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用心用情助力紀檢監察事業發展——中國紀檢監察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側記
發布時間:2023-12-19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誌  瀏覽次數:855   字號:

  11月20日下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小禮堂內莊嚴肅穆,主席台上方懸掛著的“中國紀檢監察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橫幅分外醒目。

  15時30分,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正式開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聚焦中心工作履職盡責,為推進新時代新征程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會議傳達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李希作出的批示,為這個曆久彌新的協會賦予了新的使命,昭示著——這次大會,是30多年的傳承綿延、薪火重燃,是紀檢監察戰線的一件盛事!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回顧協會的發展曆史,參會代表們仿佛回到了那段崢嶸歲月。1987年監察部恢複組建後,為有組織地開展群眾性的行政監察學學術研究活動,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監察製度的完善和監察工作的進行,監察部提出建立中國監察學會。

  卅載春秋同風雨,助力監察事業發展,是貫穿學會發展始終的初心使命。從1991年中國監察學會正式成立,到1997年全國31個省(區、市)全部成立監察學會……學會始終緊貼黨的中心任務、緊密結合監察實踐開展工作,在推動理論和政策研究、促進學術交流和實踐發展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然而,隨著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的創新發展和紀檢監察體製改革的不斷深化,以行政監察為依托的中國監察學會已不能適應當前的形勢要求——改革調整勢在必行。對此,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寄予厚望,提出明確要求,全程領導指導。二十屆中央紀委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從政治和大局出發,立足紀檢監察體製改革後新的實際,著眼推進新時代新征程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作出對中國監察學會更名、換屆的決策部署,明確工作方針、組織架構、基本任務,賦予其服務紀檢監察理論和實踐、服務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科學決策、服務紀檢監察幹部履職擔當等新的使命責任。

  “更名後的協會,是助力紀檢監察事業發展不可替代的力量,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隨著中央紀委副書記、國家監委副主任孫新陽鏗鏘有力的話語落下,台下一片掌聲雷動,中國紀檢監察協會的發展揭開了嶄新篇章!與會同誌紛紛表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領導同誌對協會更名換屆高度重視,協會工作麵臨新的機遇和挑戰”“通過學習李希同誌的批示,對協會的定位、職責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此次更名賦能是時所必然、事所必然”。

  “一定要牢記性質宗旨,忠實履職盡責,積極適應新要求,奮力開創新局麵。”隨即,孫新陽同誌對做好協會工作、助力紀檢監察事業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

  堅持政治固本、思想鑄魂。紀檢監察工作是政治工作,協會必須把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作為立會之本,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真正體現到行動上、落實到工作中、貫穿協會事業發展全過程,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廣東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宋福龍表示,“協會是紀檢監察係統的行業協會,政治屬性是第一位的。”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教育部紀檢監察組組長王承文表示,“設立紀檢監察學科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創製之舉,要從政治上認識這個問題,發揮好協會在推動學科建設方麵的獨特作用。”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馬懷德認為,“協會具有很強的政治屬性,會員是紀檢監察幹部及專家學者,要強調政治身份。”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主業。協會加強學術研究、服務科學決策,站位要高,思考要深,落點要實,緊扣時代脈搏,聚焦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關心的重大問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正風反腐實踐中的難點問題。山西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王擁軍表示,“把協會首要職責定位為加強理論研究,適應了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大局大勢。”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胡今揚認為,“協會的理論研究、調研工作能夠為委機關工作決策作出特有的貢獻,一定要結合實際,針對、發現、解決問題。”

  堅持用心用情、關愛幹部職工。在協會設立利劍基金,救助係統內因公犧牲、遭遇重大傷害、因工致殘的幹部職工,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關懷的重要舉措,要滿腔熱忱為困難幹部職工服務,傳遞組織溫暖,增強榮譽感、歸屬感,激發凝聚力、戰鬥力。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紀檢監察組組長黃德安表示,“利劍基金把黨中央對紀檢監察幹部的關心厚愛落到了實處,能夠真正幫助解決廣大幹部遇到的困難問題。”四川省紀委監委研究室主任黃怡文感慨,“基金設立讓大家感覺很溫暖。”

  堅持嚴格管理、規範運行。協會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必須自覺堅持嚴的基調、強化嚴的氛圍。在發展會員、選聘理事方麵,要嚴把政治關、廉潔關,注重代表性、專業性;在健全工作機製方麵,要不斷提高規範化、法治化、正規化水平;在改進工作作風方麵,要大興務實、清廉、儉樸之風,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開展各項工作。與會代表們均表示,“要從自己做起,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協會管理要求,嚴格按章程辦事,認真完成協會交辦的各項任務。”


zz.jpeg


  在全場熱烈的掌聲中,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的親曆者,學會建設發展的見證者,中央紀委原副書記、十三屆全國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主任委員吳玉良向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作工作報告。工作報告全麵回顧協會曆史,明確提出新征程上協會助力紀檢監察事業發展的四項主要任務,並對做好協會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次日的分組學習討論中,代表們結合各自工作實際,積極研討,踴躍建議。高校的專家學者認為,“接下來學科建設麵臨重大挑戰,人才培養、教材建設、基礎理論研究等都需要協會推動。”國際合作局的同誌建議,“當前,對國際反腐敗規則製定權、話語權的爭奪非常激烈,協會在對外宣傳中國反腐敗故事方麵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地方紀委監委的同誌希望,“盡快出台對省(區、市)級協會更名換屆工作的指導意見。”

  審議、表決工作報告、章程,作出變更學會名稱決定,選舉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吳玉良同誌當選協會會長……一項項莊嚴的議程,一次次雷鳴般的掌聲。掌聲飽含著光榮,抒發著共鳴,傳遞著力量。

  新時代紀檢監察事業蓬勃發展,協會工作大有可為!中國紀檢監察協會將以本次更名換屆為契機,找準定位、主動作為,守正創新、務實進取,用心用情為紀檢監察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紀檢監察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名單

  會長:吳玉良

  副會長:宋福龍、王承文、馬懷德、劉碩

  秘書長:劉碩(兼)

  副秘書長:蘇靜、範季海、張曙光

  常務理事(19名,按姓氏筆畫為序):馬懷德、王興寧、王擁軍、王承文、過勇、曲秀海、劉碩、蘇靜、李海濱、吳玉良、宋福龍、張曙光、陳亞新、陳江華、陳桂林、範季海、鄭良軍、鍾建國、施克輝

  理事(63名,按姓氏筆畫為序):馬懷德、王興寧、王擁軍、王承文、雲春生、曆樹奎、鄧海濤、葉遠強、過勇、師   逸、曲秀海、呂先富、劉碩、劉大群、劉啟冬、湯軍、孫東升、蘇靜、李瑩、李巍、李立新、李保衛、李曉林、李曉勇、李海濱、楊成軍、連紅兵、吳玉良、吳坤寧、邱立強、何樹宏、餘蠶燭、宋福龍、張建平、張鐵軍、張效春、張曙光、陸   野、陳欣、陳永釗、陳亞新、陳江華、陳桂林、陳鐵晗、範季海、鄭立鋒、鄭良軍、鍾山、鍾建國、施克輝、秦秀春、賈文儒、黨萬軍、徐華平、高震、黃文勝、黃德安、韓光明、景延安、闞吉林、譚煥民、熊焱、樊大誌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