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如秋菊何妨瘦,清到梅花不畏寒。這句話意思是以秋菊明誌,警策自己淡泊名利、寧靜處世,以梅花為喻,激勵自己要清身潔己,貧而樂道。”
落日餘暉下,在蕉嶺縣廉潔文化公園一角,村民張先生站在廉潔楹聯前向孫女講解著欄目上的內容。
公園新增設的廉潔文化廣場、廉潔文化長廊、廉潔成語展牌等,引來不少遊客與附近的居民前來打卡。廉潔元素與碧波蕩漾的溪峰河以及花園式的園林景觀相互映襯,讓人眼前一亮,大家紛紛駐足瀏覽、拍照。
“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不止是蕉嶺縣,放眼整個梅州,廉潔文化建設異彩紛呈。一個個各具特色的廉潔文化陣地,一部部發人深思的廉潔微視頻,一幅幅構思巧妙的廉潔書畫作品……展示了梅州廉潔文化建設的一次次生動實踐,繪就了梅州蘇區振興發展的一抹抹清廉底色。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增強不想腐的自覺。梅州市深入貫徹落實《關於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把加強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深入挖掘梅州廉潔元素,通過活用本地資源、拓寬宣傳陣地、講好廉潔故事,不斷推動梅州蘇區廉潔文化建設實起來、強起來,持續營造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會清朗的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
活用“廉”資源,融合帶來新活力
“沒想到,迄今為止發現的紅軍時期較早的廉潔從政條例會在這裏,讓我大開眼界。”站在豐順縣八鄉山紅色廉政教育館內的展板前,一名黨員幹部掏出手機將條例拍了下來,表示要認真學習並分享給同事。
這名黨員幹部所說的廉潔從政條例,正是1933年4月東江蘇維埃政府發布的《蘇維埃政府工作人員廉政條例》,現展陳於豐順縣八鄉山紅色廉政教育館中。
據了解,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紅軍時期較早的廉潔從政條例。“條例包含了禁止機關人員‘打鬥四’、禁止用公款買香梘等句子,極具紀檢特色與客家特色,十分難得。”豐順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圍繞這一條例,展館還深入挖掘展示了《軍長賠碗》《一支水筆》等一係列的廉政故事,展現了當年蘇維埃政府工作人員忠實為工農兵服務和廉潔奉公的優良品質作風。
八鄉山鎮灘良村位於豐順縣西南部大山之中,這裏曾是東江蘇維埃政府、中國工農紅軍十一軍成立地,是著名的紅色革命老區,紅色資源豐富。
為挖掘、傳承革命傳統,開發利用好紅色資源,2021年,在豐順縣紀委監委指導下,八鄉山鎮黨委在原有東江革命根據地史料陳列館基礎上,以廉政為主題,彙集革命時期的紅色廉政故事,進一步打造了紅色廉政教育館。紅色廉政教育館與東江革命根據地史料陳列館結合起來,成為黨員幹部接受紅色教育和廉潔教育的好去處。
作為廣東省唯一全域屬原中央蘇區範圍的地級市,梅州不僅處處跳動著紅色脈搏,客家文化同樣源遠流長。
如何立足本土實際與廉潔文化建設相結合,碰撞出火花?梅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都在發力。
在周溪河畔,梅江區紀委監委結合梅江十裏梅花長廊規劃建設,重建濂溪書院,打造了一個具有梅江特色的廉政文化主題基地。
結合古圍龍屋蘊含的客家廉潔精神內涵,興寧市紀委監委深入挖掘羅崗善述圍、寧新四角樓、葉塘大夫第等資源,收集整理了客家清官廉吏10餘人、客家家風故事20多則、客家諺語100多個。
在平遠縣八尺鎮鳳頭村,明末梅州(時稱程鄉)籍監察禦史韓元勳芳名傳今,其為人剛正不阿,政聲卓著,後人廣為稱頌。韓元勳故居在平遠縣八尺鎮的活化利用下,複原古貌,新增韓元勳史跡展廳等功能室,並依托門前廣場打造平遠縣廉政教育廣場。
大埔城中的百年圍龍屋泰安樓寓含豐富的曆史底蘊,大埔縣紀委監委充分利用悠久的廉潔文化傳統,牽頭在泰安樓打造了大埔縣客家家風家訓館。
……
