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用活傳統資源,讓廉潔文化深入人心
發布時間:2023-08-09  來源:南方雜誌社  瀏覽次數:180   字號:

189615.png

觀眾參觀《廉根番禺——番禺曆史人文長卷》。通訊員∕供圖

  以古聖先賢、清官廉吏、愛國英雄為題材的粵語折子戲,廉潔歌曲、小品,朗誦、功夫展示……舞台上,精彩節目輪番上演,舞台下,氣氛活躍、掌聲雷動。

  這是不久前佛山市“風清氣正、粵韻倡廉”廉潔文化專場演出的現場。演出中8個以廉潔為主題的節目,內容根植於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豐富、寓意深刻。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增強不想腐的自覺。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在不想腐上鞏固提升,更加注重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

  近年來,廣東各地以高度的政治自覺,以高質量推動廉潔文化建設為抓手,深入挖掘嶺南文化、紅色文化,打造具有廣東特色的廉潔文化陣地,讓廉潔文化根植黨員幹部的心田,形成崇廉尚廉的濃厚氛圍。

  傳承精神,汲取紅色力量

  走進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紫洞村,錯落有致的民居之間,一座傳統三間兩廊青磚民居格外引人注目。

  這裏是羅登賢故居所在地。羅登賢是紫洞村人,曾領導工人運動和東北抗戰。他從普通工人成長為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一生清廉正義,最後獻身中國革命,年僅28歲。百年來,高風亮節的登賢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

  羅登賢故居現建有紫洞村廉潔文化驛站,通過圖片、文字、場景還原等形式,展示其英勇無畏、催人奮進的光輝事跡。

  2022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提出,要厚植廉潔奉公文化基礎,用革命文化淬煉公而忘私、甘於奉獻的高尚品格,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為政清廉、秉公用權的文化土壤,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

  近年來,廣東各地汲取黨的百年奮鬥曆程中的紅色力量,將廉潔教育與革命傳統文化教育浸潤相結合,讓參觀者在了解烈士事跡的同時,沉浸式地感受到革命曆史中的黨性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培根鑄魂。

  沿著中山市南朗街道翠亨大道一路前行,一幢石腳青磚、極富古建築特色的房子映入參觀者眼簾,這是中共早期革命領導人、著名工人運動領袖楊殷烈士的故居。

  楊殷烈士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著名的工人運動領袖、共產黨情報保衛工作的重要開拓者。

  楊殷烈士故居是中山市寓廉於景、寓廉於情打造的廉潔風景線其中一景。該市南朗街道、三鄉鎮挖掘楊殷、鄭觀應等近現代人物背後所蘊藏的廉潔元素,借助史料、文物,讓一個個典型人物、鮮活事跡從曆史中“走”出來、“活”起來。

  挖掘傳統,廉潔思想深入人心

  “愛國為民丹心在,沉浮幾度誌不移……”在佛山市高明區文化館的戲劇曲藝排練廳,高明區青年粵劇團唱出的幾句戲腔,便將粵劇小戲《風雨滿途砥礪行》中的主人公譚平山為國為民、廉潔奉公的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

  譚平山是廣東高明人,是廣東黨團組織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也是新中國首任人民監察委員會主任。

  為傳承革命先輩優良傳統,高明區紀委監委以譚平山的廉潔故事為題材,有效植入傳統文化中,推動區文化部門通過創作粵劇戲曲、開展“戲曲進校園”、舉辦非遺戲曲文化戶外劇場。

  近年來,各地紀委監委不斷深入挖掘本地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廉”元素,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廉潔文化真正入腦入心。

  肇慶市鼎湖區深入挖掘包公“孝忠、民本、剛正、清廉”思想,打造硯洲島家規家訓廉政教育基地,通過開展現場教學活動的形式,大力弘揚包公廉政文化,讓黨員領導幹部吸取曆史廉政文化元素和道德觀念,接受優良家風的熏陶,以良好家風帶黨風促政風民風。

