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律建設是全麵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要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2023年12月,黨中央印發修訂後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釋放了從嚴治黨越來越嚴、越往後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充分彰顯了我們黨推進自我革命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履行“紀律部隊”職責,督促各級黨委(黨組)切實扛起主體責任,增強黨組織和領導幹部抓紀律建設的政治自覺,把加強紀律教育、嚴格紀律執行與鼓勵擔當作為結合起來,推動紀律建設走深走實。
強化經常性紀律教育,促進遵規守紀刻印在心
強化紀律教育是落實全麵從嚴治黨要求、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一項基礎性、經常性工作。二十屆中央紀委常委會高度重視紀律教育,強調要“嚴格紀律教育”“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推動形成遵規守紀的高度自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督促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一體履行協助職責和監督責任,推動黨委(黨組)切實履行主體責任、“一把手”扛起第一責任人責任、班子成員擔負“一崗雙責”、相關職能部門把全麵從嚴治黨要求融入監管職責,全鏈條壓實管黨治黨責任,把紀律教育寓於日常監督管理,使鐵的紀律轉化為黨員幹部的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
黨章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章程,黨規黨紀是對黨章的延伸和具體化,學好了黨章黨規黨紀,才能弄清楚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推動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和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把黨章黨規黨紀教育作為必修課,促使黨員幹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湖北省紀委監委協助省委製定出台《關於深化黨員幹部紀律教育工作的意見》,推動全省深入開展黨章黨規黨紀教育。在海南省紀委監委協調督促下,省委黨校將紀律教育列入各類教育培訓班次必修課程,並組織學員到黨風廉政建設研修基地參觀學習。
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在全麵從嚴治黨上有風向標作用。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一把手”和領導班子加強紀律教育,督促其嚴於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以抓住“關鍵少數”帶動管住“絕大多數”。廣東省在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期間舉辦領導幹部培訓班,組織各地市、省直各部門“一把手”等省管幹部集中接受教育。重慶市紀委監委督促市管單位“一把手”在就領導班子其他成員所作的函詢說明簽署意見時,對相關人員加強紀律教育。
紀律教育要取得實效,必須增強針對性,避免“大呼隆”“一鍋煮”。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分層分類、因人施策,以身邊案教育身邊人,推動紀律教育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根據年輕幹部特點,河南省開展“紀法與青春同行”紀法學習教育活動,通過召開座談會、開展主題演講比賽、集中觀看廉政教育片等,教育引導年輕幹部扣好廉潔從政“第一粒扣子”。結合龍江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建輝和原行長李鬆違紀違法案件查辦情況,黑龍江省紀委監委督促龍江銀行黨委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推動吸取教訓、深入整改,讓發案單位黨員幹部引為鏡鑒。
紀律教育既要有直抵靈魂的反麵警示,也要注重潤物無聲的正麵引領。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把紀律教育與黨性教育、廉潔文化教育貫通起來,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湖北省武漢市紀檢監察機關注重用好家規家訓、民間典故、紅色資源等鮮活教材,把紀律教育融入廉潔文化陣地建設、清廉單元創建中,推動以文化人、以德潤心,引導黨員幹部崇廉尚潔、拒腐防變。
執紀必嚴違紀必究,堅決維護紀律嚴肅性和權威性
紀律不嚴,全麵從嚴治黨就無從談起。全麵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既要把規章製度立起來,做到有規可依、有矩可循;又要確保製度執行到位,做到執紀必嚴、違紀必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先後3次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體現了抓紀律越往後越嚴,為紀檢監察機關嚴格執紀提供了基本依據。2023年1月,《中國共產黨處分違紀黨員批準權限和程序規定》對社會公開發布,為實現執紀必嚴、違紀必究提供了權限和程序上的製度保障。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加強對紀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違反和破壞黨內法規製度,踩“紅線”、越“底線”、闖“雷區”的行為,堅決維護紀律嚴肅性和權威性。