一地一廉景,處處有廉風。一個個革命舊址煥然一新,一段段塵封的記憶被重新喚起,一處處紅色景點成為革命傳統教育和廉潔教育的新課堂。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緊扣“廉”字,結合各縣(市、區)地方特色,活用本地資源,著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潔文化陣地。”梅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拓寬“廉”陣地,培育崇德尚廉氛圍
立冬已過,趁著天氣放晴,豐順縣龍崗村的黨員幹部一行走進宋湘故居。
宋湘為官清正廉潔、勤政親民,不貪不腐的優秀品德聲名遠播,梅縣區白渡鎮將鄉村振興與弘揚宋湘精神結合起來,打造了以“清廉”文化和宋湘生平事跡為主題的宋湘紀念公園,進一步擦亮“宋湘文化”名片,提升鄉村文化內涵。
公園旁則是修葺一新的宋湘故居“太史第”,於2012年被列為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是梅縣區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吸引了眾多黨員幹部、周邊家庭、各地遊客慕名前來參觀學習,在這裏參觀宋湘故居、品味宋湘文化、感悟廉潔精神。
“以前也聽過不少宋湘的故事,現在有專門一個宋湘紀念公園,我們周邊的群眾很多都會帶著小朋友過來給他們講述宋湘的故事,可以教育自己的子女讀好書做好人。”白渡鎮創樂村一位村幹部告訴記者。
陣地是讓廉潔文化“實”起來的基礎工程。梅州市將廉潔文化、紅色文化、清廉家風與自然景觀有機融合,將廉潔陣地點線結合、串珠成鏈。依托黨校、公園、社區、建成市縣鎮村四級廉潔文化場所50個,打造戶內戶外廉潔文化場所,讓廣大幹群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廉潔文化的浸潤和熏陶。
梅州市紀委監委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打造梅州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該基地已成為梅州全市黨員幹部開展警示教育的重要陣地,自啟用以來,累計兩萬多人次前來參觀接受教育。
一個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的剖析,深刻揭示了“廉貪一念間,榮辱兩世界”的前車之鑒。一聲聲懺悔、一句句告誡直抵內心,令人深刻感受到腐敗給黨和國家、家庭與個人帶來的巨大危害。
“通過參觀梅州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讓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作為一名年輕黨員和紀檢‘新兵’,更要養成廉潔自律的好習慣,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粒扣子’。”一名年輕紀檢監察幹部說。
社區連接著千家萬戶,在興寧市興田街道永泰社區、明珠社區,一個個路燈杆、一塊塊宣傳牌、一副副楹聯成了小小“廉”陣地,讓群眾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濃濃的廉潔文化氛圍。
“我們社區通過設置家風家訓宣傳牌、搭建家風亭、設立多媒體圖書館、現場宣講家風知識等形式,把廉潔家風送到群眾家門口,實現廉潔文化“融入社區、融入鄰裏、融入家庭”。”興田街道辦有關工作人員介紹。
隨著廉潔文化建設的不斷深入,一個個廉潔文化陣地不斷被激活、擦亮。走進全市各部門各單位辦公大樓,門前、牆麵,溫馨提示、廉潔標語、教育警句隨處可見。
堅持以點帶麵、整體推進,近年來,梅州推動市、縣、鎮、村開展廉潔文化建設,推動廉潔文化全麵覆蓋。同時,梅州市還不斷創新方式方法,統籌各類媒體資源,讓廉潔文化建設活起來、實起來、強起來。
一個個微信公眾號、網站、融媒體平台成為梅州廉潔文化宣傳的陣地,圖文、專訪、微視頻等宣傳報道借助新媒體將一個個鮮活的小故事、小視頻推送到廣大幹部群眾的指尖,使在線接受廉潔文化熏陶成為社會新風尚。
“建設廉潔文化,重在化虛為實、融入日常,做到廉潔文化建設有聲、有色、有形、有情,讓廉潔理念可感可觸、入腦入心。”梅州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
豐富“廉”載體,持續涵養“廉”力量
