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時,深刻分析了我國發展具有的諸多戰略性有利條件,強調要既正視困難又堅定信心,發揚曆史主動精神,迎難而上,敢於鬥爭,砥礪前行,奮發有為,以實際行動迎接中共二十大勝利召開。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增加曆史自信、增進團結統一、增強鬥爭精神,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引領中華民族不可逆轉地走向偉大複興。從曆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到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從穩妥處理突發風險事件,到積極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領導人民經曆一次次大戰大考,成功戰勝一個個風險挑戰,廣大人民群眾深切感受到,風雨襲來時,黨的堅強領導、黨中央的權威是最堅實的靠山,更加清楚看到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形成的鮮明對比。中國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激發,誌氣、骨氣、底氣空前增強,黨心軍心民心昂揚振奮,信心滿懷書寫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偉大曆史。
成績來之不易,精氣神來之不易,根本在於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在於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艱苦奮鬥。新征程上,要更加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錘煉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持不懈用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定信心、穩中求進,不斷開創“中國之治”新境界,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把握曆史大勢,統籌兩個大局。既要看到,當前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複雜變化,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國博弈日趨激烈,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更要看到我國發展仍具有諸多戰略性的有利條件。我們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顯著優勢,有持續快速發展積累的堅實基礎,有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有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我們有底氣有實力戰勝任何艱難險阻,在有效應對危機中培育新機、開拓新局。
走好必由之路,創造新的偉業。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用五個“必由之路”深刻揭示了中國答卷的成功密碼。堅持黨的全麵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必由之路,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曆史偉業的必由之路,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全麵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牢記五個“必由之路”,保持誌不改、道不變的堅定,新時代的康莊大道必將走得更穩更好,越走越寬廣。
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辦好我們自己的事。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形勢的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排除雜音幹擾,聚精會神謀發展,一心一意抓落實。從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出發,總結運用黨在不同曆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不斷增強鬥爭意識、豐富鬥爭經驗、提升鬥爭本領,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挑戰,繼續創造新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