  中華傳統文化為廉政文化建設提供了豐厚的精神資源,除了粵劇文化、曆史人物外,傳統節日和二十四節氣也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想和廉潔理念。

  佛山市紀委監委聯合五區紀委監委,以傳統節日和二十四節氣為節點,組織拍攝孔聖園、萬畝稻田等當地風景名勝,用以製發廉潔主題海報,圖文結合、借節喻廉。

  多種表現形式,將根植於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潔因子送到黨員幹部群眾的心坎上。

  拓展載體,廉潔文化更接地氣

  “錢食跡在。這句俗語意為劣跡難滅,做了壞事不管怎麼掩蓋,總會留下痕跡。這個典故來自海陽縣(今潮州潮安區)……”

  這句口口相傳的潮汕俚語,蘊含著傳統的廉潔思想,通過潮汕話配音的動漫進行詮釋,在揭陽市紀委監委微信公眾號一經發出,立刻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與點讚。

  據揭陽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為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該市紀委監委立足本土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挖掘潮汕文化中的勤廉元素,融入時代內涵,通過圖片海報、主持人解讀、動漫和文字介紹等相結合的方式,製作推出了“潮汕俚語話清風”欄目。

  通過口口相傳的潮汕俚語,弘揚潮汕人崇德尚廉、克己奉公、刻苦耐勞、拚搏進取的精神品質,彰顯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不斷涵養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會清朗的良好生態。

  “嚴於律己作表率,子女親屬嚴管教。勤廉在心德為重,廉潔家風建設好……”近期,肇慶市鼎湖區紀委監委會同區文化館、鳳凰鎮創新將廉潔文化與客家山歌有機融合,組織創作並拍攝歌曲視頻《山歌陣陣傳“廉”音》,用鄉音民藝傳遞清風廉韻,為廉潔文化建設注入新表達。

  這是鼎湖區創新廉潔文化載體與形式的一個縮影。自《關於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印發後,該區更加注重豐富廉潔文化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著力發掘廉潔文化與客家文化、節氣文化和家風文化等的結合點,在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上下功夫,著力打造廉潔文化精品力作。

  通過傳統粵劇、潮汕俚語、客家山歌,展示傳統文化中勤勞節儉、艱苦奮鬥、崇德尚廉、廉為政本、持廉守正等勤廉思想,督促黨員幹部提倡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涵養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增強群眾廉潔意識,推動廣東各地形成風清氣正、向上向善的氛圍。

  創新形式,廉潔因子引發共鳴

  融音樂、戲劇、舞蹈等於一體的音樂劇,其載歌載舞、靈活多變的藝術形式風靡世界,極易引起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的共鳴。近年來,音樂劇這種形式,也逐漸成為講述廉潔故事的新載體。

  “這部音樂劇由中山市委主辦,市紀委監委和星海音樂學院承辦,以舞台藝術形式弘揚廣東監察先驅楊殷用生命捍衛信仰的崇高革命精神和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近日,在中山市楊殷故居舉辦的音樂劇《殷紅木棉》展覽現場,參觀人員聆聽解說,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以藝術形式弘揚革命精神、傳播廉潔文化,並將廉潔文化與本地革命文化、優秀傳統文化和家風家規家訓相結合,這是中山市紀委監委推動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我們深入開展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專題調研,積極盤活本地文化資源中的廉潔因子,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將廉潔意識融入中山人民的精神血脈中,培育崇廉拒腐的社會風氣。”中山市紀委監委有關同誌表示。

  “這是創作《黃河大合唱》時的冼星海,這是中科院的何炳林院士,這位是愛國華僑何賢先生……”“看,這裏是石樓大嶺的革命烈士紀念亭,亭子裏那塊石碑整個都畫出來了,簡直一模一樣!”

