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後首部反腐大片,很提氣!”連日來,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攝製的四集電視專題片《永遠吹衝鋒號》掀起收視熱潮,引發熱烈反響。如其片名所言,專題片清晰映照出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的信心和決心,傳遞出新時代新征程上全麵從嚴治黨永遠吹衝鋒號的明確信號。
這是彰顯決心的號角:直麵大黨必須解決的獨有難題,把新時代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
顧名思義,衝鋒號是指揮衝鋒的一種軍號,當號聲響起時,進攻的部隊就向敵人發起迅猛攻擊。行軍打仗有明確的目標指向,全麵從嚴治黨亦是如此。
“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大黨獨有難題”的論斷,體現了我們黨居安思危的政治清醒。綜觀世界大黨發展史,黨員數量的增長並不必然意味著政黨力量的增強和能力的提升。倘若黨的組織渙散、黨員作風散漫,這種“大”便是“虛胖”,越大越容易出問題。如何破解?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一中全會上一語道破:“隻有嚴管嚴治,才能保持大黨應有的風範,解決大黨獨有的難題。”
鏗鏘的話語背後有著堅實的實踐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十年磨一劍”的定力推進全麵從嚴治黨,以“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的使命擔當推進史無前例的反腐敗鬥爭,黨在革命性鍛造中變得更加堅強有力,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曆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十年全麵從嚴治黨,成績有目共睹,得到人民群眾充分肯定,同時我們黨也清醒地看到,黨內一些深層次問題尚未根本解決,一些老問題反彈回潮的可能始終存在,稍有鬆懈就會死灰複燃,新的問題還在不斷出現,黨麵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將長期存在。專題片中,全國政協社會和法製委員會原副主任傅政華多年來收受財物達1.17億元,其中超過80%發生在黨的十八大之後;河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甘榮坤在黨的十九大後全國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活動時仍然膽大妄為,被留置前一個月,還在跨係統幫商人協調銀行貸款事項;文化和旅遊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李金早2020年全國“兩會”剛一閉幕,就直奔一家五星級酒店赴宴吃喝……一個個案例深刻揭示,全麵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管黨治黨一刻也不能放鬆。
不為掌聲所惑、不為雜音所擾、不為暗流所動,貴在清醒,尤在堅定,全麵從嚴治黨征程再啟。在剛剛閉幕的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振聾發聵,“長期”“永恒”“始終”“定力”“徹底”“永遠”“進行到底”,所有的詞彙都指向如磐決心:黨中央抓全麵從嚴治黨不是權宜之計、一時之策,決不能有鬆勁歇腳、疲勞厭戰的情緒,更不能有降調變調的錯誤期待,不達勝利決不鳴金收兵!
電視專題片《永遠吹衝鋒號》在央視熱播,引發熱烈反響。
這是鼓舞人心的號角:黨心民心同頻共振,以全麵從嚴治黨新成效贏得幹部群眾信賴和支持
自1月7日專題片播出以來,相關話題頻頻登上微博、百度、抖音熱搜,數百萬網友參與討論。嚴肅的反腐題材電視專題片自帶流量、公眾“等著看”“追著看”,背後折射的是反腐鼓點與黨心民心的同頻共振。
老百姓對腐敗現象和腐敗分子深惡痛絕,反腐敗是深得民心之舉。新時代十年,我們黨堅持刀刃向內、刮骨療毒,猛藥祛屙、重典治亂,用波瀾壯闊的實踐在老百姓心中奏響了正風肅紀反腐的主旋律。2022年國家統計局調查結果顯示,97.4%的群眾認為全麵從嚴治黨卓有成效,這個數字比2012年提高了22.4%;99%的群眾認為,黨中央正風肅紀反腐的舉措,體現了我們黨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
