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清風正氣看廣東 | 回眸2023·廣東各地持續深化政治巡察 巡察利劍更顯鋒芒
發布時間:2024-01-29  來源:南粵清風網  瀏覽次數:153   字號:

清風正氣看廣東.jpg

  巡視巡察製度十年磨一劍,成為黨之利器、國之利器。過去一年,廣東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推進巡視巡察工作的部署要求,全省巡視巡察工作“一盤棋”推進,市縣兩級共巡察9787個黨組織,發現問題16.1萬個、問題線索8592件,推動查處違紀違法黨員幹部3758人。通過巡察,進一步優化了基層政治生態,推動解決了一大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湧現了不少暖民心得民意的巡察故事。

  “政治體檢”推動4個村移風易俗破陳規

  2023年10月1日,揭陽市榕城區仙橋街道敲鑼打鼓、醒獅舞動,十四寨睦鄰友好慶典大會在槎橋、美西、美東、下六四村同步舉行。這4個村由14個自然村(寨)組成,有3萬多村民。活動當天,各村派出由村幹部、鄉賢、長者等組成的代表團,攜帶寫著“喜”字的禮品進行互訪,送上“睦鄰友好”牌匾,在祠堂長桌前互敬象征圓滿和美的甜丸和煎雞蛋湯,以示摒棄前嫌、攜手發展。

  過去,由於一些曆史遺留問題沒有解決好,這4個村之間來往較少,有時還發生一些小爭執。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正常交往”早已是民心所向,隻是礙於“祖訓”,無人敢打破陳規、捅破“窗戶紙”。

  2023年7月,揭陽市委第三巡察組和榕城區委第三巡察組聯合進駐發現這個問題後,決定發揮巡察“政治體檢”作用,啟動“破冰”行動,消融“堅冰”促發展。

  “村與村之間交往不和諧,表麵上看是村與村之間的恩怨,折射的是基層治理能力的缺失。‘破冰’首先要破解基層黨組織的能力不足,要督促街道、村黨組織落實好全麵從嚴治黨政治責任,發揮黨員幹部模範帶頭作用,以優良黨風帶動社風民風。”巡察組有關負責人說。

  思路確定後,兩個巡察組上下聯動、共同發力,召集街道、村主要負責人和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相關幹部集體會商,指導成立協調工作領導小組,在各村成立協調機構,壓實“兩委”幹部、村黨員責任。在黨員幹部的積極帶動下,各村紛紛組織組團拜訪、召開座談會等活動,在外鄉賢聞知後也紛紛出謀獻策、慷慨解囊。經過兩個多月的共同努力,各村終於達成廢除陳規陋習、弘揚文明新風的共識,此後便陸續傳來四村內多對新人喜結連理的好消息,村民間的交往也多了起來。

  “巡察推動破除陳規陋習,強化了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提升了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確保‘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揭陽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

  以巡促改使村集體收入每年增加160多萬元

  “村裏的集體經濟合同終於規範起來了,這下就不怕不良老板鑽空子了。”“多虧了巡察組,幫我們村追回了好幾萬元的山嶺租金。”前不久,韶關市曲江區委巡察組在沙溪鎮沙溪村了解農村集體經濟合同專項治理整改情況時,村幹部高興地反饋。

  事情還要從2023年8月開始說起,曲江區委派出巡察組進駐15個資產資源較豐富的村(社區)開展鄉村振興資金管理使用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專項巡察。區委巡察組進駐沙溪鎮不久,就發現不少村集體經濟合同存在合同租期過長、租金較低等問題;其中有份2008年簽訂的300畝集體山嶺出租合同,約定承包30年、每年租金500元,每畝每年僅租1.67元,明顯偏低。

  在對該村有關合同問題詳細核查後,巡察組舉一反三,通過查閱資料、個別談話、抽查合同等方式,對15個村(社區)及下轄村民小組的425份農村經濟合同進行全覆蓋摸底,發現大部分村(社區)及下轄村民小組的農村經濟合同不同程度存在租期過長、租金偏低、合同遺失、長期拖欠租金等7類問題。

  “這次巡察發現了存在租期過長問題合同136份、租金偏低問題合同47份等,如果這些‘問題’合同都規範起來,每個村的資產資源都能增值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巡察組有關負責人說。

  巡察要發現問題,更要解決問題。巡察組將巡察發現的7類合同管理亂象進行梳理,形成專題報告向區委反映,推動開展農村集體經濟合同專項治理。通過專項治理,全區共清理各類村集體經濟合同2799份,其中發現“問題”合同1171份,目前已糾正和規範“問題”合同229份,推動追回拖欠租金61.87萬元,幫助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增加161.03萬元。同時,推動區農業農村局等有關職能部門製定《農村集體資產承包租賃合同規範模板》等製度11項,堵塞監管漏洞,規範合同管理。

  “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是發展農村經濟、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群眾關注的焦點問題。我們通過以巡促改、以巡促治,推動管好用好農村‘三資’。”曲江區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表示。

  暖心巡察修複2500盞路燈照亮村民回家路

  “有了路燈,晚上出門方便多了,以前天黑了都不敢讓老人孩子出門。”

  事情要從2023年3月佛山市順德區委巡察組到均安鎮開展巡察說起。巡察組在查閱信訪件時發現,星槎村興隆、阜隆等4個小區村民普遍反映小區及周邊地段沒有路燈、照明條件不好,影響近300戶1000多名村民的出行。

  “以前夜間出行隻能靠村民家裏透出來的燈光,根本看不清路麵。”村民何伯表示,隨著入住的村民越來越多,一到晚上外出工作的年輕人回家時,路上汽車、摩托車、電動車來來往往,非常危險。為深入了解情況,巡察組開展走訪調查,發現村民反映的情況確實存在。

  “路燈是計劃安裝的,隻是還在走審批招標流程,進度有點慢。”據星槎村相關負責同誌介紹,早在小區形成初期就已計劃配套建設路燈工程,但至今仍然沒有完成。

  群眾利益無小事。在找準問題“症結”後,巡察組堅決推動“鎮村同責”抓整改,第一時間約見均安鎮黨委負責人,責成鎮黨委切實擔起主體責任,全麵抓好問題整改。在巡察組的跟蹤督促下,整改行動迅速展開。相關職能部門圍繞該地路段的照明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建立問題清單逐一對賬銷號。在各部門共同努力下,布線、立杆、裝燈,短短一個多月,星槎村131盞路燈全部安裝完成,困擾村民多時的夜間出行難題得到解決。

  “星槎村的路燈問題是共性問題還是個性問題?”帶著這個疑問,區鎮兩級紀委推動均安鎮以此次整改為契機,對轄區內的路燈損壞、照明不足等問題進行深入排查、集中整治。針對排查發現問題,均安鎮建立了整治台賬,形成一案一檔,並安排維修人員及時整改,做好路燈設施管護,完善路燈長效管理機製。據統計,2023年以來,全鎮共修複故障路燈2500盞。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順德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用好巡察利劍,推動提升群眾人居環境品質,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