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深度關注 | 借主動投案之名 行對抗審查調查之實
發布時間:2022-01-25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瀏覽次數:861   字號:

  “劉川生主動投案後,能夠如實交代自己的問題,主動上交全部違紀違法所得,按照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對其可予從輕減輕處理。”2021年底,主動投案的劉川生被開除黨籍,按六級職員調整退休待遇。

  黨的十九大以來,在懲治腐敗的震懾下,在黨的政策感召下,4.2萬人主動找黨組織、找紀檢監察機關投案。但依然有一些人表麵上說相信組織、依靠組織、配合組織,暗地裏卻和組織玩心眼、繞圈子、打埋伏、搞截留。借主動投案之名、行對抗審查調查之實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對妄圖逃脫紀法製裁的人和行為,如何辨明真偽、精準處置?

  精心策劃的“主動投案”逃脫不了黨紀國法嚴懲

  “自己人生中最痛的有‘三大悔’,第一悔就是主動投案不徹底……”這是陝西省西安市原副市長強小安懺悔錄中的內容。

  據介紹,2008年西安國際港務區正式成立,強小安先後擔任國際港務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主任、黨工委副書記。他將港務區當成自己的“私人領地”,幫助私營企業主王某及時拿到了西安國際港務區新築新城的項目工程款,並協調收購了王某開發的西北出版物物流基地圖書大廈A棟辦公樓。王某獲取巨額利益後,送給強小安3000多萬元。

  2018年8月,當備受關注的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建別墅專項整治工作以雷霆之勢開展時,曾在長安區任職多年的強小安便有所警覺。他擔心違紀違法問題敗露,特意指使兒子將收受王某的3000餘萬元贓款虛假退回。

  不僅如此,在僥幸和自負心理的驅動下,2019年12月,強小安授意兒子偽造股票賬戶管理協議,將其收受的一筆80萬元贓款統一口徑為股票分紅。強小安還將其出資購買的別墅過戶至他人名下,由他人代持。

  隨著近年來黨中央反腐敗力度越來越大,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搞政治攀附”“涉嫌受賄犯罪”的強小安內心惶恐不安,自以為是地想到了一條“妙計”——“主動”投案。

  投案之前,強小安與多名涉案人員串通,偽造股票賬戶管理協議,轉移藏匿贓款贓物,訂立攻守同盟,掩蓋其違法犯罪事實,甚至還讓涉案人員出國躲避,企圖瞞天過海、蒙混過關。投案後,強小安自認為部署周密,以為隻要自己拒不承認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蒙混過關,他僅交代組織已經掌握的部分違紀違法事實,而將性質嚴重、數額較大的違法犯罪事實隱藏起來。

  “主動投案必須基於真實意願,反思悔錯真誠,不能假借主動投案另有所圖,避重就輕、避實就虛。”浙江省嘉興市紀委市監委第五審查調查室主任許雪軍認為,若存在僅交代部分違紀違法事實,隻交代小問題以掩蓋大問題、交代違紀問題以掩蓋犯罪問題等情況,不僅未給審查調查工作帶來便利,甚至阻礙審查調查工作的開展,不宜從寬處理。

  在審查調查中,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始終,因案製宜、因人施策、用心用情,讓審查調查對象相信組織、真心悔過,使審查調查的過程成為改造人的過程。在精準執紀執法麵前,強小安的幻想破滅了。

  “在同誌們的幫助下,我主動配合,如實交代了自己的違法違紀問題。套在自己脖子上的枷鎖一個個打開,我也擺脫了焦慮和夢魘,獲得了內心的安寧。”向組織坦白後的強小安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

  經查,強小安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組織紀律、廉潔紀律,涉嫌受賄犯罪,違紀違法金額共計9116.82萬元,其中涉嫌受賄犯罪所得為7465.82萬元。2021年1月8日,強小安被“雙開”,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投石問路、避重就輕、以小博大、翻供串供,是對抗組織審查調查的主要手段

  主動投案案件的處理涉及紀法銜接、法法銜接,社會關注度高。記者梳理發現,強小安案並不是孤例,以“主動投案”之名行“對抗組織審查調查”之實,主要包括投石問路避重就輕、以小博大、翻供串供等手段。

  投石問路——說是來主動投案,其實是為了探聽虛實,打探辦案人員是否掌握其問題線索,或者掌握問題線索的程度有多深。

  2021年2月2日,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紀委監委在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以案促改專題會議,要求相關人員五日之內主動到紀委監委說明問題,可以從輕處理。此前,該區紀委監委在查辦原中原區文化旅遊局行政審批科工作人員孫世恒受賄案時,已經掌握了不少問題線索。