如果說腐敗分子以權謀私,讓人看到的是破壞和陰暗,那麼反腐敗正本清源,帶來的則是重塑和光明。很多人注意到,在《永遠吹衝鋒號》這部片子裏,不僅腐敗分子的違紀違法細節得到曝光,而且對以案促改“後半篇文章”也著墨甚多。以片中披露的江西省吉水縣委原書記袁守旺案為例,為留名於後代,袁守旺耗資6.8億元搞“進士園”這一“形象工程”,卻對偏遠鄉鎮飲水難、城區菜市場不足、中小學“大班額”等民生領域問題置之不理。袁守旺被查處後,吉水縣新一屆領導班子認真落實紀檢監察建議,對於不符合新發展理念、違背國家產業政策的十多個項目堅決拿下,節約財政資金11.1億元,新建改建醫院、菜市場、停車場、學校等,解決了一批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曾經飽受“大班額”困擾的學生、家長、老師們臉上露出了笑容。既嚴查問題、又注重整改,既自揭瘡疤、又縫合傷口,專題片正是通過這些紮紮實實的成效,讓人民群眾深切感受到全麵從嚴治黨就在身邊。
觀看專題片,廣大黨員幹部有更深切的共鳴。在湖南省婁底市政治生態係列案件中,市委原書記龔武生、李薦國在相繼主政的8年時間裏,通過向相關領導幹部打招呼,“接力”從市中心醫院撈取好處,頻頻插手幹預工程項目,遇到認為“不懂事”的幹部就施加壓力、排擠打壓。當地幹部坦言“壓力特別大”“不實現領導的意圖,擔心領導給你穿小鞋,實現了領導的意圖,擔心萬一要是出事怎麼辦”。龔、李二人雙雙落馬後,許多幹部群眾拍手稱快,當地的政治生態也在逐步修複。類似案例有力證明,全麵從嚴治黨通過明方向、立規矩、正風氣、強免疫,有助於形成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營造有利於幹部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在新征程上一刻不停推進全麵從嚴治黨,此氣隻可鼓、不可泄。全社會對腐敗同仇敵愾,幹部群眾對反腐敗支持擁護,將為全麵從嚴治黨注入更堅實的底氣、更充足的正能量。
這是催人奮進的號角: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以“等不起”的緊迫感、“坐不住”的責任感衝鋒在前
海南三亞鳳凰島二期項目整改工作一度停滯不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立足職責職能,堅持查辦案件從政治問題查起,全麵梳理項目立項、規劃、審批、建設各個環節存在的違規違法問題;在對鎮原縣委原書記李崇暄進行3次談話函詢被否認後,甘肅省紀委監委沒有就此止步,經初核發現了其更多違紀違法問題和相關證據,最終將其留置;在地方金融領域腐敗專案中,山西省紀委監委既挖“碩鼠”又護“玉盤”,推動全省農信係統和山西銀行清收、處置和化解不良資產2500多億元……透過專題片這個“窗口”,普通公眾得以了解紀檢監察機關的工作內容,有網友直呼“原以為紀委就是查案,沒想到還做了這麼多工作”。
作為黨的“紀律部隊”,嚴格執紀、嚴肅糾風、嚴厲反腐是紀檢監察機關一直以來的工作常態,也是今後要始終保持的奮鬥狀態。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紀檢監察機關是推進全麵從嚴治黨的重要力量,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必須忠誠於黨、勇挑重擔,敢打硬仗、善於鬥爭,在攻堅戰持久戰中始終衝鋒在最前麵。”從圍繞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強化政治監督,到推動完善黨的自我革命製度規範體係,從持續深化糾治“四風”,到全麵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每一項工作都是一場硬仗。特別是當前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遏製增量、清除存量的任務依然艱巨,紀檢監察機關更要時刻保持打“攻堅戰”的進攻姿態與打“持久戰”的頑強韌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以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執著將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
衝鋒在前,紀檢監察機關責無旁貸,各級黨組織也要守好自己的一方陣地。專題片中,先後擔任過江蘇省鎮江市委書記、南京市委書記的張敬華,身為一地全麵從嚴治黨第一責任人,多次在大小會議上傳達中央精神、提出相關要求,卻沒有真正把這些要求記在心裏、落實到自己身上;安徽省泗縣拆遷事務六所原所長王紅衛作為“一把手”不僅帶頭貪腐,還帶壞下屬,給剛出大學校門的年輕幹部布置違規辦事的時候主動給他“好處費”,不斷灌輸“貪腐經”……反麵案例是鏡鑒,也是對疏於落實責任的棒喝。各級黨組織必須扛起主體責任,“一把手”肩負起第一責任人責任,以對黨負責、對本地區本單位政治生態負責、對幹部健康成長負責的態度管黨治黨,鞏固發展全黨動手一起抓的生動局麵。
號角長吹,令出惟行。全麵從嚴治黨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同腐敗的較量是一場殊死搏鬥,隻能進、絕不能退,隻能贏、絕不能輸。踏上新征程,讓我們拿出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向著黨中央指引的目標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