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僅是反腐敗鬥爭的基本方針,也是新時代全麵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要始終抓好黨風廉政建設,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化推進有更多的製度性成果和更大的治理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治標入手,把治本寓於治標之中,標本兼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讓黨員幹部因敬畏而“不敢”、因製度而“不能”、因覺悟而“不想”,深化了對反腐敗鬥爭規律的認識,為新時代新征程反腐敗鬥爭取得更大勝利指明了方向。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近年來,梅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定不移推進全麵從嚴治黨,進一步強化“不敢腐”的震懾,築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攻堅戰持久戰,為梅州蘇區加快振興、共同富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擦亮反腐利劍,強化“不敢腐”的震懾
梅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僑務局局長吳某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梅州市豐順縣委原副書記、政法委原書記梁某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近期,梅州市紀委監委官方微信公眾號“客都清風”發布的一則則反腐信息,在全市引起強烈反響。梅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強有力的實際行動,表明梅州市正風肅紀反腐不鬆勁、不停步,持續向縱深推進。
今年以來,梅州市紀委監委加大對腐敗案件的查處力度,緊盯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重點對象,在強化正風肅紀、維護群眾利益中彰顯擔當作為,持續加強“不敢腐”的高壓震懾。
堅持嚴的基調不動搖,通過嚴查“一把手”、深挖“案中案”、徹查“係列案”,持續釋放“零容忍”的強烈信號,今年1月至10月,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處置問題線索2853件;共立案1478件,其中處級幹部55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932人,留置48人,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31人。
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梅州市紀委監委以紀律護航營商環境,持續監督推進“行政審批事項100%網上受理、100%網上辦結”,約談提醒工作落後的地區和單位領導幹部20人,發出整改督辦函30份。全市共查處損害營商環境問題25起,追責問責29人,通報曝光典型案例9起。
聚焦“四風”頑瘴痼疾,梅州市紀委監委深入整治空泛表態、敷衍應付、過度留痕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嚴肅查處違規收送禮品禮金、違規發放津貼補貼等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截至10月份,全市共查處“四風”問題211個、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77人,通報曝光典型案例15批次。
聚焦食品藥品安全、社會救助、環評審批等領域突出問題,梅州市紀委監委在全市部署開展1項地方性專項整治、9項行業性專項整治,嚴查貪汙侵占、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等問題,推動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全市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290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人數877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548人。
興寧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走訪農戶,了解鄉村振興政策落實情況。
深入推進鄉村振興領域治理,嚴查鄉村振興產業發展、項目實施、惠農資金管理使用等重點領域、重點環節的腐敗問題,堅決懲治各種損害群眾利益、侵吞集體資產的違紀違法行為,全市共處置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117條,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人數355人。
……
嚴格執紀問責,高壓震懾,讓黨員幹部從害怕被查處的“不敢”走向敬畏黨和人民、敬畏黨紀國法的“不敢”。
不少問題幹部表示,自己選擇投案,主要是懾於法紀威嚴,折射出反腐敗高壓態勢對違紀違法者形成的強大震懾力。
正是這種堅決懲治腐敗的高壓震懾,持續釋放“不敢腐”的效應,讓越來越多的違紀違法人員放下僥幸、丟掉幻想,選擇主動投案,今年以來,全市共有58人主動向紀檢監察機關投案、422人主動交代問題。
發揮監督作用,築牢“不能腐”的籠子
缺失了監督約束和製度建設,權力就如同“牛欄關貓”,為所欲為。強化不能腐的約束力,要注重將製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堅持把懲治腐敗與完善製度、促進治理有機融合,以紀法剛性約束推動重點領域治理。