  不久前,由廣州市番禺區紀委監委聯合區委宣傳部、區文聯舉辦的“翰墨清風 廉潤番禺”廉潔文化書畫展上,長達27米的中國畫長卷《廉根番禺——番禺曆史人文長卷》(以下簡稱《人文長卷》)首次公開展出,引起了參觀者的關注和點讚。

  番禺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番禺廉潔文化源遠流長、根深葉茂。動人的廉潔故事、豐厚的家風資源,如何賦予其時代內涵,服務當下,是一個重要課題。

  從2021年開始,番禺區紀委監委牽頭組織曆史、人文等專業力量,通過查閱史料、實地考察、專家訪談等方式,對照《關於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梳理、甄篩區內廉潔文化資源,深挖番禺古聖先賢、革命先烈和文物古跡背後的清廉因子,從中精選出24個廉潔文化代表故事,為《人文長卷》創作問世奠定了基礎。

  “我是一名土生土長的番禺人,番禺傳統文化、廉潔文化、家風文化滋養我成長成才。我一直在藝術創作中思考怎樣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與現代文化和科學技術有機結合,讓番禺深厚豐富的曆史文化資源在新時代繼續發揚光大。”《人文長卷》作者、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本土青年畫家關勝祥表示。

  連點成線,廉潔文化融入景點

  “革命的利益高於一切,黨的利益比任何個人的家庭宗族親戚朋友的利益更高,隨時準備犧牲一切為黨工作……”一件件文物陳列、一張張圖片資料、一條條名言警句吸引著大家駐足觀看。

  在鄧拔奇故居紅色家風教育基地,一批批前來參觀學習的黨員幹部聚精會神地聽著講解員的介紹,時而駐足凝視,時而交流體會。

  深入挖掘本土廉潔文化元素,打造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育陣地,是肇慶市懷集縣紀委監委推動廉潔文化建設走深走實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該縣紀委監委創建和完善廉潔文化示範基地,選定了大崗鎮扶溪村武威堂、甘灑鎮鄧拔奇故居和縣城文昌書院等7個教育基地和廉潔示範村,推動廉潔文化宣傳融入本地景點,構建具有懷集特色的“廉潔文化主題路線”。

  將廉潔文化融入當地的景點,連點成線,讓參觀者一目了然,在耳濡目染中感悟廉潔之道。

  梳理東晉時期著名廉吏吳隱之廉政思想,在裏水鎮“貪泉”遺址附近建設裏水廉園;挖掘清代著名教育家朱九江先生為官為學為人的清廉事跡,升級改造朱九江紀念公園;從康有為等南海曆史人物以天下為己任、維新革腐、變法圖強的史跡切入,建設康園·正氣園廉潔文化教育基地……

  在佛山市南海區,9個具有鮮明地域特色、蘊含濃鬱嶺南文化的廉潔文化陣地,連點成線、串珠成鏈,形成處處見廉、人人學廉的濃厚氛圍。

  融入當地景點,一步一景宣揚講正氣、行正道的品格操守,能夠進一步教育引導幹部群眾清白做人、幹淨做事。

  “遍布全市的廉潔文化陣地及主題內容、地理位置等信息一目了然,還能通過視頻、VR等方式線上參觀,既方便又實用。”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街道辦工作人員使用“清風鵬城廉潔文化地圖”後評價道。

  今年,深圳市紀委監委製作推出“清風鵬城廉潔文化地圖”。地圖以青綠色為主色調,並配以孺子牛、前海石、簕杜鵑等具有當地特色的元素,通過手繪的方式,將深圳博物館、中共寶安縣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舊址、東江縱隊紀念館、鶴湖新居客家民俗博物館等26處分散在全市各地的廉潔文化陣地串珠成鏈,圖文並茂地介紹了各陣地的基本情況、開放時間、預約方式等重要信息。

  “廉潔文化地圖的製作推出,有助於全市廣大黨員幹部充分利用各類廉潔文化陣地學廉、思廉、崇廉、踐廉,在全社會培育清正廉潔的價值理念,推動廉潔文化深入人心。”深圳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