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評論丨以一體推進“三不腐”為經濟社會發展清障護航
發布時間:2023-05-18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瀏覽次數:198   字號:

  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紀檢監察機關是推進全麵從嚴治黨的重要力量,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肩負重要使命、發揮重要作用,要主動融入大局、服務大局,緊緊圍繞“國之大者”找準工作的切入點著力點,聚焦製約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正風肅紀反腐,積極化解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風險隱患,以一體推進“三不腐”為經濟社會發展清障護航。

  腐敗侵蝕黨的肌體,破壞公平正義,危害經濟健康發展,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攔路虎”“絆腳石”。要清醒認識到,經濟社會發展如果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其背後往往潛藏著為政不勤、為政不公、為政不廉等問題,潛藏著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比如,有的黨員幹部違背新發展理念,打著數字經濟旗號搞高耗能“挖礦”企業;有的與不法商人沆瀣一氣,大搞政商勾連,隱身幕後收錢斂財,破壞營商環境;有的濫用職權,靠企吃企,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等等。這些問題不僅損害黨的形象、傷害黨群幹群關係,更侵害市場主體和群眾利益、影響發展環境、積累風險隱患。紀檢監察機關要提高政治站位,拓寬履職視野,強化係統思維,一體推進“三不腐”,更加自覺從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的高度防治腐敗。

  突出整治重點,堅決查處破壞政治生態和經濟發展環境的腐敗問題。牢牢把握良好政治生態就是最好營商環境的理念,緊盯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重點對象,堅決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堅決防止領導幹部成為利益集團和權勢團體的代言人、代理人,堅決防止政商勾連、資本向政治領域滲透。深化整治金融、國有企業、政法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和糧食購銷等行業的腐敗,堅決糾治政商“旋轉門”“逃逸式辭職”問題,堅決清理風險隱患大的行業性、係統性、地域性腐敗。準確發現隱藏在市場化行為背後的權錢交易行為,嚴查“影子公司”“期權腐敗”等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堅定穩妥,精準“拆彈”“排雷”,有力清除擾亂市場運行秩序、扭曲資源分配機製背後的腐敗“蛀蟲”,促進經濟社會肌體健康、充滿活力。

  注重標本兼治,推動健全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體製機製。從查處個案入手,深刻剖析腐敗案件暴露出來的典型問題、製度漏洞,徹查腐敗背後的風險隱患和權力運行問題,紮實做好以案促改促治,完善權力運行監督製約機製,堵塞製度漏洞,壓縮腐敗空間。比如,一體推進懲治金融腐敗和防控金融風險,壓實金融機構主體責任,推進強化金融監管和內部治理。又如,加大治理“靠企吃企”問題力度,深挖國有資產重大損失背後的腐敗行為,推動完善議事決策、工程招投標、內部審計管理等機製,促進增強企業內部監督製約剛性。對於一些重點領域的突出問題,及時開展專項整治,邊查邊改邊建,推動解決一批長期存在的頑瘴痼疾。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把監督融入治理,加強日常監督,推動行業性、領域性的係統治理,實現常態長效。

  強化固本培元,引導黨員幹部自覺擔當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結合正在全黨開展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督促各級黨組織全麵加強理想信念、黨性黨風、黨規黨紀教育,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以紅色資源為滋養、以反麵案例為警醒,促進黨員幹部增強抵禦侵蝕、防止蛻變的強大抗體,自覺遵規守紀,堅守清廉本色。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牢記“三個務必”,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真抓實幹、務求實效,聚焦問題、知難而進,把黨中央關於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貫徹好落實好,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各種矛盾問題,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以新氣象新作為不斷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取得新進展新突破。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