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廣東省委主管主辦的《南方》雜誌刊發稿件《查治結合,梅州嚴查“微腐敗”》,全麵展現我市紀檢監察係統通過大數據比對、對村巡察、專項行動等方式,懲治基層“微腐敗”,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現轉載全文如下:
紀檢監察幹部深入田間地頭了解惠農政策落實情況
通過大數據的智能比對,梅州市紀委監委精準發現,一些縣(市、區)持續向不符合條件的賬戶發放惠民補貼。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該市紀委監委深入分析原因,督促推動各職能部門堵塞漏洞,構建長效機製,大數據嚴查“微腐敗”取得明顯成效。
“真是後悔,以為事情都過去幾年了,不會被發現,沒想到最後還是躲不過那台機器的‘眼睛’。”梅州市五華縣華城鎮河子口村原村“兩委”幹部鍾某懊悔地向紀檢幹部坦白心聲。
鍾某口中的“機器”,指的是梅州市惠民信息平台。
近年來,梅州市紀委監委緊緊圍繞中心大局,立足職責定位,積極擔當作為,把紀檢監察工作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中,探索運用信息化手段為基層監督賦能,對全市惠民信息平台升級改造,建立大數據集中比對模型,多維度篩查異常“指標”,有力地提升了基層監督的工作質效。
大數據嚴查“微腐敗”,是近年來梅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嚴”字為基調,用一記記反腐鐵拳、一項項有力舉措,推動基層政治生態持續向好所取得的一個明顯成效。
“接下來,我們將乘勝追擊、精準發力,充分發揮全麵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為推動梅州蘇區加快振興、共同富裕提供堅強保障。”梅州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向《南方》雜誌記者表示。
“數”查“微腐敗”
2014年,時任村委會委員的鍾某,在協助政府落實危房改造工作過程中,采取弄虛作假手段,以其丈夫的名義騙取該年度危房改造補助款1.5萬元。
經五華縣紀委監委立案審查調查,2020年6月,給予鍾某黨內警告處分。
本該發給住在危房裏的村民的改造補助資金,卻被鍾某以不法手段騙取。
“惠民資金存在項目多、數額大、經手人員多、涉及麵廣等特點。”梅州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告訴《南方》雜誌記者,“長期以來,該項資金既是監管難點,也是基層腐敗的重災區。”
惠民信息平台升級改造後,通過數據的智能比對,可以更高效地發現腐敗隱患。
2021年,梅州市紀委監委協調該市政務數據管理局,運用大數據分析比對功能,將收集到的相關數據,與錄入的8個縣(市、區)101個職能部門479項原始數據進行比對分析。
梅州市紀委監委精準發現,各縣(市、區)均存在向不符合條件的賬戶持續發放惠民補貼問題,涵蓋最低生活保障、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城鎮獨生子女父母計劃生育獎勵、重度殘疾人醫療保險、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等16個補貼項目。
發現問題,必須解決問題。
“微腐敗”核查問題工作量較大。為全麵核清問題,該市紀委監委按8個縣(市、區)分別建立問題台賬,在全市立即部署開展專項核查工作;各縣(市、區)紀委監委聞令即動,會同職能部門係統梳理政策文件,準確把握補貼發放條件、退出機製等要求,逐一分析研判,統一核查標準,穩慎有序開展清理清查工作。
通過鎮村幹部的協助配合,工作人員采取翻查記錄、入戶走訪等方式,詳細核實違規發放人員和金額,形成市級統籌、縣級負責、鎮村參與的四級聯動核查合力。
此次核查發現的問題涉及時間跨度大、人員數量多,且存在複雜的政策調整、職能變動、人員變動等客觀因素。
為確保穩慎有序、精準實施追責問責工作,梅州市紀委監委統籌指導各縣(市、區)紀委監委,堅持實事求是、綜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對嚴重不負責任亂作為、嚴重違紀違法的,堅決予以查處;對不作為、慢作為導致長時間、大範圍存在違規發放問題的,則堅決予以追責問責。
“巡”出真問題
為何幾年前的“微腐敗”問題最終被發現?這得益於巡察“回頭看”工作。
近年來,梅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責使命,不斷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向縱深發展,梅州市率先在全省開展對村巡察。
