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廣安觀潮 | 依靠鬥爭贏得未來
發布時間:2022-03-14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瀏覽次數:627   字號:

  堅持敢於鬥爭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的重要曆史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隻要在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眾誌成城,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挑戰,繼續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跡。我們黨依靠鬥爭創造曆史,更要依靠鬥爭贏得未來,敢於鬥爭、敢於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

  鬥爭見信念見情懷。無私者無畏,無畏者才能擔當、能鬥爭。中國共產黨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誕生之日起,就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矢誌不渝、頑強鬥爭,曆經百年雨雪風霜從不動搖,根本就在於堅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曆史擔當和使命追求。中國共產黨一切的犧牲、奮鬥和鬥爭都是為了人民。從“我們的一切工作幹部,無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到“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再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人民至上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最深沉的情懷。理想情懷不會自動樹立,要在深學細悟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中汲取真理的力量、補足精神之“鈣”;在與各種錯誤思潮的思想鬥爭中廓清是非、站穩立場;在與一切違背黨的原則的行為堅決鬥爭中砥礪意誌品格;在深入群眾、服務群眾,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實幹中增進與人民群眾感情。

  鬥爭見精神見氣質。敢於鬥爭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品格。這種品格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對曆史規律的深刻把握之上,源於為解救民族危亡浴血奮戰、為實現民族複興戰天鬥地的偉大鬥爭實踐。正確處理前進中的失誤和曲折、與“左”的和右的錯誤傾向鬥爭,與一切固步自封、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鬥爭,與前進路上種種艱難險阻鬥爭,與不同階段麵臨的風險考驗鬥爭,與自身存在的各種問題鬥爭,中國共產黨在鬥爭中求得生存、獲得發展、贏得勝利,沉澱了獨特的政治品格和精神譜係,是百年大黨始終保持蓬勃生命力的關鍵所在。人無精神不立。要與各種私心雜念鬥爭,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在為民造福的奮鬥中提升境界;要與各種猶豫觀望、消極懈怠鬥爭,擔當使命職責,在攻堅克難、摸爬滾打中百煉成鋼;要與各種損害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現象堅決鬥爭,勤撣“思想塵”、多思“貪欲害”、常破“心中賊”,永葆共產黨人的本色。

  鬥爭見底氣見信心。“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這是一切正義事業勝利的邏輯。從星星之火發展成燎原火焰,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活了近20%的人口,提前10年消除絕對貧困、實現全麵小康,在一窮二白的底子上用幾十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進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社會長期穩定奇跡。這些奇跡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誰恩賜的,是黨領導人民拚出來、幹出來、奮鬥出來的,這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挑戰最大的底氣和信心。新征程上,還會麵臨各種風險挑戰,甚至意料不到的難題矛盾。“狹路相逢勇者勝”,要做好鬥爭準備,克服畏難情緒,幹字當頭、奮勇爭先,敢於鬥爭、敢於勝利。還要善於鬥爭,在鬥爭中成長,在處理複雜矛盾、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鍛煉提高鬥爭本領。

  鬥爭見潮流見方向。我們黨依靠鬥爭創造曆史,更要依靠鬥爭贏得未來。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時期,黨領導人民堅持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經過反複比較、曆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鬥罷艱險又出發”,走出一條迎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光明前景的中國道路。“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新征程上,更需時刻保持政治上清醒堅定,從曆史前進的邏輯、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真正弄清搞懂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理解悟透“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走好新的“趕考”路。要胸懷大局、把握大勢,透過現象看本質,看清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風雲變幻的實質,激發鬥爭精神,不懼、不惑、不亂、不動搖,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