  “當時我抱著闖關的心態,想著能少說一點是一點,試探一下組織的底線。”2月4日上午,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審批科工作人員常瑞雪主動來到中原區紀委監委交代問題。在與組織談話時,常瑞雪自忖收受的是現金,且時間較長、辦案取證難度較大,因此累計收受近三萬元好處費的她隻提到自己收了500元好處費。她還在交代材料中斬釘截鐵寫下:“除了這500元我與其他任何人沒有不正當經濟往來,如果有,我願意接受組織的任何處理”。

  避重就輕——在交代問題時,隻交代已經知道的被組織掌握的或者被相關案件或人員涉及的部分,對自己存在的其他重要違紀違法問題避而不談。

  “我就想早點把房管局的賬目認了,把錢退了,對我的調查就會結束,其他問題就不會被查出來了。”去年初,重慶市九龍坡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在清查財務時發現,原區房管局劃轉下屬單位的10多筆工作經費存在異常,涉及金額達180萬元。而所有問題賬目,均出自時任區房管局會計李芳之手。收到風聲的李芳決定主動出擊,“將調查扼殺在搖籃裏。”

  然而,李芳的“小聰明”很快被辦案人員識破,其前後矛盾、避重就輕的“交代”更是漏洞百出。2021年1月,九龍坡區紀委監委對李芳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立案審查調查,並對其采取留置措施。

  投石問路和避重就輕這兩種情節,有何明顯區別?

  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代主任馬素華向記者解釋道,“投石問路的幹部一般說的問題模棱兩可,存在‘有’和‘沒有’的變數。比如常瑞雪來投案,是因為看到同事來投案,怕不投案自己被單拎出來,但是又不知道紀委掌握問題的程度。所以拋出了模棱兩可的問題,試探我們掌握問題線索的程度,也試探一下辦案的態度。而避重就輕的幹部,交代的小問題一般屬實,也很清楚詳細,但是對於其他重點問題不願意說。這非常考驗辦案智慧,有時候要像‘擠牙膏’一樣,一點一點給他擠出來。”

  以小博大——在談話過程中,態度端正,對自己存在的問題較小的部分和盤托出,但對涉及到重要問題或者重要核心人物的問題閉口不談或者轉移調查視線,試圖以“棄卒保車”的方式以小博大,這種現象主要存在於已經形成利益團體的案件。

  “向局長當時讓我歸還這筆錢,但我因為個人原因遲遲沒退。”湖南省永順縣衛生局原局長局向文衛的司機李某帶著20萬元和虛假的情況說明來到縣紀委監委,他除了承認賄款被其私自占有,還特別強調向文衛對自己沒還錢一事毫不知情。而這一切都是向文衛的“拜托”,為了全身而退,向文衛在說服李某為其頂包時還特別承諾,如果李某坐牢,會想辦法替其減刑,同時負責李某家中所有生活費。

  主動投案後翻供串供——主要指在初核階段的說辭與主動投案後的說辭前後不一致,打著主動投案的幌子,實際是為了以串供後的言詞證據或偽造的物證等“混淆視聽”,主要目的還是掩蓋違紀違法事實。“這樣的主動投案,不僅未給審查調查工作帶來便利,甚至阻礙審查調查工作的開展,不宜從寬處理。”許雪軍說。

  “實踐中,精準執紀執法甄別主動投案,須深刻理解主動投案的內涵及外延,規範受理程序,準確把握適用條件,有效認定投而不供、先供後翻、以小掩大等虛假投案情形。”江蘇省高郵市紀委監委第六審查調查室主任淩劍認為。

  “害怕”和“僥幸”交織,是部分問題幹部不願向組織老實交代問題的重要原因

  “我知道這兩人被留置後,區裏也有幾個鎮領導幹部的問題正在調查核實階段,我與他們都有不正當的經濟往來,心裏非常害怕。但同時又心存僥幸,想著主動跟組織交代這個問題,其他的能躲就躲過去了。”2020年4月到6月期間,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政協原副主席蔣某某、原副區長蘇某某相繼被留置。在害怕和僥幸這兩種心理交織下,江都區仙女鎮原鎮長魏正龍選擇了向紀檢監察機關“主動投案”。

  和魏正龍一樣,“害怕”是不少問題幹部主動投案的最大原因。2020年,全國共有1.6萬人向紀檢監察機關主動投案,6.6萬人主動向紀檢監察機關交代問題。這些數字的背後,是持續高壓反腐態勢形成的強大震懾。“特別是十九大之後,落馬的一個接一個,這也是一種震懾。當時就是吃不好、睡不好。我也把我自己的這些事兒捋了捋,覺得跑不了。”專題片《國家監察》中艾文禮的自我剖析,反映了許多問題幹部選擇主動投案的心路曆程。

  中國廉政法製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廉政法治中心主任魏昌東表示,這種主動投案顯現了“寒蟬效應”。“秋天到來,‘蟬’從他人處境中感受到了危險。主動投案是一種明智選擇,相比落馬,這種選擇還可以有一定的主動性。”

