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派駐機構如何根據《規則》開展談心談話 把準脈搏提高談話質效
發布時間:2023-10-23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誌  瀏覽次數:200   字號:

  《紀檢監察機關派駐機構工作規則》(以下簡稱《規則》)第三十二條對派駐機構開展日常監督、談心談話等工作作出規定。實踐中,派駐機構要立足駐在單位職能和被談話人實際,發揮好談心談話的“治未病”作用。

  談心談話是一種麵對麵的交流方式,與其他黨內談話有所不同。比如,談話提醒屬於教導類談話,紀檢監察機構作為談話人一般是處於上位的;談話函詢則屬於組織了解問題線索及相關情況的一種“調查詢問”手段。與前兩者相比,談心談話側重於信息獲取,更多強調的是交流方式的平等性,是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一種有效監督方式。受駐在單位工作性質的影響,派駐機構談心談話呈現出業務性強、工作周期鮮明、時間節點突出、發現問題難、問題表現相對集中等特點。

  開展談心談話,要注意辨識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充分利用紀檢監察機關派駐機構“近距離、全天候、常態化”的工作優勢,將談心談話作為發掘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有效手段。一是把握談話時機和工作節奏,與駐在單位的工作實際相結合,借工作之機挖掘有用信息,視工作的重要性和崗位階段性特征,借勢開展談心談話。比如,派駐高校紀檢監察組在駐在高校畢業季時,可在與幹部教師的談心談話中交流學生就業有關情況,提醒、防範或發現數據造假等傾向性問題。二是聚焦重點,發現深層次問題。在與業務性較強的監督對象開展談心談話時,要準確把握其工作條線的主責主業,充分熟悉該領域的廉政風險點和信訪案件多發領域。針對某一領域問題開展談心談話時,要力爭做到工作條線上的監督對象全覆蓋,自下而上、由表及裏開展遞進式談話,全麵了解掌握幹部的思想動態,科學研判駐在單位的政治生態。三是因人而異,打開談話局麵。充分掌握被談話人的工作崗位、性格特點、家庭生活等情況,由生活談至工作,由個人聊至集體,引導被談話人充分信任真心談、卸下包袱願意談、抓住問題深入談,增強談心談話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實踐中,要用足用好談心談話成果,幫助駐在單位黨組織和被監督對象正視差距、認識錯誤,充分履行教育監督職責。一是建立談心談話問題台賬,實時彙總,動態更新,對涉及談話單位主體責任落實情況和個人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好問題反饋,提出整改意見建議;對談心談話中征求到的對駐在單位各部門的意見建議,經研判合理的,及時向有關部門反饋,確保談心談話有回音、見實效。二是抓好談話提醒和批評教育,通過跟蹤問效等方式,緊盯責任“把脈”,結合職責“問診”,推動駐在單位抓早抓小、防微杜漸。三是建立談心談話跟蹤問效監督機製,針對談心談話中發現的問題,深挖問題根源,及時堵塞製度漏洞,形成工作閉環,對被談話人涉及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開展跟進監督,以紮實的整改效果檢驗談心談話工作實效。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