“感謝巡察組為我們追回這筆款項!相信錢將會合規合法用對地方、投在有收益的行業,真正用好上級撥付的發展資金。”一名金山村民激動地告訴《南方》雜誌記者。
金山村位於蕉嶺縣南磜鎮中部,2020年5月,蕉嶺縣委第三巡察組入駐金山村,在查閱金山村賬目時發現一張私人老板借村裏25萬元的借條,這明顯不符合財務管理的相關規定。
巡察組第一時間約談了村裏的財務、理事會成員、村“兩委”成員和相關鎮幹部。
經了解,該款項是上級部門下撥給金山村用於發展的專項資金,金山村理事會卻擅自將該款項以計息作為利潤的形式借給在該村投資漂流項目的老板,但直至巡察組到來,私人老板仍未支付給村裏一分錢利息。
在掌握具體情況後,巡察組向金山村發出了《立行立改通知書》,最終順利將25萬元借款追回。
“錢早就交了,可兩年過去了,卻一直沒喝上自來水。”梅州興寧市部分村民向梅州市委第一巡察組反映,水口鎮鄒洞村飲水工程項目實施不完善。
經巡察推動,2021年,水管接駁工作全麵完成,水口鎮自來水廠正常供水。目前的供水範圍已覆蓋6個行政村,共約1000戶農戶終於喝上了“放心水”。
梅州下轄八個縣(市、區),共有2240個村(社區),不僅點多分散,情況更是千差萬別,尤其是基層的“熟人社會”,是巡察工作的“老大難”。
如何精準巡出真問題?
梅州市委巡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堅持分類指導、因村施策。
在巡察入駐前,巡察組會全麵梳理分析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信訪量等情況,結合是否列為省定貧困村、是否存在黑惡勢力、是否列為軟弱渙散黨組織等要素,將全市2240個村(社區)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問題較多村,約占總數的30%;第二類是問題一般村,約占總數的30%;第三類是問題較少村,約占總數的40%。
對問題較多村,梅州采取市委提級巡察、縣級常規巡察、巡鎮帶村、專項巡察等方式開展重點巡察;對問題一般村、問題較少村,則由各縣(市、區)整合鎮街力量,采取“縣委統籌、異地交叉、一托N”的方式開展常規巡察。
一件件民生實事、一次次群眾點讚,是梅州用心用情用功推動巡察向村級黨組織延伸,著力解決基層突出問題的縮影。
“治”出新風氣
春暖花開,迎著暖陽,梅州市梅江區上坪村村民們扭動著身子,跳起了廣場舞。昔日“村霸”倒下後,村裏恢複了往日的熱鬧。
2018年,通過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紀檢監察部門鏟除了盤踞上坪村江南新城一帶10多年、以梁義章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犯罪團夥,涉案金額達1.9億元。
通過數年來的整改,如今,上坪村經濟不斷發展壯大、鄉村麵貌煥然一新,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顯著提升。
這是梅州市各級紀委監委堅持專項治理,激濁揚清,讓基層清風正氣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梅州以扶貧領域、掃黑除惡、生態環保三大專項治理為抓手,緊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不斷推進全麵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為了嚴查扶貧領域的腐敗問題。梅州市紀委監委嚴格按照上級部署要求,建立上督下查、包案直查、提級審查、問責倒查“四查”機製,開展“拉網式”入戶核查、聘請了467名扶貧領域義務廉政監督員,持續整治扶貧領域的“微腐敗”。
圍繞生態環保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梅州市建章立製,加強對中央環保督察交辦和省曝光問題整改情況的監督檢查。5年時間嚴查環境監管失職瀆職問題,以鐵的紀律守護綠水青山。
“從出台製度,再到建立健全機製,層層加碼之下可以看出,無論是扶貧領域、掃黑除惡還是生態環保,在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領域,我們都堅持‘嚴’字當頭,對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更是絕不姑息。”梅州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