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畫複興新藍圖,創造曆史新偉業。
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鬥》的報告。
圍繞明確奮鬥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鬥才是最有力的奮鬥。黨的二十大全麵把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明確提出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發出了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團結奮鬥的動員令。
莊嚴宣示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指明前進方向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這是我們黨作出的鄭重宣示,必將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滿懷信心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百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所進行的一切奮鬥,就是為了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新中國成立不久,我們黨就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從第一個五年計劃到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一以貫之的主題是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全麵建成了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上了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正向著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奮勇前進。必須緊緊扭住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集中一切力量,排除一切幹擾,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黨的二十大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即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作出科學概括: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這個概括是黨深刻總結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曆史經驗,對我國這樣一個東方大國如何加快實現現代化在認識上不斷深入、戰略上不斷成熟、實踐上不斷豐富而形成的思想理論結晶。
黨的二十大對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安排進行了宏觀展望: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戰略安排,明確了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時間表、路線圖。
圍繞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黨的二十大報告從八個方麵進一步明確了到2035年我國發展的目標任務,並提出到本世紀中葉我國發展的遠景目標。
未來五年是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黨的二十大重點部署了未來五年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強調這對於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至關重要。
冀望未來,大道寬廣。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長期實踐探索的成果,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惟其艱巨,所以偉大;惟其艱巨,更顯榮光。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埋頭苦幹、擔當作為,不斷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對黨和國家各方麵事業作出戰略部署,奮力譜寫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嶄新篇章
黨的二十大就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一係列具有前瞻性、戰略性、針對性、指導性的重大部署,引領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堅定前行。
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麵作出重大部署——
在經濟建設上,要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全麵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在政治建設上,要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加強人民當家作主製度保障,全麵發展協商民主,積極發展基層民主,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在文化建設上,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在社會建設上,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完善分配製度,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健全社會保障體係,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生態文明建設上,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環境汙染防治,提升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對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進行專門部署——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堅持全麵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推進國家安全體係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黨的二十大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布局中突出教育科技人才支撐、法治保障、國家安全工作,體現了我們黨對中國式現代化規律性認識的深化,彰顯了抓關鍵、補短板、防風險的戰略考量。
對國防和軍隊建設、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等方麵作出重大部署——
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麵;堅持和完善“一國兩製”,推進祖國統一;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黨的二十大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的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彰顯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要在全麵學習、全麵把握、全麵落實上下功夫,堅定不移把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奮力奪取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關鍵在黨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關鍵在黨。”
百年風霜雪雨、百年大浪淘沙,我們黨能夠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關鍵在於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全麵從嚴治黨不放鬆,在推動社會革命的同時進行徹底的自我革命。
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分析了黨所處曆史方位、麵臨形勢任務、黨情發展變化,以高度的戰略自信、戰略清醒、戰略自覺指出:“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麵從嚴治黨,解決了黨內許多突出問題,但黨麵臨的“四大考驗”將長期存在,“四種危險”將長期存在。在新的曆史條件下,要永葆黨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色,關鍵還得靠我們黨自己。
全麵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麵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麵對新征程上的新挑戰新考驗,我們必須高度警省,永遠保持趕考的清醒和謹慎,馳而不息推進全麵從嚴治黨,使百年大黨在自我革命中不斷煥發蓬勃生機,始終成為中國人民最可靠、最堅強的主心骨。”
立足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二十大報告從七個方麵對堅定不移全麵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戰略部署——
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完善黨的自我革命製度規範體係,建設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高素質幹部隊伍,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堅決打贏反腐敗鬥爭攻堅戰持久戰。
一係列重要舉措,充分體現了黨對嚴峻複雜考驗的清醒認知,對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高度自覺。
一個飽經滄桑而初心不改的黨,才能基業常青;一個鑄就輝煌仍勇於自我革命的黨,才能無堅不摧。前進道路上,隻要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於自我革命,不斷清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有害因素,不斷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原體,我們就一定能夠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確保黨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發出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牢記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幹、奮勇前進,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團結奮鬥!”
團結才能勝利,奮鬥才會成功,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曆史偉業的必由之路。黨用偉大奮鬥創造了百年偉業,也一定能用新的偉大奮鬥創造新的偉業。讓我們踏上新征程,向著新的奮鬥目標,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