1978年12月,李堅真大姐的侄子李溪水與縣某局領導三人帶著米粉、腐竹和豆腐幹脯等家鄉土特產來到大姐家中,大姐嚴肅地說:“土特產?你們自己能做嗎?還是用公款買來的東西?用公款送禮,你們不知道是犯錯誤嗎?”李溪水連忙起來解釋:“東西不是公款買的,是我們出錢購買送給您的。”在他們離開時,大姐將10多元的禮物款強塞回給他們。
鋪沙、撒沙、畫沙……李堅真大姐的故事在動畫視頻裏徐徐呈現。
“堅真大姐一生廉政為民,為百姓做實事,做好事。她的廉潔故事雖早有耳聞,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以動畫視頻的方式講述堅真大姐廉潔故事,讓人耳目一新,印象更深刻。”一名黨員幹部在看完堅真大姐廉潔故事係列視頻作品後表示。
據了解,堅真大姐廉潔故事係列視頻作品是梅州市紀委監委宣傳部聯合豐順縣紀委監委赴豐順縣堅真紀念館及廣東省檔案館等地挖掘、梳理李堅真大姐廉潔係列小故事。
該故事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沙畫、版畫等形式,製作《這樣的錢出不得》《這樣的禮收不得》《這樣的好意領不得》《這樣的字簽不得》4集視頻作品向社會展播。
當本土人物故事的內容遇上這種生動的表現形式,火花由此碰撞而出,觀看者在深深感受到廉潔文化建設“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獨特意境和濃濃“煙火氣”之餘,“以廉為榮、以廉為美”的廉潔觀念也不知不覺深植人心。
有人物有故事,如何更好地實現傳播效果?梅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通過一係列行動,充分發揮廉潔文化的浸潤作用。
“以案為鑒,見賢而思齊,見不賢而自省。警示教育片警醒我們要嚴以律已,堅持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規章製度,管得住小節,擋得住誘惑,做一個清清白白的人。”大埔縣家炳第一中學教師羅菲在看完大埔紀委監委與該縣檢察院聯合攝製廉潔微視頻《沒有如果—一個關於自洗錢的故事》後發出感慨。
該視頻是以“反洗錢”為主題,講述某縣住建局的幹部陳某為某工程老板在承接工程提供方便後,收受工程老板的賄賂,並將受賄獲得的贓款以其小舅子名義購買轎車,對受賄贓款進行偽裝,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最後東窗事發,陳某鋃鐺入獄的故事。
深化以案為鑒,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近年來,梅州市紀委監委挖掘警示教育資源,深刻剖析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充分運用懺悔錄,製作一批警示教育片、印發一批案例剖析讀本,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讓黨員幹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
不斷厚植清廉根基,持續涵養廉潔力量。梅州市紀委監委充分挖掘本土廉潔文化元素,以青花瓷為題材,拍攝《一束青蓮·一路清廉》廉潔公益廣告,將廉潔之義、做人之道融入視頻創作,使人感受到廉潔文化的魅力、接受廉潔文化的洗禮。
視頻不僅在全市各級各部門展播,全省多個微信公眾號、門戶網站也競相轉載,將梅州特色文化推向全省,讓廉潔文化“活”起來、“傳”開來。
除此之外,梅江區紀委監委開展小小說征文大賽,平遠縣、興寧市、五華縣開展廉潔文化書法、美術、攝影作品等係列活動,通過藝術的語言,形象生動地講好廉潔故事,讓更多的黨員幹部、群眾都參與到廉潔文化建設中來,以接地氣、聚人氣的宣傳方式,讓廉潔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
從“平麵”走向“立體”、從“身邊”走進“心田”……梅州各縣(市、區)、各部門通過開展各具特色的廉潔教育,為唱響廉潔文化好聲音彙聚合力,讓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在寓教於樂中接受廉潔文化潤物細無聲的熏陶,推動全市上下不斷營造崇廉尚廉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