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讓憲法精神深入人心
發布時間:2023-12-05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瀏覽次數:134   字號: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黨和人民意誌的集中體現,是國家各種製度和法律法規的總依據,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今年12月4日是我國第十個國家憲法日,12月1日至7日是“憲法宣傳周”活動時間,活動的主題是“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全麵依法治國,從關係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來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把全麵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麵”戰略布局中來謀劃、來推進,推動我國憲法製度建設和憲法實施取得了曆史性成就。

  我國憲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長期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在國家法治上的最高體現

  製定和實施憲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是人類社會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

  1940年,毛澤東同誌在《新民主主義論》一文中深刻指出:“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實之後,頒布一個根本大法,去承認它,這就是憲法”。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發揮了臨時憲法的作用。

  “治國,須有一部大法。我們這次去杭州,就是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這件立國安邦的大事。”1953年12月,毛澤東同誌帶著憲法起草小組成員從北京出發,一路奔馳前往杭州。火車上,毛澤東同誌對隨行人員這樣說道。

  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澤東同誌率領憲法起草小組成員,在西子湖畔度過了77個日夜,起草了憲法草案初稿,為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正式誕生奠定了重要基礎。

  1197名代表,1197張同意票——1954年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以全票同意的結果通過了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史稱“五四憲法”。

  這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也是一部真正體現人民民主精神的憲法。曾參與起草“五四憲法”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許崇德生前表示,這部憲法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和意願、肯定人民主人翁地位的憲法,人民民主專政製度、人民代表大會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等重要國家政治製度,都是“五四憲法”首先確定下來並一直沿用。

  我國現行憲法,是根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路線方針政策,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曆史新時期的需要,於1982年12月4日由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八二憲法”規定了我國的根本製度和根本任務,確定了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的基本方針。40多年來,現行憲法有力推動和加強了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有力推動和保障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

  1982年我國現行憲法公布施行後,在黨中央領導下,全國人大分別於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先後5次對這部憲法的個別條款和部分內容作出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

  5次憲法修改,體現和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體現和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製度、文化的發展成果。通過憲法修改,我國憲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緊跟時代步伐,不斷與時俱進、完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條成功經驗,就是通過修改憲法把黨的指導思想確立為國家的指導思想,實現黨的主張、人民意誌、依法治國的高度統一,這對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至關重要。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在國家法治上的最高體現就是憲法。”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支振鋒說。

  新時代我國憲法製度建設和憲法實施取得曆史性成就

  2023年3月10日,莊嚴的人民大會堂。全票當選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的習近平,左手撫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右手舉拳,麵向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鄭重宣誓——

  “我宣誓:忠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督,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努力奮鬥!”

  鏗鏘有力的誓言,彰顯了對國家根本法始終如一的尊崇,傳遞了在新征程上推進全麵依法治國、依憲治國的決心。

  我國憲法是一部隨著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憲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立足新的曆史方位,對我國憲法作出適當修改是必須的、適時的,是符合憲法發展規律、符合時代發展和實踐需要的。

  2018年3月11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高票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憲法,充實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全麵領導的內容,調整充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內容,增加有關監察委員會的各項規定……把黨和人民在實踐中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實踐創新、製度創新成果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進行確認,我國憲法又迎來一次完善和升華。

  黨的十八大以來,一係列強有力的措施,科學有效、係統完備的製度體係,為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提供製度保障。

  通過憲法修正案,編纂民法典,製定外商投資法、國家安全法等法律,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不斷完善;

  修改或製定選舉法、全國人大組織法、地方組織法、全國人大議事規則、全國人大常委會議事規則、立法法、監察法、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推動與憲法實施密切相關的法律製度實現與時俱進;

  製定國歌法,修改國旗法、國徽法,維護憲法確立的國家重要象征和標誌的尊嚴;製定實施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完善香港選舉製度,確保“一國兩製”事業行穩致遠;實行憲法宣誓製度,授予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實施憲法規定的特赦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黨長期執政能力,憲法發揮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

  事實表明,新時代我國憲法製度建設和憲法實施取得曆史性成就,全黨全社會憲法意識明顯提升,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果豐碩。

