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啟動以來,梅州市陸續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律教育活動,把紀律教育寓於日常、形成常態,引導黨員幹部把黨的紀律規矩刻印在心。
紀律建設,既要有正向引導,又要有反麵警示。作為一體推進“三不腐”的重要一環,警示教育可以震懾心存僥幸者、強化紀法威嚴、提升紀律自覺,成為深化標本兼治的有力抓手。
今年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期間,梅州市紀委監委緊緊抓住領導幹部這一“關鍵少數”,加強紀律教育,推進作風建設,圍繞近年來查處的嚴重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精心製作警示教育片和作風建設教育片,在全市領導幹部黨章黨規黨紀教育培訓班上集中播放後,下發供梅州市各級各單位學習使用,全麵加強紀律和作風建設。
此外,梅州市紀委監委充分發揮案件查辦震懾警示作用,用好身邊“活教材”,更新梅州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展示內容,篩選典型案例作為基地展陳更新的內容,打造警示教育和紀法教育陣地;同時,從近幾年查處的不同領域黨員幹部違紀違法案件中挑選反麵典型案例,編印《懺悔錄》,發放給全市市管幹部作為警示教育材料,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時刻繃緊紀律規矩這根弦,自覺抵製各種誘惑,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梅州市各級各單位組織黨員幹部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旁聽庭審等,用身邊事身邊人開展警示教育,不斷將懲治成果轉化為治理效果。
為弘揚廉潔家風,豐富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內涵,梅州市紀委、市婦聯、市文聯聯合開展廉潔家風文化作品征集活動,圍繞廉潔家風主題征集繪畫、書法等作品,吸引了廣大愛好者的熱情參與,共征集作品200多份。
“我們希望通過開展廉潔家風作品征集和線上展播活動,讓更多人參與到廉潔文化與家風家教建設中,推動以好家風促好作風,營造崇尚廉潔的良好氛圍。”梅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廣東漢劇院“周五有戲”惠民演出定期為幹部群眾獻上漢劇盛宴,成為梅州一張靚麗的文化惠民名片。
廣東漢劇《秦香蓮》《徐九經升官記》等經典劇目深受幹部群眾喜愛,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廉政理念深入人心,讓人直觀感受到廣東漢劇的魅力。
梅江區紀委監委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做實“後半篇文章”,推動各單位各部門認真梳理近三年來本單位本部門受處分人員情況,自查是否按規定召開以案促改專題民主生活會或組織生活會,舉一反三、查缺補漏、建章立製,真正把紀律處分效果落實到日常思想教育、監督管理。
“你還別說,這種紅色餡的月餅看著喜人,吃了隻怕會消化不良,落下病根”“哈哈,鎮長您真幽默。”……近期,在梅縣區中青班廉政教育情景劇表演活動中,中青班學員們緊扣“青春揚清風·青年譜正氣”主題,圍繞廣大黨員要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粒扣子”、加強家庭家風家教建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等方麵,自編自導自演了《重來》《如此“月餅”》《係好第一粒扣子》《拿捏》《特殊禮物》5個情景劇。一個個生動有趣又充滿教育意義的廉政故事讓廣大黨員幹部直觀了解違紀違法的危害性,產生共鳴、受到警醒,自覺對照劇中的角色反思自己,擰緊遵規守紀“發條”,守好廉潔從政的底線。
興寧市紀委監委聯合市文明辦等部門,邀請興寧市“全國最美家庭”、“廣東好人”等榮譽獲得者,通過自媒體宣講家風家教故事、展示廉潔齊家生動實踐,以純正家風涵養清朗黨風政風社風,組織開展清廉家風倡議活動,發放《致全市幹部的一封信》,引導幹部及家屬踐行廉潔家風,做最美家庭的守護者。
大埔縣紀委監委持續發揮“室組地”協同聯動優勢,推進廉潔文化“六進”,督促各單位聚焦職能職責,創新方式積極傳播廉潔文化理念,采取“一把手”帶頭講廉政黨課、舉辦知識競賽、觀看警示教育片、組織學習違紀違法典型案例通報、強化辦公環境廉潔氛圍營造等舉措著力深化廉潔文化建設。如針對村級黨員幹部等受教育對象,推送《警惕村級勞務用工裏的貓膩》等紀法小視頻,在村幹部、村民群眾中深受好評。
五華縣紀委監委常態化開展“每月一案例”警示通報,重點針對近年來係統性、行業性、典型性的案例特點,注重挖掘不同層麵、不同職級、不同領域、不同類型的典型案例,通過深入剖析相關積案要案窩案的案發原因、案件特點及腐敗根源,分析查找思想問題、監管短板、製度漏洞,多維度解剖案件成因,多方麵重申紀法條例,多層級提出整改要求。
加強紀律建設,鍛造過硬作風,梅州市各級各單位通過持續深入開展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把紀律教育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動力和實績成效,引導黨員幹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
