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新起點展現新氣象 用實幹開啟新一年 奮楫揚帆啟新程
發布時間:2024-01-02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瀏覽次數:226   字號:

W020240102231131254310.jpg


  1月1日,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在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正式開啟商業首航。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2024年,揚帆啟航。元旦假期,熱騰騰的“煙火氣”讓世界看到了一個充滿活力、生機盎然的中國。

  從雪域高原到東海之濱,從白山黑水到嶺南大地,中華兒女正以積極向上的精神,奮發向前的姿態,迎接新的一年。

  大國重器“不放假”,展現硬核實力

  1月1日,上海寶山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緩緩離港,前往韓國濟州和日本長崎、福岡,開啟為期7天6晚的商業首航。

  “整體體驗很棒,從硬件設施到內部陳設都非常用心,特別是把敦煌元素融入到郵輪的方方麵麵中,讓人眼前一亮。”來自湖北的王女士告訴記者。

  讓王女士印象深刻的敦煌藝術展,是“愛達·魔都號”聯合敦煌研究院推出的展覽《念念敦煌:數字敦煌走進愛達郵輪》。該展覽將敦煌石窟的16幅經典壁畫“搬”到船上,成為遊客拍照打卡的熱門場所。作為一張移動的海上名片,“愛達·魔都號”的名稱、外觀、標識、消費娛樂等,處處融入中華傳統文化特征,向世界遊客展示中國形象。

  “很神奇,在這裏仿佛身處一座海上城市。”王女士說。“海上城市”的背後,是一組驚人的數據:總噸位13.55萬噸,長323.6米,寬37.2米,最大高度72.2米;全船搭載107個係統、5.5萬個設備,包含2500萬個零部件,完工敷設4750公裏電纜;船上有客房2125間,可容納乘客5246人,配置高達16層、麵積4萬平方米的生活娛樂公共區域,擁有購物廣場、藝術走廊和水上樂園等豐富的休閑設施。

  據中船郵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國兵介紹,未來,“愛達·魔都號”還將開辟中國至東南亞國家的郵輪航線,並適時推出“海上絲綢之路”等中長航線,打造長、中、短相結合的多樣旅行度假方案。

  將目光從郵輪轉向海岸,看向福建省福清市興化灣。在這裏,福清核電基地6台機組巍然矗立,穩如泰山。6台機組中,有2台機組十分搶眼,這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示範工程。

  “華龍一號”是當前世界核電市場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電機型之一。2021年1月30日,全球第一台“華龍一號”核電機組——中核集團福建福清核電5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2022年3月25日,中核集團福清核電6號機組正式具備商運條件,“華龍一號”示範工程全麵建成投運,我國核電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躋身世界第一方陣。

  “可以說‘華龍一號’具有目前人類對核電最高級別的安全防護。”中核集團“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介紹。不僅安全性高,“華龍一號”的發電能力也不容小覷。目前,“華龍一號”福建福清核電5、6號兩台機組,每年能發電接近200億千瓦時。

  “2023年是福清核電的‘創新優化年’,我們聚焦數字賦能管理創新,如今,福清核電3、4號機組的任務分配、執行、跟蹤以及記錄回收、存檔等已經集成到統一的信息化平台上,實現了無紙化和智能化。”福清核電運行二處處長王凱彬告訴記者,隨著中國核電數字化運行規程平台在福清核電成功上線進行首批試點,機組的運行規程操作執行模式顯著改變,有助於大幅降低人因失誤發生幾率,助力智慧運行建設。

  “未來,我們將根據使用經驗不斷進行係統優化,並按照工作計劃逐步上線隔離任務、運行三日滾動計劃等功能模塊,實現運行工作的一站式管理,著力打造中國核電運行規程管理的新模式、新業態。”王凱彬說。

  重大工程建設加速,鉚勁衝刺“開門紅”

  元旦期間,珠江口東西兩岸,宛若長龍的白色長橋臥波而起;海平麵下的沉管隧道中,工人正忙著加裝管線設備。這裏是國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

  2023年11月28日,隨著最後一車混凝土完成澆築,深中通道主線全線貫通。深中通道連接深圳、廣州、中山三地,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項目全長24公裏,是當前世界上綜合建設難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