  “通過一係列製度建設和實踐推動,黨對全麵依法治國和憲法實施的領導得到全麵加強,憲法實施更加有效,憲法監督水平穩步提高,全社會憲法意識顯著增強。”支振鋒說。

  憲法的根基在於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憲法的偉力在於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

  憲法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連日來,一些地方以“憲法與我們的一生”為切入點,講解憲法知識,讓人們意識到,從出生開始到生命終結,憲法始終守護在我們身邊——

  我國憲法第二章第三十三條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麵前一律平等。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我國憲法第二章第四十九條規定:“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又如上學,當公民到了適當的年齡,開始接受學校教育,升國旗、奏唱國歌成為每周的必備“課程”。我國憲法第二章第四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我國憲法第四章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穀穗和齒輪。”再如成年。我國憲法第二章第三十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第四十九條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加強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是實施憲法的重要基礎。從設立國家憲法日、開展“憲法宣傳周”活動,讓憲法深入人心,到加強國旗法、國歌法等憲法相關法的學習宣傳,強化國家認同;從實行憲法宣誓製度,激勵和教育國家工作人員忠於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到把憲法法律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係,係好青少年第一顆“法治扣子”……近年來,我們通過一係列製度建設和實踐推動,深入開展憲法宣傳、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

  憲法進農村、憲法進社區、憲法進校園、憲法進機關、憲法進企業、憲法進軍營、憲法進網絡……各地各部門圍繞憲法法律宣傳,策劃組織了一係列特色鮮明的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讓憲法法律元素融入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如今,公共場所設置的憲法宣傳元素越來越多,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抓好憲法宣傳貫徹工作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必須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把憲法列入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列為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必修課程;把領導幹部帶頭學習憲法、模範遵守憲法作為全社會樹立憲法意識的重中之重,著力從健全完善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法、法治培訓、依法決策製度等方麵,推動領導幹部憲法學習宣傳教育工作深入開展……各地各部門加強領導幹部和國家工作人員憲法教育,有力推動國家工作人員憲法意識和法治觀念明顯增強。

  憲法的根基在於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憲法的偉力在於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多名專家表示,必須持續推動憲法真正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眾,使廣大人民群眾真正認識到憲法不僅是全體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而且是保障公民權利的法律武器,讓憲法實施真正成為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

  更好發揮憲法作用,譜寫新時代中國憲法實踐新篇章

  踏上新征程,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更好發揮憲法作用,譜寫新時代中國憲法實踐新篇章?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莫紀宏看來,黨的領導是憲法實施工作順利推進的根本保證。“沒有黨的領導,就不可能有體現黨和人民意誌有機統一的憲法;黨的領導的體製機製和各項成果也離不開憲法的確認和保障。”

  新中國憲法的發展曆史,特別是現行憲法的實踐經驗表明,作為國家根本法的憲法是與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緊密聯係在一起的。“曆史和實踐證明,隻要我們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切實尊重和有效實施憲法,人民當家作主就有保證,黨和國家事業就能順利發展;反之,如果憲法受到漠視、削弱甚至破壞,人民權利和自由就無法保證,黨和國家事業就會遭受挫折。”莫紀宏認為。

  憲法的生命在於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於實施。支振鋒告訴記者,必須把憲法實施貫穿到治國理政各方麵全過程,不斷提高黨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能力。

  “必須把憲法實施貫徹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麵’戰略布局的全部實踐中,貫徹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領域各方麵,增強法律規範體係的全麵性、係統性、協調性,健全保證憲法全麵實施的製度體係,全麵推進國家各方麵工作法治化。以憲法的全麵貫徹和有效實施,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實保障。”支振鋒說。

  黨領導人民製定憲法和法律,黨首先要帶頭尊崇和執行憲法。莫紀宏表示,要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誌,善於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善於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善於運用民主集中製原則維護中央權威、維護全黨全國團結統一,支持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照憲法和法律獨立負責、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要把貫徹憲法法律落實到各級黨委決策施策全過程,堅持依法決策、依法施策,守住不與憲法法律相抵觸的底線,確保決策施策經得起曆史和人民檢驗。

  截至2022年底,我國現行有效法律295件,行政法規598件,地方性法規12000多件。有專家稱,應加快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不斷增強法律規範體係的全麵性、係統性、協調性。

  “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更好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支振鋒說。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