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深度關注 | 家風是個大問題
發布時間:2022-01-24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瀏覽次數:585   字號:

  新春將近,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紀委監委聯合區婦聯開展崇廉尚潔家風宣傳活動,組織全區幹部參與“分享家風故事”“展示家訓格言”“曬出最美家庭風采”等活動,營造培育傳承良好家風氛圍。圖為鼓樓區紀檢幹部家庭與區最美家庭在活動中為子女講解清廉家風的重要性。林青 攝

  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稷安。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指出“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一定要重視家教家風,以身作則管好配偶、子女,本分做人、幹淨做事”。

  國是千萬家。家風建設是推動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都是永恒的話題。而領導幹部家教嚴不嚴、家風正不正,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關乎黨風廉政建設和社會公平正義的大事。建設好家庭、培育好家風、維護好家教,是領導幹部的必修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家教家風,把領導幹部家風建設納入作風建設範疇

  “天下之本在家。”家庭不隻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中華民族曆來重視家庭,良好的家教家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尊老愛幼、母慈子孝、妻賢夫安、兄友弟恭等優秀傳統家風,已深植於中國人的心靈,融入中國人的血脈。

  百年來,我們黨一步步發展壯大,對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抓好家教家風的要求始終如一。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從嚴治家、公私分明,注重言傳身教;焦裕祿、穀文昌、楊善洲等優秀共產黨員的家風故事口口相傳,優良家風也在傳承中發揚光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家教家風建設,領導幹部的家風建設更是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

  “領導幹部的家風,不僅關係自己的家庭,而且關係黨風政風。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向焦裕祿、穀文昌、楊善洲等同誌學習,做家風建設的表率,把修身、齊家落到實處。”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中,深刻指出了領導幹部家風建設的重要性和努力方向。

  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2018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防止“枕邊風”成為貪腐的導火索,防止子女打著自己的旗號非法牟利,防止身邊人把自己“拉下水”。

  加強家風建設是領導幹部的終身課題,也是全麵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強調,領導幹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幹部作風的重要表現。各級黨委(黨組)要重視領導幹部家風建設,把它作為加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作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定期檢查有關情況。

  “這深刻闡明了家風問題不僅是道德問題,也是黨性問題、紀律問題。新時代加強家教家風建設,要切實抓好黨員和領導幹部這個關鍵群體,以純正家風涵養清朗黨風政風社風。”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哲學研究所副所長馮顏利說。

  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幹部走向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家風不正、治家不嚴常釀成家庭腐敗悲劇

  “帶領全家吃老板、用老板、靠老板,享受‘管家式’服務”“為親屬入職金融機構打招呼”“對親屬失管失教,縱容、默許親屬利用其職務上的影響謀取私利”……梳理近年來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件,不少都涉及家風問題;而家教不嚴、家風敗壞,往往也是領導幹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

  “周江勇和弟弟周健勇一個從政、一個經商,周江勇利用公權力為弟弟經商提供幫助。”在《零容忍》第五集《永遠在路上》中,浙江省委原常委、杭州市委原書記周江勇和弟弟聯手貪腐、搞“一家兩製”引發關注。

  “在‘一家兩製’腐敗案件中,親屬通常依仗領導幹部的特權和影響力,通過經商辦企業謀取利益。”浙江省義烏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在這一過程中,領導幹部把公權變成為親屬牟利的“私器”,支持縱容親屬違規經商辦企業,在市場經濟競爭中通過各種方式為家族企業站台造勢,損公肥私。

  除了領導幹部利用職權為親屬經營活動“行方便”,或縱容默許親屬利用其影響力牟利的情形外,有的親屬同是領導幹部,他們彼此照應、相互裹挾,把貪腐變成了家庭“經營”方式。比如,天津市東麗區原建設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白寶忠和他的妻子、東麗區教育局原黨委書記宋文華長期相互縱容,聯手搞權錢交易,對抗組織審查。

  “一人當官,全家多人涉案”在相關腐敗案件裏也多有出現,妻兒兄弟齊上陣,形成共同斂財鏈條。四川鐵投原董事長郭勇因犯受賄罪近日獲刑12年。郭勇帶著弟弟、兒子一起貪腐,一邊默許甚至幫助弟弟利用其職務影響為相關私營企業主介紹承攬工程,一邊長期帶兒子與私營企業主聚餐聚會,“支持”兒子以開健身房、開公司等名義收受企業老板近千萬元“讚助費”。

  此外,有的領導幹部利用手中職權和影響力,將配偶子女、兄弟姐妹、遠房親戚等安排到分管領域單位或關聯部門吃“空餉”,或者通過打招呼等方式讓其迅速“進步”。

  無論是“一家兩製”混淆政商關係,“官官相護”結成腐敗同盟,還是“全家貪腐”齊上陣,本質都是將職權當特權、拿公權換私利,不僅自己在貪腐路上越走越遠,還親手將親屬拉進“利益共同體”,將家庭打造成“權錢交易所”,最終釀成同堂受審、同陷囹圄的家庭悲劇。

  以公權私用的方式侵害國家和社會財富,對經濟發展、政治生態、社會公平產生嚴重危害

  有的是領導幹部自身不正帶壞了配偶子女,有的是配偶子女行為不端最終把領導幹部“拉下水”,更有甚者以腐敗官員為軸心形成腐敗圈大搞家族式腐敗,把“裙帶腐敗”“衙內腐敗”體現得淋漓盡致……一些領導幹部企圖帶領家人“一榮俱榮”,結果一損俱損,不僅釀成夫妻、父子、兄弟、姐妹等同堂受審、同陷囹圄的親情悲劇,還對經濟發展、政治生態、社會公平產生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對此深惡痛絕。

