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團結一致 敢於鬥爭
發布時間:2023-03-10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瀏覽次數:191   字號:

  “麵對國際國內環境發生的深刻複雜變化,必須做到沉著冷靜、保持定力,穩中求進、積極作為,團結一致、敢於鬥爭。”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發表的重要講話,是對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寶貴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方法路徑的深刻揭示,為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有效應對風險挑戰、奪取新的更大勝利提供了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不論是出席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全會、全國兩會,還是在其他重要場合,都多次強調團結奮鬥、敢於鬥爭,“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曆史偉業的必由之路”,“圍繞明確奮鬥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鬥才是最有力的奮鬥”,“牢牢把握團結奮鬥的時代要求”,“全黨必須清醒認識前進道路上進行偉大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我們共產黨人的鬥爭,從來都是奔著矛盾問題、風險挑戰去的”……這些重要論述和要求,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極大地激發了廣大幹部群眾的豪情和幹勁。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新時代十年,麵對世所罕見、史所罕見的複雜形勢、嚴峻鬥爭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麵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推動我國邁上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這些成就的取得,是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敢於鬥爭取得的。

  我們靠團結奮鬥創造了輝煌曆史,必將靠團結奮鬥開辟美好未來。全國兩會是彙聚人民意願、凝聚磅礴力量的盛會。5000多名代表委員,肩負著14億多人民的重托,共赴這場“春天的盛會”,圍繞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這個偉大目標,建言獻策,共商國是,為全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集發展之智、彙奮楫之力。無論是在代表委員們的議案提案裏,還是在共商國是的討論中,抑或是“代表通道”“委員通道”“部長通道”的互動問答間,“團結奮鬥”都是“兩會時間”裏的高頻詞。今年的全國兩會是黨的二十大後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兩會,黨的二十大製定的一係列戰略部署,將在全國兩會上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國家意誌。這充分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體現了黨的主張、人民意願、國家意誌的高度統一,必將凝聚起億萬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

  大江南北,各行各業,無數奮鬥者用“拚”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幹勁,彙聚成振奮人心的春潮。近日,作為水利部2023年重點推進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四川省向家壩灌區北總幹渠一期二步工程開工建設,總投資81.3億元,設計灌溉麵積147.3萬畝;在遼寧沈陽,今年首批確定的30個百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中,產業轉型和創新驅動的產業項目就占到了13個……全國各地正緊鑼密鼓部署“拚經濟”促發展,經濟複蘇跑出加速度。廣大幹部群眾通過互聯網等方式,關注著全國兩會和國家的發展。網友“你的希望”留言:“團結就是力量,奮鬥譜寫輝煌。相信隻要我們團結拚搏,明天就一定會更美好。”

  力量源於團結,奮鬥開創未來。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麵臨新的戰略機遇,也麵臨新的風險挑戰。隻有全體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舟共濟、眾誌成城,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才能不斷奪取新的更大勝利。新征程上,我們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按照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團結奮鬥,敢於鬥爭,奮力譜寫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篇章。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