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的通知,強調要把加強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抓緊抓實抓好,為推進全麵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大埔縣依托老區蘇區紅色資源優勢,不斷探索家風建設新途徑、新方式,因地製宜打造廉潔文化教育基地,將廉潔文化充分融入到日常生活,深入人心,使廉潔文化進村、進家庭,讓敬廉崇潔蔚然成風。
活化古民居,傳“廉潔精神”到萬家
“下麵進入的是家風家訓館,這裏展呈的是我們客家人古往今來對家風家訓的記載,以及大埔100個姓氏的家風家訓……”下午3時許,泰安樓講解員廖建柔正在為前來參觀的遊客講解。
位於大埔縣湖寮鎮龍崗村的泰安樓,是研究中國古代民居建築和客家曆史文化及民俗風情的“曆史人文博物館”,近年來吸引了不少外來遊客前來參觀。2020年下半年,大埔縣紀委監委牽頭並聯合該縣縣委宣傳部、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在泰安樓打造大埔縣客家家風家訓館。
該館於2020年10月對外開放,館內設有十一個展室,分為客家民係溯源篇、中華家訓經典篇、客家家訓載體篇、翰墨彰顯廉潔篇和正氣清風長拂篇等五大篇章。
“館內采用了客家宗族的姓氏家訓、堂聯、匾額、俗語、書法繪畫等通俗易懂、靈活多變的載體形式,讓前來參觀的遊客感受到古往今來客家人注重家風家訓教育,以家風建設助力作風涵養,以家庭和諧促進社會和諧的氛圍。”大埔縣紀委監委駐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紀檢監察組組長向記者介紹道。
跟隨講解員的腳步,記者來到了“客家姓氏家訓”陳列館,發現不少姓氏的家訓都與“清”“廉”有關,例如胡氏家訓有言:“為人謙和,居官清廉;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戚氏家訓有言:“厚善崇德,廉恕忠勤。”……
“現在正值暑假,不少家長會特地帶著孩子來參觀家風家訓館,感受客家文化及了解家規家訓的含義,找自己姓氏成了其中一項熱門活動。”廖建柔介紹,目前,泰安樓不僅是家風教育基地和客家文化傳承基地,而且是黨員幹部廉政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已吸引6.5萬人次參觀學習。
家風連著黨風政風。“通過參觀學習,使我明白了良好家風對整個家庭和社會的重要性,黨員幹部的家風更是關係著黨風、政風、民風,要管好自己和家人,帶頭遵守黨紀國法、清白做人、勤儉齊家、幹淨做事、廉潔從政。”前來參觀的黨員幹部表示。
黨風帶民風,引“廉潔清風”進村居
走進大埔縣百侯鎮侯南村,鋪滿鵝卵石的古巷路麵幹淨整潔,一座座古民居建築映入眼簾,家家戶戶門前懸掛的“家訓門牌”十分醒目,中式的邊框設計印著主人家的家風家訓。“傾以勤勞,以行德義。”“家和萬事興。”“厚積薄發,誠信謙讓。”……每一條家訓雖簡短卻讓人十分受教。
大埔縣百侯鎮侯南村舊稱溪南,建於宋代,距今有700多年曆史,村裏曆來文風鼎盛,具有濃厚的文明鄉風。有百侯姓氏人文家風家訓館、通議大夫第、“三十六條巷、巷巷都一樣”的百侯古巷,也有“詩書世家”“一腹三翰院”“同榜七魁”等人文佳話。
“我們村有著深厚的家教家風文明,在推進創建廣東省首批家教家風實踐基地的過程中,我們通過深入走訪每家每戶,廣泛征集村民各姓氏的家譜,幫助他們從中提煉家訓,製作‘家訓門牌’,讓黨員幹部和群眾在耳濡目染中傳承優良家風,帶動村裏風氣變得越來越好。”侯南村黨總支部書記楊武祥說。
現如今,該村36個巷子的每家每戶門前均懸掛家風家訓,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的同時,也營造了人人共建文明鄉風的濃厚氛圍。2020年,侯南村被列入廣東省首批家教家風實踐基地名單。
近年來,侯南村結合自身實際,實施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抓手的“巷長製”,按照“三十六巷,巷巷有巷長”的思路,在每個巷子安排至少1名黨員,實現黨員帶頭、群眾參與、以德治人、以情管人的鄉村治理綜合長效機製,以黨風帶民風,推進文明鄉風。
“我的主要職責是對所在的巷子進行日常巡查監督,發現問題就地解決、及時糾正不文明行為。”黨員肖小群表示。
“每個巷子的‘巷長’不僅是‘聯絡員’更是‘監督員’,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百侯鎮紀委書記說。據統計,目前參與該村“巷長製”管理的黨員共有100多人。
打造“微陣地”,植清廉文化於校園
“廉潔光榮 腐敗可恥”“興廉潔之風 建和諧校園”,走進大埔縣家炳第一中學,映入眼簾的校園內LED屏幕滾動播放的宣傳標語;樓梯走廊處,自律格言和清廉掛畫讓人眼前一亮。
當前,大埔縣將廉潔元素融入校園文化,通過打造廉潔教育“微陣地”,推動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
“學校是學生進入社會的重要起始階段,我們重點打造校園廉潔文化‘微陣地’,讓廉潔文化可感可觸、入腦入心,於潛移默化之中,將清廉種子深植學生心中,教育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埔縣紀委監委駐縣教育局紀檢監察組組長表示。
近年來,大埔縣家炳第一中學從學校領導班子、教師隊伍、學生群體三個層麵來抓廉潔文化建設,將廉潔教育與領導班子建設、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和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相結合,積極推進廉潔教育進校園、進課堂。
“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活動,把清廉文化融入校園環境布置和實踐活動中,使廣大師生在日常教育教學中耳濡目染接受廉潔文化的熏陶,讓廉潔之風吹進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該校校長張洪興表示。
在校園的一角,記者看到一個主題為“為人師表守清廉 嚴謹治學鑄師魂”的宣傳欄,內容涵蓋關於廉潔文化的名言警句、詩歌,倡導教師要為人師表,廉潔從教。
“我們通過課後實踐作業,讓學生讀一個廉潔的好故事、寫一封廉潔的建議書、定一條廉潔的好名言等方式引導學生崇廉、尚廉,讓廉潔文化浸潤校園。”該校老師張茉莉表示。
廉潔文化的創建貴在“潤物細無聲”的久久為功。
“作為革命老區蘇區,近年來,我們大力挖掘廉潔元素,用好紅色資源‘活教材’,講好廉潔故事,目的在於助推全縣特色廉潔文化建設提檔升級。”大埔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該縣將在大埔縣委黨校分校規劃籌建一個融政策性、知識性、教育性、警示性於一體的大埔縣反腐倡廉教育基地,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