自2023年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啟動以來,梅州市陸續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律教育活動,把紀律教育寓於日常、形成常態,引導黨員幹部把黨的紀律規矩刻印在心。
紀律建設,既要有正向引導,又要有反麵警示。作為一體推進“三不腐”的重要一環,警示教育可以震懾心存僥幸者、強化紀法威嚴、提升紀律自覺,成為深化標本兼治的有力抓手。
今年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期間,梅州市紀委監委緊緊抓住領導幹部這一“關鍵少數”,加強紀律教育,推進作風建設,圍繞近年來查處的嚴重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精心製作警示教育片和作風建設教育片,在全市領導幹部黨章黨規黨紀教育培訓班上集中播放後,下發供梅州市各級各單位學習使用,全麵加強紀律和作風建設。
此外,梅州市紀委監委充分發揮案件查辦震懾警示作用,用好身邊“活教材”,更新梅州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展示內容,篩選典型案例作為基地展陳更新的內容,打造警示教育和紀法教育陣地;同時,從近幾年查處的不同領域黨員幹部違紀違法案件中挑選反麵典型案例,編印《懺悔錄》,發放給全市市管幹部作為警示教育材料,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時刻繃緊紀律規矩這根弦,自覺抵製各種誘惑,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梅州市各級各單位組織黨員幹部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旁聽庭審等,用身邊事身邊人開展警示教育,不斷將懲治成果轉化為治理效果。
為弘揚廉潔家風,豐富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內涵,梅州市紀委、市婦聯、市文聯聯合開展廉潔家風文化作品征集活動,圍繞廉潔家風主題征集繪畫、書法等作品,吸引了廣大愛好者的熱情參與,共征集作品200多份。
“我們希望通過開展廉潔家風作品征集和線上展播活動,讓更多人參與到廉潔文化與家風家教建設中,推動以好家風促好作風,營造崇尚廉潔的良好氛圍。”梅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廣東漢劇院“周五有戲”惠民演出定期為幹部群眾獻上漢劇盛宴,成為梅州一張靚麗的文化惠民名片。
廣東漢劇《秦香蓮》《徐九經升官記》等經典劇目深受幹部群眾喜愛,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廉政理念深入人心,讓人直觀感受到廣東漢劇的魅力。
梅江區紀委監委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做實“後半篇文章”,推動各單位各部門認真梳理近三年來本單位本部門受處分人員情況,自查是否按規定召開以案促改專題民主生活會或組織生活會,舉一反三、查缺補漏、建章立製,真正把紀律處分效果落實到日常思想教育、監督管理。
“你還別說,這種紅色餡的月餅看著喜人,吃了隻怕會消化不良,落下病根”“哈哈,鎮長您真幽默。”……近期,在梅縣區中青班廉政教育情景劇表演活動中,中青班學員們緊扣“青春揚清風·青年譜正氣”主題,圍繞廣大黨員要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粒扣子”、加強家庭家風家教建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等方麵,自編自導自演了《重來》《如此“月餅”》《係好第一粒扣子》《拿捏》《特殊禮物》5個情景劇。一個個生動有趣又充滿教育意義的廉政故事讓廣大黨員幹部直觀了解違紀違法的危害性,產生共鳴、受到警醒,自覺對照劇中的角色反思自己,擰緊遵規守紀“發條”,守好廉潔從政的底線。
興寧市紀委監委聯合市文明辦等部門,邀請興寧市“全國最美家庭”、“廣東好人”等榮譽獲得者,通過自媒體宣講家風家教故事、展示廉潔齊家生動實踐,以純正家風涵養清朗黨風政風社風,組織開展清廉家風倡議活動,發放《致全市幹部的一封信》,引導幹部及家屬踐行廉潔家風,做最美家庭的守護者。
大埔縣紀委監委持續發揮“室組地”協同聯動優勢,推進廉潔文化“六進”,督促各單位聚焦職能職責,創新方式積極傳播廉潔文化理念,采取“一把手”帶頭講廉政黨課、舉辦知識競賽、觀看警示教育片、組織學習違紀違法典型案例通報、強化辦公環境廉潔氛圍營造等舉措著力深化廉潔文化建設。如針對村級黨員幹部等受教育對象,推送《警惕村級勞務用工裏的貓膩》等紀法小視頻,在村幹部、村民群眾中深受好評。
五華縣紀委監委常態化開展“每月一案例”警示通報,重點針對近年來係統性、行業性、典型性的案例特點,注重挖掘不同層麵、不同職級、不同領域、不同類型的典型案例,通過深入剖析相關積案要案窩案的案發原因、案件特點及腐敗根源,分析查找思想問題、監管短板、製度漏洞,多維度解剖案件成因,多方麵重申紀法條例,多層級提出整改要求。
加強紀律建設,鍛造過硬作風,梅州市各級各單位通過持續深入開展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把紀律教育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動力和實績成效,引導黨員幹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