  “家族式腐敗以公權私用的方式侵害國家和社會財富;將親情介入法律和權力領域,形成親情與血緣、權力與利益相互勾連的家族式關係網、利益鏈,嚴重破壞社會公平公正。”中國紀檢監察學院研究員王希鵬分析。

  能不能過好親情關特別是家屬子女關,對每個人都是很現實的考驗。“顧家”是很多領導幹部為貪腐找的借口。以“照顧家人”之名違法亂紀,看似溫情脈脈,實則自欺欺人;基於補償心態“護犢子”,給家屬子女“開後門”,大搞封建社會“封妻蔭子”“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腐敗之道,其實是變相親手加害整個家庭。

  兒女表麵上是奢華生活的享受者,實際上是不良家風的參與者和受害者。“我對家裏管得也很少,特別是對我那孩子有愧疚心理,我就說要幫他一下,跟我一塊出訪的一個老板就主動提出來說給他10萬加元,我當時還自欺欺人地跟兒子說,你將來還給他。”在國外參加兒子大學畢業典禮時,海南省委原常委、海口市委原書記張琦讓兒子張岩第一次收下了老板送的“生活費”,在走向社會的十字路口轉向了不歸路。

  張岩回國後想做生意,張琦就介紹老板給他認識,本錢由老板提供。於是,張岩很快就習慣了倚仗父親不勞而獲,開始主動向老板索要,往返於中國、加拿大之間過著奢侈享樂的生活。由於張岩涉案金額巨大,中國向全球對其發布紅色通緝令。

  貪腐之欲導致家風不正,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張岩也耳濡目染,難以樹立正確的“三觀”。張琦在接受審查期間給張岩發了幾十條微信,勸兒子回國自首,但張岩始終沒回。“妻子也好,兒子也好,始作俑者都是我,管家治家的失敗,也是失教。”張琦悔之晚矣。

  嚴家教、正家風不僅是道德規範,也是紀法要求,必須懲治震懾、製度約束、提高覺悟一體發力

  家風建設是作風建設重要內容,涵養純正家風、引導黨員和領導幹部築牢家庭廉潔防線,事關黨風政風社風。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強調,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遵守黨紀國法,自覺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帶頭廉潔治家,從嚴管好家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

  好家風的培育離不開教育引導。2021年7月,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中共中央紀委機關、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家監察委員會、教育部、全國婦聯等七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到要“用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紅色資源,培養紅色宣講隊伍,挖掘整理並講好革命前輩家風故事,引導幹部群眾從黨的百年奮鬥史中汲取崇德治家、廉潔齊家、勤儉持家的精神養分,繼承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

  關心關愛親屬子女是人之常情,但必須分清公與私、法與情的界限。領導幹部嚴家教、正家風,不僅是道德規範,也是紀法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領導幹部家風建設納入作風建設範疇,並通過黨內法規的形式予以製度化。《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等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都有關於強化家風建設、注重家庭美德的規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則明確了黨員領導幹部不重視家風建設、對配偶子女失管失教的處分規定。

  “家風敗壞是導致官員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我們格外強調家風建設的重要性,把家風寫入黨內文件和法規,築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壩。”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牛冠恒說。

  無論是嚴格落實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製度,還是進一步規範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管理工作等製度不斷健全,本質上都是加強對領導幹部家庭關係的監督,從製度層麵引導構建良好家風。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其中第三十二條提到,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應當開展廉政教育,加強全麵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形勢任務以及家風家教等宣傳教育,推進廉潔文化建設,營造崇廉拒腐氛圍。

  組織監督推動是培育優良家風的重要保障。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將家風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重要著力點,利用典型案例強化警示教育,堅決查處黨員幹部家風不正等問題,形成強有力震懾,並通過組織召開警示教育大會、旁聽職務犯罪類庭審,組織參觀廉政教育展覽、家教家風展覽等,深入開展家風教育,引導黨員和領導幹部正確處理自律和他律、信任和監督、職權和特權、原則和感情的關係,築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線。

  針對以親屬、朋友名義入股,通過親友充當“白手套”借款投資等方式進行權錢交易的問題,江蘇省連雲港市紀委監委加強與組織、市場監管、稅務、審計等部門間的溝通配合,運用大數據監督等科技手段,及時發現黨員幹部違規經商辦企業、為親屬企業牟利等問題線索。

  “近親繁殖”極易導致家庭成員相互“配合”謀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加強對選人用人領域的監督檢查,特別是在國有企事業單位招聘中,涉及領導親屬的,嚴格執行回避製度。派駐機構改革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建設銀行紀檢監察組以員工招錄和領導幹部任職事項中的親屬回避製度執行情況為切入點,開展專項督查,推動印發《建設銀行員工親屬回避規定》,明確“所有員工親屬不得招錄至總行本部工作,不得招錄至員工本人所在的同一內設部門、同一營業網點、同一直屬機構、同一境外機構”。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最高人民檢察院紀檢監察組督促落實規範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規定,推動最高檢先後出台《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幹部和檢察官任職回避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禁業範圍》《檢察人員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禁業清單》,促進以上率下、嚴格執行。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