  開工7年來,深中通道創下多項“世界之最”,在建設管理、工程技術等領域填補了諸多“中國空白”乃至“世界空白”。其中,海底隧道是深中通道施工難度最大的一段。為了將鋼殼沉管運至海上並精準安裝,我國自主研發了世界首製沉管浮運安裝一體船,甲板麵積相當於2個足球場。

  “我們經曆五年的沉管隧道研發與施工,整體水平遠優於國際的同類工程,而且深中通道是100%的中國自主知識產權,我們非常驕傲,非常自豪。”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總工程師辦公室副主任金文良介紹。

  不久前,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李揚介紹,預計深中通道2024年上半年可以建成通車。

  “對於深中通道中山側消防救援設施建設工程,要主動擔當作為,強化風險意識,以好作風助力深中通道順利建成通車。”近日,在廣東省中山市交通局黨組會議上,市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負責同誌龍文輝就以好作風推進深中通道中山側消防救援站建設、保障項目順利建成驗收提出要求。

  中山市紀檢監察機關把保障深中通道建設作為政治監督的重要內容,通過談心談話、實地監督等方式,推動職能部門在解決項目用地、航道疏浚等方麵全力提供保障。

  重點項目,建設不打烊。隆冬時節,在位於江蘇省連雲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帶一路”供應鏈基地(連雲港)二期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加緊進行樁基施工和道路回填。

  “新年好,近半個月持續低溫天氣,項目施工進展情況怎麼樣?有沒有遇到具體困難?”連雲港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紀工委“一帶一路”標杆示範項目專項監督工作協調小組副組長劉永東和同事們到達現場開展督導檢查,向該項目現場負責人了解項目工程建設情況。

  “一帶一路”供應鏈基地(連雲港)二期項目由連雲港亞歐一帶一路供應鏈基地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利用我國珠三角、長三角已形成的優質產業要素,彙集日、韓兩國各類商品材料,通過倉儲、裝配加工、交易和國際聯運等方式,向裏海周邊五國地區組織產業梯度轉移和銷售,同時將礦產品、農產品等優勢資源通過連雲港向國內、日韓輸送,打造“一帶一路”沿線地區雙向交流供應鏈。

  心懷“國之大者”強化政治監督。連雲港市紀委監委在對項目落實標準、資金使用等專題調研的基礎上,在全市開展“一帶一路”標杆示範項目專項監督,確定建設“一帶一路”供應鏈基地項目等26項重點監督任務,為重點項目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新的一年,市紀委監委將在當前的協同監督體係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構建以發現問題為主軸、監督方式為支撐、成果運用為目標的綜合監督體係,以更加係統完備的監督工作護航‘一帶一路’標杆示範項目高質量發展。”連雲港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誌表示。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企業發展信心更足

  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新的一年,多地以更優營商環境護航企業輕裝上陣,讓企業發展信心更足。

  連日來,在福建省連城縣食品加工園區的現代甘薯(地瓜)產業園,入駐一期標準化廠房的福建紫來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工人師傅,正加緊進行地瓜加工副產物綜合開發利用項目的設備安裝調試。“本月就能試產了,這離不開縣裏的用心服務、真情解憂。”紫來生物負責人羅來輝介紹。

  2023年,該項目入駐現代甘薯(地瓜)產業園,由於種種原因,一度出現停滯。連城縣紀委監委發現問題後,督促縣發改局、住建局等職能部門,采取容缺辦理、開通綠色通道等舉措,推進項目加快完成驗收。目前,該項目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衝刺掃尾階段,正式投產後,將年產10萬噸生物發酵料,帶動10家以上相關下遊企業,增加產值20億元以上。

  “生產廠房作為重資產,是企業發展最為重要的硬件條件之一,也是企業經營的壓力所在。”連城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誌告訴記者。隨著產業園標準化廠房建設項目的不斷推進,切實減輕了企業的投資負擔,大幅縮短項目建設周期,加快產業集聚發展,也為產業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截至目前,園區入駐企業62家,其中新入駐企業15家,新增投資32億元。

  新年伊始,江蘇省常熟市梅李鎮趙市工業區的一處工地上,挖掘機轟鳴作響,運土車來回穿梭,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作為梅李鎮首個存量更新項目,樂盈紙業智能包裝文化產業園在成功領取施工許可證後迅速開工。