“現在區紀委不定期來我們村檢查,再加上通過惠民信息平台來‘曬賬’,我們村的小型工程從項目預算、施工過程、竣工驗收等環節都很規範,幹部和群眾心裏比以前敞亮、踏實多了。”近日,梅縣區紀委監委幹部來到程江鎮回訪調研時,不少村民聊起近段時間的變化。
近年來,梅州市紮實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不斷完善基層基礎設施,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顯著增強。然而,隨著美麗鄉村建設深入推進,投入鎮村工程建設領域的資金更加密集,基層小型工程建設存在的廉政風險點,備受社會關注。
如何破解小型工程建設腐敗問題?梅州市紀委監委針對症結力推“公開”,充分發揮“互聯網+”作用,建成了市縣鎮村四級互聯互通的全市惠民信息平台,通過網站、移動APP應用、微信服務平台以及便民服務終端自主查詢機等渠道,向群眾提供“一站式”惠民信息公開、查詢、監督、投訴和舉報等服務,將項目信息“曬”在陽光下,從源頭上防治腐敗,並在監督過程中精準發現“蛀蟲”。
針對查辦案件發現的基層虛構(虛大)小型工程項目套取公款問題,梅州市紀委監委在惠民信息平台設立“小型工程項目”功能模塊,全麵公開使用財政資金、公開招投標以下的鎮村小型工程項目信息,並通過摸清底數、隨機檢驗、實地抽查等方式,全麵檢查各鎮(街)小型工程建設項目公開成色。
梅縣區紀委監委到居民小區走訪調研項目建設情況。
截至目前,8個縣(市、區)已通過惠民信息平台公開小型工程建設項目21953個,涉及財政資金24.84億元;今年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通過開展監督共發現問題1716個,立案查處34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0人。
與此同時,堅持查改結合,深入剖析典型案例背後的問題,找準“病灶”,把查辦、整改、治理貫通起來,一體推進、同向發力。
“把‘小微權力’運行作為監督重點,通過公開曬權、聯合監督力量、健全監督機製等方式,使村級‘小微權力’曬在陽光下,不斷織密‘小微權力’監督網。”梅州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更加注重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加強對權力運行的製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製度的“籠子”。
打造廉潔教育矩陣,增強“不想腐”的自覺
“這次庭審的案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深受觸動,發人深省,我們要以案為鑒,進一步增強廉潔自律意識和拒腐防變能力。”多名參加旁聽庭審的黨員幹部感慨地說道,這種警示教育給廣大黨員幹部敲響了警鍾、擰緊了發條。
理想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動搖是最根本的動搖。為推動“三不腐”同時發力、同向發力、綜合發力,釋放標本兼治綜合效應,梅州市紀委監委注重把“不敢”的案例資源轉化為“不想”的教育資源,用好用活反麵典型教材,聚焦重點人員、重點領域、重點崗位,分級分類開展警示教育。
今年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期間,梅州市紀委監委緊緊抓住領導幹部這一“關鍵少數”,加強紀律教育,推進作風建設,圍繞近年來查處的嚴重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精心製作警示教育片和作風建設教育片,在全市領導幹部黨章黨規黨紀教育培訓班上集中播放後,下發供梅州市各級各單位學習使用,全麵加強紀律和作風建設。
此外,梅州市紀委監委充分發揮案件查辦震懾警示作用,以新查處的典型案例為“活教材”,更新梅州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展陳內容,打造警示教育和紀法教育陣地;同時,從近幾年查處的不同領域黨員幹部嚴重違紀違法案件中挑選反麵典型案例進行剖析,編印發放給全市市管幹部作為警示教育材料,用身邊事警醒身邊人,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時刻繃緊紀律規矩這根弦,自覺抵製各種誘惑,引以為戒,警鍾長鳴。
增強“不想腐”的自覺,還須厚植清廉文化土壤。梅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入貫徹落實《關於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持續創新載體形式,拍攝製作《清廉太守宋湘》、《講清廉故事 揚清風正氣》等視頻,與市婦聯、市文聯聯合開展廉潔家風文化作品征集展播活動,協調推進廉潔文化進機關、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進企業,把廉潔文化融入到各行各業特色文化建設中。
梅江區黃泥墩社區廉潔文化公園內大大的“廉”字。
此外,梅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入挖掘梅州本地曆史典故、紅色文化、客家文化等廉潔文化資源,建成市縣鎮村四級廉潔文化場所52個,打造了梅江區濂溪書院、大埔縣客家家風家訓館、豐順縣堅真紀念館等陣地,讓廣大幹部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廉潔文化的浸潤和熏陶。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我們將更加注重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樹立良好家教家風,營造和弘揚崇尚廉潔、抵製腐敗的良好風尚,構建清廉社會生態。”梅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