“對黨不忠誠不老實”“毫無政治意識”“搞‘七個有之’”……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發布的違紀違法黨員幹部黨紀政務處分通報中,違反政治紀律問題均排在最前。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嚴明黨的政治紀律,最根本的是確保全黨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查辦案件首先從政治紀律查起,堅決同危害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人和事作鬥爭,及時發現、著力解決“七個有之”問題。通過持續強化政治監督,促使黨員幹部不斷增強政治意識、規矩意識。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加強糧食購銷、鄉村振興等領域監督作出專門部署,山東省紀委監委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開展專項監督,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聚焦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碳達峰碳中和等,召開4場政治監督專題約談會議,推動駐在單位更好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
組織紀律是維護黨的集中統一、保持黨的戰鬥力的重要保證。換屆前後人事變動頻繁,嚴明組織紀律、換屆紀律,成為紀檢監察機關從嚴執紀的一個重點。江西省紀委監委會同省委組織部出台《幹部選拔任用監督工作聯席會議工作規程》,印發《關於防治跑官要官和說情打招呼問題的通知》,建立聯查聯辦、快查快結和聯合督查督導機製,堅決查處違反選人用人紀律行為。
從手握重要權力的中管幹部,到群眾身邊的“蠅貪”;從在職領導幹部,到已退休多年的腐敗分子;從金融、國企、政法等重點領域,到審批、監管、采購等關鍵崗位……紀檢監察機關保持懲處這一“後牆”不鬆,對違紀問題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2023年1至9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立案47萬件,其中立案中管幹部54人;處分40.5萬人,其中黨紀處分33.1萬人、政務處分10.8萬人,處分省部級幹部34人。對黨的紀律建設抓得不嚴不實,“四風”問題突出、違紀違法現象多發的問題嚴肅問責,以有力問責促進責任落實到位、紀律執行到位。2023年,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河南安陽“11·21”特大火災事故、內蒙古新井煤業坍塌事故、北京長峰醫院火災事故等涉及的中管幹部嚴肅問責,釋放了失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
精準把握政策策略,做到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並重
隻有貫徹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方針,堅持嚴的基調和實的要求相統一,把紀法情理融合起來,才能讓紀律執行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2023年1至9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119.7萬人次。其中,運用第一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78.5萬人次,占總人次的65.5%;運用第二種形態處理32.1萬人次,占26.9%;運用第三種形態處理4.4萬人次,占3.7%;運用第四種形態處理4.6萬人次,占3.9%。數據的背後,是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實事求是、分類施策,綜合考量事實、情節、態度等因素,精準作出處置的有效實踐。特別是前兩種形態占比超過90%,體現了由“懲治極少數”向“管住大多數”的拓展。
深化運用“四種形態”,要在用好第一種形態上下更大功夫。抓早抓小,有利於幫助黨員幹部糾錯改過、回歸正道,使其既感受到紀律規矩的剛性約束,又體會到組織的關心關愛。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綜合運用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責令檢查、誡勉等方式,發現問題及時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浙江省金華市紀委監委監督發現,市建設局下屬單位某幹部違規收受管理服務對象禮品,駐該局紀檢監察組查明情況屬實後,幫助該幹部深刻認識問題危害,鑒於禮品價值不大且該幹部態度良好、反省深刻,對其誡勉處理。“感謝組織及時發現我的錯誤,給我敲響警鍾,幫我拉拉袖子。”這名幹部在書麵檢查中寫道。
既要治病於初萌,更要防病於未發。紀檢監察機關推動各級黨組織發揮黨內政治生活“大熔爐”作用,堅持和完善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製度,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使黨員幹部在嚴格的黨性鍛煉中增強紀律意識、規矩意識。中央紀委機關會同中央組織部、中央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加強對主題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的組織指導,引導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派員列席、調閱材料等方式強化民主生活會監督,督促黨員幹部對照紀律要求,聯係自身實際進行深刻檢查反思。廣大黨員幹部普遍感到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政治洗禮,進一步繃緊了紀律之弦。
從嚴管理監督與鼓勵擔當作為是內在統一的。“三個區分開來”要求把故意和過失、因私和為公、違紀和試錯區分開來,有利於激發幹部幹事創業積極性。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積極探索容錯糾錯、澄清正名、打擊誣告陷害、回訪教育等“組合拳”,為黨員幹部卸下包袱、撐腰鼓勁。浙江省紀委監委建立問責調查和容錯評估同步啟動製度,明確誰追責問責、誰認定容錯,在問責調查一開始就主動研判是否存在容錯情形。重慶市紀委監委針對受處分人員量身定做回訪方案,一名曾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的市管幹部在組織多次回訪後,迅速調整狀態,所負責的工作獲得上級部門認可,實現了從“有錯”到“有為”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