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中央企業5名管理人員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的消息。這是近期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集中發布的又一批國資央企管理人員接受審查調查信息。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部署要求,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把整治國資央企領域腐敗作為重點任務、擺在突出位置,集中優勢力量、持續強力推進,推動國資央企全麵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為維護國有資產安全、實現國資央企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堅持高位謀劃 增強深入推進國資央企反腐敗工作責任擔當
“深化整治金融、國有企業、政法、糧食購銷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年初召開的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對深入推進國有企業全麵從嚴治黨提出明確要求,指明了今年紀檢監察工作的發力方向。這是自2020年以來中央紀委全會連續四年圍繞國有企業反腐敗工作作出具體部署。管中窺豹,可見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此項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持續發力。
這份責任擔當,源於“四個意識”牢固樹立、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有企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就國企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發表一係列重要講話、部署一係列重大舉措,明確提出“全麵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建設在國有企業沒有特殊、沒有例外,隻能加強、不能削弱”,成為全麵從嚴管企治企的根本遵循。貫徹落實黨中央要求,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態度堅決、行動有力。中央紀委國家監委主要領導同誌到湖北、福建等地調研時,深入國有企業生產一線,聽取幹部職工對正風肅紀反腐的意見建議,強調要深入推進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從講政治的高度審視問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把深化整治國資央企領域腐敗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切實抓緊抓好。
這份責任擔當,源於對國資央企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發揮重要作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聚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緊密結合紀檢監察工作實際,從服務保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的戰略高度來認識和把握國資央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斷深化對國資央企反腐敗鬥爭規律的認識,始終保持零容忍震懾不變、高壓懲治力量常在,堅決斬斷伸向國有資產的“黑手”,為營造國資央企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保障黨中央大政方針落地見效保駕護航。
深化整治國資央企領域腐敗,既是踐行“兩個維護”的具體體現,也是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的現實需要。國有企業身處經濟建設最前沿,掌握大量資源資金,曆來是腐蝕與反腐蝕的主戰場、“圍獵”與“被圍獵”的重災區。近年來,國資央企全麵從嚴治黨取得顯著成效,但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存量尚未見底、增量仍在發生,“靠企吃企”、關聯交易、利益輸送等問題依然易發多發,特別是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查處難度更大、危害性更深。隻要存在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反腐敗鬥爭就一刻不能停。這需要我們以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堅定,繼續集中力量,加大工作力度,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推動國資央企全麵從嚴治黨不斷取得新成效。
保持高壓態勢 緊盯關鍵聚焦重點不斷實現突破拓展
近日,中交城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盧書明涉嫌職務犯罪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相關通報提到,盧書明濫用職權,造成國有公司嚴重損失,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他人財物,非法占有國有公司公共財物,等等。
國有資產資源來之不易,是全國人民的共同財富,決不能成為不法分子的“唐僧肉”。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緊盯國資央企腐敗重災區、反腐敗薄弱點,聚焦關鍵人員、重點領域、突出問題,不斷探索科學有效招數打法,反腐敗工作呈現多點突破、深化拓展的態勢。
