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梳理修複項目廉政風險點 督促盤活現有文化資源 守護曆史文化街區古韻新顏
發布時間:2024-03-29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瀏覽次數:371   字號:

  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傳統文化,共同構成璀璨的中華文明,也助推經濟社會發展。潮州古城、福州三坊七巷曆史文化街區、景德鎮陶陽裏曆史文化街區、常德河街……在地方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走進古城老街,就曆史文脈的保護與傳承作出重要指示。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緊盯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經費使用、工程建設規劃、招投標等重點環節加強監督,壓實文化遺產保護責任。

  常德河街位於湖南省常德市穿紫河東段,是一條曆史悠久的古街。這裏曾是繁榮一時的“湘西大碼頭”,後在戰火中沉寂。2017年1月,在穿紫河北岸易地重建的常德河街正式麵向公眾開放,複原昔日繁華。

  “在建設初期,我們對河街修複項目的廉政風險點進行了全麵梳理,包括文物保護、項目招投標、項目資金監管、人員管理、安全生產等方麵,督促項目建設方築牢防火牆。”常德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誌表示,針對河街修複項目,市紀委監委共組織開展4次專項督查,就商鋪產權證辦理不及時、消防設施配備不到位、河街管網治汙不徹底、河街運營部門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從責任、作風角度提出整改意見。

  曆史文化遺產保護是一門涉及領域廣、專業性強的工作,常德市紀委監委聯合文旅、住建、自然資源等部門組成專項監督檢查組,全麵監督全市曆史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截至目前,共摸排項目130個,核查專項資金近億元,整改問題44個,督促相關單位建立健全文物安全巡查製度、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行業法規。鼎城區紀委監委注重發揮群眾監督的優勢,督促建立業餘文物保護員製度,邀請村民發揮監督作用,堅決打擊文物領域違紀違法行為。

  延綿千年的窯火孕育出陶瓷文化,成就了“千年瓷都”景德鎮。陽春三月,景德鎮陶陽裏曆史文化街區遊人如織,遊客們參觀打卡、體驗陶藝,在融融春意中感受文化氛圍。

  “請你們認真汲取違規建設的教訓,舉一反三、建章立製,進一步規範文物保護和禦窯廠遺址建設。”景德鎮市紀委監委結合全市曆史文化街區修複項目點多麵廣的實際,對項目立項、工程進度、工程質量等環節開展監督,對監督檢查發現存在風險的項目提出紀檢監察建議,並及時跟進整改情況,保障項目順利推進落實。

  讓文化遺產煥發新活力,盤活現有資源至關重要。位於廣東省潮州古城的潮州交通旅社——中央秘密交通線中轉站展館近日迎來一批集體參觀的潮州海關機關幹部。這裏原先是一座閑置多年的公房,在潮州市紀委監委的監督推動下,如今成為古城中展示潮州紅色革命文化的重要載體。

  “要分門別類強化監督,推動主管部門精準施策,提高資產效益,有效盤活長期閑置的公產房。”潮州市紀委監委第九監督檢查室副主任姚鋌介紹,近年來,市紀委監委聚焦市公房管理不規範、利用率低下等問題,結合潮州曆史文化特點開展古城區公房清查專項監督,督促住建部門對轄區內公房進行全麵排查、有效盤活。截至目前,公房底數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並引進在外商會及海外潮屬社團,將閑置公產危房打造成廣東省潮州商會會館等。

  潮州市紀委監委還在推動古城“微更新”工作上下功夫,督促住建部門修舊如舊,以“繡花”功夫修複古城肌理,推動古城區66條巷道完成“微改造”。目前,20多處古民居已打造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湘橋區好人館、家風家訓館、居民議事廳等,古城街巷氛圍日益濃厚。

  坐落於福建福州的三坊七巷古厝林立、古橋交錯,其中,作為標誌性古橋的雙拋橋廣受關注。此前,當地群眾通過福州市12345便民服務平台等渠道多次反映“雙拋橋破損嚴重、年久失修”“舊橋影響三坊七巷街區整體形象”等問題。

  聚焦群眾關心的文化遺產保護問題,福州市紀委監委駐市文化和旅遊局紀檢監察組及時介入,督促市文物局盡快推進雙拋橋修複提升工程。該紀檢監察組從方案製定、資金撥付、工程施工驗收等各環節開展監督,“四不兩直”直插工地現場,確保文物修複工程保質保量完成。“三坊七巷項目已進入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下一步我們將與文物主管部門同向發力,結合三坊七巷曆史文化街區等文物建築自身特色,探索文物保護新模式,全麵加強監督,推動講好福州文物故事,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福州市紀委監委駐市文旅局紀檢監察組組長楊錦表示。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