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訊問、詢問是紀檢監察機關在案件查辦過程中根據不同的談話主體、談話對象、談話性質、談話階段而采取的不同法定措施。談話、訊問、詢問中形成的筆錄,是固定言詞證據的重要載體。筆錄製作是高質量辦好案件的基礎,筆者結合工作實際,認為形成一份高質量筆錄需要從以下五個方麵下功夫。
擬製談話提綱。基本信息應盡量全麵完整,因辦案需要,不宜接觸被核查人或者單位而無法調取談話對象主體身份資料時,可以借助廉政檔案、廉政談話記錄、被監督單位曆次報送的人員信息、數據查詢等渠道將梳理彙總的談話對象工作簡曆、家庭成員、主要社會關係、家庭財產等信息進行填充,以提高製作筆錄的效率和準確性。以違紀違法犯罪構成要件為指引提煉談話提綱要點,通過綜合研判問題線索、已知的當事人信息、證據材料,因人施策製定談話提綱。比如核實黨員幹部與他人是否存在不正當經濟往來時,在記錄基本信息時就要掌握黨員幹部的家庭收支、投資入股、債權債務、額外經濟來源等信息。注意部分案件的延伸拓展內容,比如在查辦酒駕醉駕案件中,要重點關注背後是否存在由風及腐、風腐一體問題,談話提綱就要體現聚餐人員、具體地點、費用支出、飯後其他活動,是否違規吃喝、是否接受管理和服務對象宴請、是否收受禮品禮金、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等內容。擬好的談話提綱再經談話小組集體審核,進一步查漏補缺。
傾聽當事人陳述。在談話中,辦案人員與談話對象的相互關係是影響談話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傾聽體現同誌式的平等、信任和尊重,有助於營造良好談話氛圍,提升談話質量。在當事人進行陳述時,要善於從言語中尋找關鍵信息、獲取有用信息、思考已經傳遞的信息,捕捉其不實之處、前後矛盾點、爭議內容,並以此為切入口,逐一追問、重點突破。耐心傾聽也是快速了解當事人語言方式、性格特點的工作方法,盡量不要打斷,待陳述後因人施策進行問話,提高針對性和精準性。傾聽不是被動、無原則的傾聽,耐心傾聽的前提是對方如實陳述,在當事人答非所問,配合程度不高的時候,辦案人員必須立場鮮明地表明態度,進行紀律法律教育,開展釋紀釋法說理,做深做透思想政治工作。
記錄談話內容。記錄要堅持重點論,抓住談話所要解決的問題、達到的目的。對談話對象混淆視聽、不知所雲的陳述要果斷略去,對談話對象一帶而過、企圖蒙混過關但卻是問題關鍵所在的細節,要刨根問底。記錄要堅持實事求是,心理因素、環境因素等多方麵原因可能導致談話對象否認、辯解,對相關問題的否認和辯解也要適當記錄,一方麵通過筆錄形式體現組織談話的嚴肅性,另一方麵客觀、完整呈現當事人接受談話的過程。不能隻記錄不利於談話對象的事實和情節,不記錄有利於談話對象的事實和情節,記錄要全方位體現談話對象的態度、配合程度,作為從輕減輕或從重加重處分等量紀量刑情節的判斷依據。
檢查筆錄內容。注意證據間的印證關係,檢查筆錄上下文之間、關聯筆錄之間、筆錄與書證物證之間是否相互銜接、相互印證,確保證明效力。注意細節的校對,準確填寫談話時間和地點,避免與談話通知書、訊問通知書、詢問通知書等文書前後不一致。要核準重要信息,部分談話對象有曾用名,如果遺漏曾用名將導致主體身份信息產生重大缺陷。注意語言加工,對談話對象的語言進行適當加工可以讓文意通順,便於後階段參與案件其他環節的人員理解,但筆錄應當忠實於原話,不宜出現不符合談話對象身份、經曆、學識、認知能力的書麵用語和專業術語,有的談話對象習慣用方言、俗語,如果不將真實意思表達出來,很難準確定性,此時要注意追問,讓談話對象進行解釋,詳細闡述,避免產生歧義。
進行補充完善。一份筆錄就是一份報告,需要反複斟酌。根據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監察法實施條例等相關規定,談話、訊問、詢問人員不得少於二人,筆錄製作完成後,記錄人先行校對,對錯誤疏漏進行修正,再由談話人複核,可視情將筆錄交談話組負責人審核,提出修改意見。筆錄製作完成後交談話對象核對,如果記錄有遺漏或差錯,談話對象可以提出補充或改正。具體工作中,部分談話對象對其所涉嫌的違紀違法問題定性表述記錄在筆錄中有抵觸心態,可能導致不配合。在談話初期,可先記錄為不影響定性的事實描述,在釋明紀法規定、做通思想工作的條件下更改為違紀違法定性表述。比如,在查辦一起違反財經法律法規案件時,被審查人對“小金庫”的理解有偏差,認為其經手的資金都是嚴格按照公款管理規定進行使用,不是“小金庫”,談話陷入僵局,但其承認是賬外資金並脫離單位監管。在談話過程中,就要注重思想疏導,將“小金庫”表現形式、違反的相關規定反複耐心進行闡釋,使被審查調查人認清其違紀違法事實。補充完善環節一般需要幾個來回,要注意克服急躁焦慮、疲倦鬆懈情緒,圓滿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