開展專項整治,嚴查政商勾連腐敗問題,持續發力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為廣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圍繞“國之大者”開展精準監督,服務保障新質生產力發展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是黨中央的明確要求。廣東省紀檢監察機關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大政方針加強政治監督,精準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走在深圳街頭,車流中隨處可見新能源汽車,市民點開“i深圳”APP首頁的“新能源車充電”功能,即可便捷查看全市9072座充電站、27萬個充電樁的分布位置,就近及時完成充電。

  “超充之城”如何建成?在對全市新能源設施項目建設開展專項監督檢查時,深圳市紀委監委發現部分區新能源設施項目存在底數不清、建設進度滯後、便民度不夠等問題。新能源設施建設是深圳市產業集群重點項目,該市紀委監委隨即督促相關部門進行整改,並推動市發改委上線“電力充儲放一張網”平台優質服務企業群眾。

  推動優化營商環境,不僅要讓職能部門感受到“督”的力度,還要讓企業感受到“幫”的溫度。廣東省紀檢監察機關采用“體驗式”“嵌入式”監督等方式,推動打通營商環境“中梗阻”。

  近日,華南數穀智算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有力推動韶關大數據全產業鏈發展,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產業。此前,為確保智算中心建設如期推進,韶關市紀委監委開展“嵌入式”跟進監督,采取委班子成員掛點督導,實行“每周一監督一報告”機製,找準問題症結,有效推動解決項目前期工作、用地等堵點問題。

  東莞鬆山湖畔,中國散裂中子源項目坐落其中。從項目啟動建設到投入運營,東莞市紀委監委發揮職能作用,跟進監督推動解決項目周邊道路建設、水電鋪設等配套設施問題。

  栽好梧桐樹,自有鳳凰來。中山市紀委監委為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推動職能部門優化市場準入,實施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化標準化,將全市1540多項市級行政許可事項納入省事項係統統一管理,實現100%網上可辦,吸引一批新質生產力發展項目陸續落戶。

  瞄準重點問題開展專項整治,把“問題清單”變成“成果清單”

  有些垃圾收集點沒有及時清理,既影響遊客的體驗也影響周圍餐飲店的生意;在市政工程建設中應提高效率、倒排工期、分段建設,把對周邊商鋪的影響降到最低……在汕尾市紅海灣開發區紀工委幹部小陳的工作記錄本上,羅列了數十條監督檢查中個體工商戶反映的問題,這些“問題清單”後麵,有的作了“已解決”的備注,有的則用紅筆標著“緊急”等字樣。

  紅海灣經濟開發區靠山環海,是汕尾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如何保護好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發展旅遊業,是開發區紀工委開展監督的重點。今年,紅海灣開發區紀工委升級推進“清風伴企行”專項整治,以景區餐飲、住宿等旅遊配套產業為重點,推動解決景區建設等11個難題,全力守護藍天碧海。

  今年以來,廣東省紀委監委持續緊盯營商環境突出問題部署開展專項整治,鞏固去年開展的6項整治,新印發《涉企“三亂兩多”問題專項整治方案》,指導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開展涉企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以及拖欠企業賬款、限製公平競爭等問題專項整治,讓“問題清單”變成“成果清單”。

  省紀委監委駐省商務廳紀檢監察組深入有關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示範區、綜合保稅區開展專項督查,嚴肅糾治了部分園區對企業違規加價收取水、電、燃氣等亂收費問題。梅州市紀委監委督促全市111家行業協會商會開展亂收費自查自糾,推動主動降低或減免會費近240萬元。江門市蓬江區紀委監委推動大力整治“轉供電加價收費”問題,督促35家轉供電主體規範收費行為,預計每年可為小微企業降低用電成本超30萬元。

  在廣州市白雲區江南果菜批發市場,來自世界各地的水果琳琅滿目,南北來往的批發商接踵摩肩。

  “在以前,給錢就對違法侵權經營戶‘從輕發落’甚至不予立案,不給錢就隔三岔五檢查,任性執法曾讓不少商戶頭疼。”白雲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誌介紹。對此,該區紀委監委開展專項整治,嚴肅查辦了鬆洲市場監督管理所原所長朱某某、均禾街綜合行政執法辦原一級主辦劉某等嚴重違紀違法案,批發市場的人氣逐漸又旺起來。

  幹部作風是營商環境的“試金石”和“風向標”。廣東省紀檢監察機關嚴肅查處損害營商環境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對損害群眾和企業利益的“微腐敗”絕不放過。肇慶市紀委監委把提升幹部作風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紮實開展基層作風優化提升年行動,以嚴實作風推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信宜市紀委監委嚴肅查處某基層行政執法單位向轄區小微商戶攤派捐資1.2萬元用於購買辦公設備的問題,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人。揭陽市揭東區紀委監委嚴查嚴辦月城鎮食品站違規向豬肉銷售點攤主收取錢款問題,及時向商戶清退違規錢款,處理5名相關人員。

  查糾並舉規範政商交往,引導“親而有度”“清而有為”

  原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陳元勝利用職權為親屬在企業經營方麵謀取利益;中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原黨委書記、局長崔振南官商勾連,大搞權錢交易;汕頭市金平區原區委副書記、區長陳武鵬違規經商辦企業……今年以來,廣東省紀檢監察機關嚴肅查處並通報一批政商勾連、損害營商環境的違紀違法典型案件,釋放堅決清除優化營商環境“絆腳石”的強烈信號。

  廣東省紀檢監察機關把嚴懲政商勾連的腐敗作為攻堅戰重中之重,既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又明確親清政商關係“邊界線”,要求政商交往把握好界限和尺度,做到親而有度、清而有為。佛山市紀委監委嚴肅查處市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劉紅林、南海城建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吳富標等破壞營商環境案件同時,查糾並舉教育引導涉案企業家守法、誠信、廉潔經營。

  明確政商交往的11條正麵清單、13條負麵清單……雲浮市紀委監委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從實際出發,既規範權力行使,防止權力對微觀經濟活動的不當幹預,又依規依紀依法明晰政商交往界限,推動廣大黨員幹部擔當作為,主動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

  “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紀委三次全會部署,繼續深化營商環境領域監督,進一步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為廣東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廣東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誌表示。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