  “害怕”促使問題幹部走進紀委監委的大門,而“心存僥幸”又是他們以各種伎倆對抗組織審查的心理底牌。這種僥幸心理,既包括對特定關係人“絕不說出去”承諾的無限幻想,也包括對組織掌握情況以及查辦線索能力的錯誤預估。

  “魏正龍假自首真對抗,是因為他還心存幻想。認為自己平時跟老板關係不錯,也幫了老板很多忙,老板不一定把自己交代出來,不信組織反而相信‘江湖義氣’。”淩劍分析道。

  “以為組織隻掌握問題的皮毛”,其實部分問題幹部拚命掩蓋的事實早已被紀委監委掌握。2019年8月,重慶市雲陽縣平安水利水保站副站長尹華先後兩次主動到縣紀委監委交代所涉問題,卻隻交代了極少部分且屬縣紀委監委已掌握的違法犯罪事實,比如變賣公車分得2萬元、套取應急工程款分得10萬元。但據紀委監委掌握的情況,尹華的問題遠不止於此——違規從事營利性活動,非法獲利31萬餘元;夥同他人共同貪汙47萬元,個人單獨貪汙81萬餘元;受賄6萬餘元;故意銷毀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涉及金額260餘萬元。

  防止“一投了之”“一認了之”,紀檢監察機關精準甄別主動投案,感召犯錯黨員幹部迷途知返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是我們黨的一貫方針。主動投案認真交代問題,於紀於法、於理於情都是個人自新、組織歡迎的積極行動。黨紀處分條例第十七條規定,主動交代本人應當受到黨紀處分的問題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分。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第三條寫明,把握政策、寬嚴相濟,對主動投案、主動交代問題的寬大處理。監察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涉嫌職務犯罪的被調查人自動投案,真誠悔罪悔過的,監察機關可以按規定程序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

  2019年7月,中央紀委辦公廳印發《紀檢監察機關處理主動投案問題的規定(試行)》,進一步規範了紀檢監察機關在監督檢查、審查調查中對主動投案的認定和處理。

  實踐中,紀檢監察機關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寬嚴相濟,精準規範處置主動投案,防止問題幹部“一投了之”“一認了之”,推動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有機統一。

  麵對一口咬定隻收了500元好處費的常瑞雪,鄭州市中原區紀委監委辦案人員深入分析其家庭情況、從業經曆及性格特點,最終決定以“感情牌”入手。常瑞雪的獨生子大學畢業後正在努力複習參加公務員考試,她害怕自己一旦接受組織處理後,兒子的前途會因此受到影響。所以即便天天擔驚受怕、夜不能寐,常瑞雪也要為了孩子硬扛到底。“按照你的違紀情節,大概率可能會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黨紀政務處分不會對子女考公務員產生太大影響,而且你要相信,組織會愛護和挽救每一個掉隊的成員。”在辦案人員耐心勸說之下,常瑞雪終於卸下心防,主動開口交代問題。

  主動與不主動,結果大不一樣——湖南省衡陽市某縣級市紀委原常委李某某,組織上多次給他主動交代問題的機會,他不但不珍惜反而對抗組織審查,最終被采取留置措施,移送司法機關。而涉及此案的該縣級市市委原副書記唐某某,主動投案並向組織交代了問題,最終根據相關規定給予“斷崖式”處理,降為四級主任科員。

  “對於主動投案,我們嚴把程序關、事實關、風險關、政策關。嚴格規範主動投案程序和認定程序,深入收集投案對象有關案件信息,仔細甄別其供述,做深做細思想政治工作,促使對象真投案、徹底投。製定周密的工作方案和安全預案,精準運用‘四種形態’政策策略,分類處置、輕重有別,既最大限度釋放政治效應,又堅持實事求是,嚴防注水放水。”湖南省衡陽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劉澤友表示。

  針對主動投案在實際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重慶市雲陽縣紀委監委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應對方案:在案件查辦方麵,一方麵重視客觀事實,不將思維局限於幹部的個人供述,而是通過全麵的初核發現更多線索,同時鼓勵同案人員檢舉揭發,揭穿其避重就輕、對抗審查的目的。另一方麵巧妙運用辦案策略,通過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策宣講,變訊問為談心,變對立為互動,打消對方的僥幸心理。

  “費曉東在接受組織談話後帶著現金‘主動投案’,卻隻承認了自己截留並侵吞返還款35萬的犯罪事實,對其他的違法行為有所保留,妄圖試探辦案人員掌握的情況,蒙混過關。2021年7月被開除黨籍,涉嫌職務侵占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日前,江蘇省常熟市紀委監委召開警示教育專題會,對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費曉東案進行案例剖析和通報曝光,使廣大幹部受到心理震懾,積極引導更多問題幹部拋棄僥幸心理、放下思想包袱,回到相信組織、主動交代的正確道路上來。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