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梅州:容錯糾錯讓實幹幹部無“後顧之憂”
發布時間:2023-06-30  來源:南粵清風網  瀏覽次數:314   字號:

  炎炎夏日,位於梅州興寧市葉塘鎮的廣州天河(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內一片繁忙景象。鼎沸的人聲、車輛鳴笛聲、機器轟鳴聲,奏響了這片紅色熱土振興發展的“協奏曲”。

  梅州是廣東省唯一全域屬原中央蘇區的地級市。去年9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支持梅州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振興發展總體方案》。梅州市紀檢監察機關在以有力有效政治監督保障總體方案落地落實的同時,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並重,不斷激發梅州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內生動力,推動梅州蘇區加快振興、融灣入海。

  聚焦工程建設、土地審批、資源開發利用等腐敗易發多發領域,嚴肅查處鍾某、劉某等官商勾結、甘於被“圍獵”的反麵典型;深入推進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嚴肅查處劉某、廖某等糧倉“碩鼠”……去年以來,梅州市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營造廉潔幹事良好氛圍。

  “改革創新需要思想破冰,但摸著石頭過河,難免會踩空。麵對改革路上未知的風險,決策、工作上難免會出現失誤,甚至犯錯誤。”梅州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一些幹部因此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做少犯錯”的思想,開展工作有“後顧之憂”,不敢放開手腳真抓實幹。

  梅州市紀委監委堅持嚴格依紀依法,堅持實事求是,以精準容錯糾錯激勵擔當作為,既強調寬容幹部在改革發展中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又強調守住紀法底線,把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高度統一起來,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幹事者撐腰,讓各級黨員幹部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今年初,梅州市紀委監委收到反映該市某執法部門2名幹部在辦理案件中存在作風不紮實、履職不到位、執法不嚴的問題線索。為此,梅州市紀委監委成立核查組,對該線索進行了初步核實,隨著核查組深入了解,發現執法處置適當,但2人由於工作疏忽和不細致導致文書、卷宗不夠完整。

  經過認真分析研判,梅州市紀委監委最終認定此問題屬於工作失誤,沒有達到違紀違法程度。鑒於他們能夠配合組織核實工作,如實講清問題,知錯悔錯,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市紀委監委對他們作出批評教育處理,並對該執法部門發出《關於規範案件卷宗歸檔的監察建議》,提出要重視案件卷宗歸檔工作,統一規範卷宗管理,進一步提升案件質量。對於處理結果,2名幹部深受觸動。“感謝組織的愛護和警醒,我們今後一定提升依法執法能力,以更加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嚴謹務實的作風做好每項工作。”

  容錯不等於縱錯,絕不能拿容錯當“紀律鬆綁”。在梅州,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堅持紀法情理貫通融合,綜合考量主觀動機、問題性質、程序方法、履職狀態、後果影響等因素,嚴格把握失誤與失職、敢為與亂為、為公與徇私、主觀與客觀的界限,精準容錯糾錯,審慎追責問責,該容的大膽容,不該容的堅決不容。

  “我們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將實施營商環境綜合改革、‘行政審批100%網上受理、100%網上辦結’改革等改革創新過程中出現的失誤錯誤,與明知故犯、我行我素、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該容錯的大膽容。”梅州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

  幹部幹事創業沒有後顧之憂,不避事、敢擔當、善作為,推動梅州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在梅州投資很開心、舒心、放心。”今年1月正式在興寧投產的某製造企業負責人說,興寧市有關領導多次與公司對接洽談,現場解決項目落戶、生產等問題,為企業提供貼心服務。該企業計劃投資6.3億元打造製造基地,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產值達10億元,稅收達4500萬元以上。

  旗幟鮮明地為擔當者撐腰鼓勁,也令犯錯者勇敢邁出主動承認錯誤、主動投案的腳步。在政策感召和高壓震懾下,2022年以來,梅州全市共有75人主動投案,1239人主動交代問題。

  “相信容錯糾錯機製的不斷健全,可以讓我們在基層決策幹事時丟掉思想包袱,大膽去幹去闖,更好地為全麵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推動梅州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梅州市一名基層幹部表示。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