堅持以查辦案件“破冰”“開路”,保持壓倒性力量常在。沒有查處就沒有震懾,就談不上保持高壓。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加大案件查辦力度,2023年上半年就有國家能源集團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李東,國務院國資委原副部長級幹部駱玉林,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原黨組副書記、副總經理徐文榮等3名國資央企係統中管幹部被查處。國資央企紀檢監察機構把辦案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對問題線索全麵起底,明確查處的方向和重點,今年1月至6月共對黨組(黨委)管理幹部立案238起,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57人次。梳理發布的通報可以發現,被查處人員涉及能源、電力、汽車、糧食等多個領域,既有“一把手”等關鍵少數,也有央企下屬企業管理人員,釋放一嚴到底的強烈信號。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肩負著對全國紀檢監察機關領導指導職責,加強指導督辦、壓緊壓實責任,是推動工作的有效方法。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第四監督檢查室經常聽取國資央企紀檢監察機構有關案件情況彙報並給予具體指導,對重大案件加強督辦、把關、協調。以國網智慧車聯網技術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全生明,原黨委副書記沈建新案為例,針對案件涉及相關企業多、利益輸送關係複雜等情況,第四監督檢查室對“影子股東”、期權式受賄的認定等內容提供案例參考,與駐國家電網紀檢監察組共同研判借款與受賄的紀法邊界,為案件查深查透提供幫助、指明路徑。
國資央企領域反腐向縱深推進,離不開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指導推動,也與“室組地”協作等製度機製的完善相關。實踐中,“室組地”攜手開展審查調查,各方既按各自職責分別承擔任務,又將工作整體考量、統籌謀劃,補短板強弱項,有效提升辦案質效。南方電網紀檢監察組與廣東省肇慶市紀委監委聯合查辦某黨組管理幹部案件過程中,“室”“組”“地”發揮各自優勢,克服案件問題類型多、覆蓋地域廣等困難,最終將相關違紀違法問題一一查清,挽回經濟損失。駐國務院國資委紀檢監察組還與河南、遼寧等地紀委監委探索建立“組地”聯合審查調查長期協作機製,進一步暢通案件移交渠道,同時指導委管中央企業紀委從規範問題線索管理開始,逐步健全完善監督執紀全流程製度機製。
與此同時,紀檢監察機關結合重大專項深入推進反腐敗工作,查處一批違紀違法問題,通報一批典型案例,取得較好效果。“靠企吃企”是國企腐敗的主要表現形式,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指導國務院國資委持續深化中央企業“靠企吃企”問題專項整治,結合新形勢新任務出台工作方案,指導督促國資央企既盯住老問題又把握新表現。鞍鋼紀委、國家監委駐鞍鋼監察專員辦開展“清廉工程”“清廉礦業”“備品備件采購及管理”等係列專項整治,嚴查“靠鋼吃鋼”腐敗問題;東風公司紀委、國家監委駐東風公司監察專員辦持續深化對“影子公司”“影子股東”等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查處力度,不斷壓縮權力設租尋租的空間。
今年上半年,中管企業214人主動投案。這一數據彰顯了高壓態勢帶來的強烈震懾,也成為國資央企反腐敗工作向縱深發展的生動注腳。
深化以案促改 一體推進“三不腐”提升國資央企治理效能
“通報的10起案件,暴露出有關違紀違法領導幹部大肆靠企吃企,喪失原則底線……”今年1月17日上午,國務院國資委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暨警示教育大會,國資委機關廳局、直屬單位、直管協會和中央企業的領導幹部線上線下同步接受警示教育。會議通報剖析近期查處的典型案件,要求黨員幹部深刻吸取教訓,以案為鑒,增強拒腐防變能力。
懲治是手段,治理是目的。在不斷加大國資央企反腐力度的過程中,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國資央企紀檢監察機構堅持係統施治、標本兼治,一體推進查案件、挽損失、糾偏差、防風險、修生態,督促國資央企進一步完善權力運行的監督製約機製,著力取得更多製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
管理機製不完善、製度規定有漏洞,是很多央企貪腐頻發的重要原因。國資央企紀檢監察機構抓住典型案件解剖麻雀,紮實開展以案促改促治,補短板堵漏洞,從源頭上減少問題的發生。駐中國郵政紀檢監察組針對遼寧省分公司原黨委書記、總經理李革平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暴露出的有關單位違規招標采購、接受合作商“圍獵”等問題,向案發單位發出紀檢監察建議書,督促開展專題警示教育,完善采購管理製度,同時印發《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涉案合作商“黑名單”管理辦法》,著力懲戒行賄、鏟除腐敗滋生土壤。
既從個案中找問題,又從同類案件中梳理共性原因和普遍規律,將“後半篇文章”拓展至相關領域。“近年來查處的多起案件暴露出中央企業參股經營投資疏於管控、監管存在漏洞。”堅持問題導向,駐國務院國資委紀檢監察組推動國資委和中央企業開展參股經營投資自查整改,要求全麵檢查、逐項梳理,認真查找問題、積極推進整改;在此基礎上,國務院國資委又製定下發《國有企業參股管理暫行辦法》,以製度保證和推動參股經營投資得到有效規範。“近年來招標采購領域違紀違法問題仍然易發多發。”堅持從類案中深刻剖析案發原因,中國中化紀檢監察組推動中國中化黨組在全係統開展招標采購領域問題專項整治,組織下屬企業深入開展自查自糾。按照整改要求,泉州石化修訂並發布《采購管理規定》《供應商管理辦法》等六項製度,建立采購信息反饋和質量責任追究機製,努力實現長治長效。
如今,推進以案示警促改製度化規範化常態化,在國資央企係統已成常態。中國大唐江蘇發電有限公司、安徽發電有限公司原專職董事沈剛案還處於調查階段時,中國大唐紀檢監察組就同步規劃以案促改,督促沈剛協助挖掘集團公司在下屬企業“一把手”監督方麵的漏洞,為後續監督提供有效參考。各企業用好典型案件反麵教材,通過編印懺悔錄、拍攝專題片等形式開展警示教育,如中國石化紀檢監察組今年以“嚴守紀律規矩 弘揚清風正氣”為主題開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月活動,製作《鏡鑒——中國石化“靠企吃企”案件警示錄(一)》等多部警示教育片,並向黨組管理領導人員發送警示教育提示,促進廉潔從業。
三秦大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的載人登月火箭主力發動機單台試車時長再創新紀錄;山城重慶,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所屬某公司車間內,一張張潔白的矽基納米氣凝膠複合材料陸續下線;東海之濱,中國石化鎮海基地項目二期工程建設如火如荼……各國資央企把全麵從嚴治黨融入自身履行職責使命之中,融入改革發展、防範化解風險之中,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清淤排障、注入強勁動力。一個個數據就是例證:今年上半年招商局集團實現利潤總額1083億元, 同比增長5%;中國海油上半年油氣產量同比增長8.9%,日淨產量再創曆史新高;《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中國大唐排名第396位、比上年提高15名……而從更宏觀的數據再看,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41.02萬億元,同比增長4.9%,國有企業主要效益指標同比保持增長,國有經濟持續回升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