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勝利閉幕。
站在不平凡的時間節點,腳下是我們新的奮鬥坐標。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著眼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十四五”時期是踏上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關鍵時期的關鍵一年,須有關鍵之策、關鍵作為。在這個新的曆史坐標上召開的全國兩會,注定意義非凡。
把準目標方位,指引奮進征程。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三下團組,同代表委員談成就、論形勢、講對策、提要求。回望來時路,從一窮二白到“搞出一個獨立自主的製造業基礎”再到新時代的重大發展成就,激蕩滿懷豪情,堅定發展信心;眺望奮進路,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指出方法路徑,明確實踐要求;錨定新目標,提醒“要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就抓緊幹,把各方麵的幹勁帶起來”;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指出“要謀劃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重大舉措”,持續注入強勁動力;從環境保護問題說開去,強調“隻要看到我們是在往前走著,就要保持定力”……總書記一係列深邃的思考、深遠的謀劃、深情的囑托,引領中華兒女堅定曆史自信、把握曆史主動,昂首闊步奮進新征程。
錨定新藍圖,奮楫再揚帆。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全麵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落實黨中央作出的決策部署,審議通過了政府工作報告,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誌、轉化為全國人民的實際行動,進一步凝聚起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的強大信心和力量。從經濟增長5%左右,到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再到糧食產量1.3萬億斤以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5%左右……一個個目標展現出中國發展的進取姿態。把美好藍圖轉化為現實,仍需爬坡過坎、攻堅克難,既要有努力爭取更好結果的決心,也要有上下同欲、眾誌成城的團結奮鬥。
回顧今年全國兩會,奮進號角頻催征。析經濟形勢,回升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增強;看需求變化,去年旅遊消費近5萬億元,詩和遠方成為美好生活的重要內容;談對外貿易,開局延續向好態勢,計劃擴大進出口的企業占比增加23%,全年質升量穩有基礎有條件……今年全國兩會設置3場主題記者會、3場部長通道,24名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走向聚光燈,圍繞焦點話題,分析形勢、解讀政策,釋放積極進取強信號。科技創新好戲連台,新能源汽車未來1到2年“充一次電可跑1000公裏以上”;鄉村振興再傳春訊,山東省蘭陵縣代村聯合周邊11個村建設田園新城,抱團共富“更有奔頭”……來自各行各業的18名人大代表、27名政協委員分別走上代表通道、委員通道,講述親曆故事、分享最新進展,展現奮進中國活景象。會場內,近3000名人大代表、2000多名政協委員帶來14億多中國人民的關切、思考,298件議案、7000餘件建議、批評和意見,連同5898件提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智慧力量。
走出會場,孫誌嘉委員已經明確了攻堅重點,“進一步推動原創性、顛覆性創新成果產出。”長期關注“一老一小”問題的李國華委員將就加快推進老年食堂建設、幼兒園保教一體建設等紮實調研。來自科研領域的郭宏偉代表將致力於提升傳感器的創新水平和產業化能力,“用中國芯、傳民族感”。踏上充滿光榮和夢想的新征程,代表委員們發出奮進之聲——中國人民將乘勢而上、全力以赴,把全國兩會精神落實到火熱的實踐中、持續的奮鬥裏。
人心齊,泰山移。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的共同事業,也是一項充滿風險挑戰、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宏偉事業,必須堅持全體人民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讓我們向著希望的春天,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