  “考慮到施工許可辦理流程繁多、耗費時間較長,怕影響項目開工進度,我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通過線上平台提出了訴求,希望政府能夠加快審批,讓項目能夠早開工、早投產,沒想到這麼快就完成了施工許可證的辦理,真是太好了。”樂盈紙業智能包裝文化產業園工作人員說。

  這名工作人員所說的“平台”,是蘇州市紀委監委推動搭建的“營商環境監督平台”。為護航重大項目建設,在接到上述訴求後,梅李鎮紀委協調對接相關部門,督促鎮經濟發展和改革局、建設局發揮各自職能優勢,安排專人進行跟進,指導企業及時完善各項材料,經過多方共同努力,該項目順利完成施工許可證的辦理工作。

  “新的一年,我們將深化運用‘廉’通企業機製,圍繞中心大局,把優化營商環境、護航經濟發展作為專項監督的重點內容,緊盯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投產等關鍵環節,以有力有效監督推動責任落地落實,保障項目平穩順利推進、廉潔規範運行。”梅李鎮紀委書記朱誌春說。

  保障安居樂業,守護民生“溫度”

  元旦假期,不少城市和景區熱度居高不下,各地不斷創造新的體驗場景,激發消費潛力。

  當新年的第一縷晨光掠過山東省樂陵影視城,數百名建設者搶趕工期的場景展現出蒸蒸日上的蓬勃活力。

  近年來,樂陵市大力實施“文旅興市”戰略,串起了紅色遊、生態遊、研學遊、康養遊等全域旅遊新熱點,新建、改造提升文旅重點項目15個。其中,樂陵影視城項目是中國北方規模最大的文化教育影視基地,該項目整體分五期開發,一期項目已投入建設。

  重大工程項目順利落地並非一朝一夕之功。樂陵市紀委監委緊盯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投產等關鍵環節,選取“小切口”精準開展專項監督,全力護航項目建設。截至目前,該市紀委監委共開展監督檢查16次,推動整改項目建設問題35個。

  “下一步,市紀委監委將以‘監督+反饋+整改+回頭看’的閉環監督機製,推動各職能部門加強統籌協調、做好服務保障,以高質量監督確保重大工程項目高效推進。”樂陵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誌表示。

  元旦期間,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五常街道,拆遷項目回遷安置選房工作現場人頭攢動,上千名村民早早來到選房場地,大家神色喜悅,充滿期待。

  “此次選房工作為期2天,涉及五常街道原荊豐村、原顧家橋村、原友誼村3個自然村共825戶,參與分配房屋3000餘套。”餘杭區五常街道紀工委書記孔彧表示,監督護航回遷安置工作是五常街道建設“全域城鎮化”的重點收尾項目之一,助力五常街道形成新型城鎮化發展格局。

  為確保回遷安置選房工作公開、公平、公正開展,餘杭區紀委監委指導全區各屬地紀檢監察組織立足監督職責,開展嵌入式監督。選房前,對“回遷安置政策”、“麵積分配方案”、“選房順序搖號”等關鍵環節和重點崗位進行嚴格審核,督促選房工作人員主動公開選房公告、選房過程、選房結果等重要信息;選房時,對抽簽、登記、上牆過程和現場工作人員操作等情況進行全程監督,確保現場組織有序,防止安置房選房工作中出現濫用職權、暗箱操作、優親厚友等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同時從村民中選擇代表,和鎮街紀檢監察組織、村社紀委書記協同聯動,對選房過程進行全程監督,進一步保障選房工作順利完成。

  “百姓安居是民生之本,對於基層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重大工程’。”餘杭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誌表示,全區各級紀檢監察組織將持續跟進安置房後續結算、交房工作,強化監督檢查力度,以嚴明的紀律推動回遷安置工作廉潔高效進行。

  2023年,我們接續奮鬥、砥礪前行,經曆了風雨洗禮,看到了美麗風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獲。2024年,祖國的各處,正響起催人奮進的號角之聲,激發出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習近平總書記指明了我們繼續前行的方向。

  乘勢而上,闊步新征程,新的一年,中國必將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