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最具穿透力的概括
發布時間:2021-12-09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瀏覽次數:680   字號:

  黨的百年奮鬥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正確道路、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深刻影響了世界曆史進程、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在全麵回顧總結黨的百年奮鬥曆程和重大成就基礎上,以更宏闊的視角,總結黨的百年奮鬥的曆史意義。

  五條概括,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關係,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馬克思主義、世界社會主義、人類社會發展的關係,貫通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的曆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這是我們黨第一次對百年奮鬥的曆史意義最具穿透力的概括和表達。全麵總結黨百年奮鬥的曆史意義,必將為我們繼往開來、勇毅前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注入強大思想和行動力量。

  ——黨的百年奮鬥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為現實。黨領導人民不懈奮鬥、不斷進取,成功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正確道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踐行初心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鬥,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上最恢宏的史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

  中國人民成為了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曾經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壓迫,被西方帝國主義列強辱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的奇跡,人民生活實現了由解決溫飽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麵小康的曆史性跨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舉全黨全國之力向絕對貧困宣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親自督戰,作出一係列重要指示批示,引領我國脫貧攻堅工作不斷取得曆史性成就。

  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曆史性解決。與此同時,一大批惠民利民舉措落地實施,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數據顯示,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49年的49.7元增長到2020年的3.2萬元,即將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2020年,全國居民恩格爾係數下降到30.2%,消費結構從生存型逐漸向發展型、享受型轉變。人們吃穿用有餘,開始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和品位,2019年國內旅遊人數達到60.06億人次,出境旅遊人數達到15463萬人次,中國正進入大眾旅遊時代。汽車快速進入尋常百姓家,2020年城鄉居民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達到37.1輛。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裏。”黨的百年奮鬥徹底改變了國家和人民的精神麵貌,使中國人日益覺醒,成為有覺悟、有理想、有信仰、有力量的偉大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強的中國人民,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曆史主動精神、曆史創造精神,信心百倍書寫著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偉大曆史。

  “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百年奮鬥,滄桑巨變。中國從四分五裂、一盤散沙到高度統一、民族團結,從積貧積弱、一窮二白到全麵小康、繁榮富強,從被動挨打、飽受欺淩到獨立自主、堅定自信,僅用幾十年時間就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曆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宏闊的曆史視野、深邃的戰略思考、堅定的人民情懷,統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闡述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內涵、意義、路徑、方略,創造性地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納入科學社會主義實踐和共產主義征程,指引方向,揭示規律,擘畫藍圖,明確任務,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

  今天,中華民族向世界展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繁盛景象。經濟總量實現新飛躍,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萬億元;發展方式根本轉變,“中國製造”轉向“中國創造”;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織就全球最大社會保障網;生態環境明顯好轉,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容顏初顯;人民軍隊淬火成鋼,向著世界一流軍隊砥礪前行。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從全麵小康到共同富裕,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共產黨正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乘勢而上,開啟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為中國發展厚植根基、突破關鍵,開創民族複興的美好未來。

  立誌於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今天,中華民族正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複興;現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新征程上,習近平總書記的宣示愈發堅定而豪邁:“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全國各族人民的緊密團結,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

  ——黨的百年奮鬥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使馬克思主義以嶄新形象展現在世界上。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深刻影響了世界曆史進程。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振聾發聵:“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

  黨的百年奮鬥,向世界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把解決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遇到的重大課題作為理論創新的生長點、突破口,在回答一個又一個“時代之問”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

  麵對冷戰結束後世界社會主義出現的低潮,中國共產黨堅定捍衛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不但在世界上把科學社會主義的旗幟舉住了、舉穩了,而且把科學社會主義推向嶄新的階段。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刻總結並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曆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各個領域都提出了許多標誌性、引領性的新觀點,以全新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指明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新圖景,開辟了管黨治黨、興黨強黨的新境界,為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引領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不斷取得成功,使馬克思主義以嶄新形象展現在世界上,使世界範圍內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製度的曆史演進及其較量發生了有利於社會主義的重大轉變,成為對“馬克思主義過時論”最有力的駁斥。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鬥,同樣深刻影響了世界曆史進程。一百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動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人類發展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過去很長一個時期,西方模式似乎成為了現代化的唯一模式。但是,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鬥實踐證明:現代化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通往現代化的道路可以有新的選擇。

  現代化道路並沒有固定模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適履。每個國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的努力都應該受到尊重。作為世界上曆史悠久、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大國,能夠獨立自主地走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能夠在自力更生、頑強奮鬥中實現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在令世界驚歎的同時,也給那些既想加快發展又想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中國共產黨不僅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也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準確把握世界發展大勢,深入思考“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提出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解決人類重大問題,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和熱烈響應,已被多次寫入聯合國文件,產生日益廣泛而深遠的世界影響,成為中國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方向的鮮明旗幟。

  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道路,是一條和平發展之路。中國不僅致力於實現自身發展,而且注重加強與各國合作共贏,攜手為實現共同發展繁榮而努力。

  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強權政治、冷戰思維沉渣泛起,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流橫行。人類社會應該向何處去,我們應該為子孫後代創造一個什麼樣的未來——身處人類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是中國的堅定抉擇;“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公共產品的提供者”,是中國的堅定追求。

  ——黨的百年奮鬥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不斷創造屬於時代的曆史偉業,提供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領導力量。

  中國共產黨能夠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是因為在各個曆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代代優秀黨員、一批批英雄模範對黨忠誠、不負人民,麵對困難和危險挺身而出,在生死鬥爭和艱苦奮鬥中經受住各種風險考驗、付出巨大犧牲,撐起百年大黨的錚錚鐵骨。

  2021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廣西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的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向湘江戰役紅軍烈士敬獻花籃並三鞠躬,瞻仰“紅軍魂”雕塑,參觀紀念館。在一幅油畫前,總書記駐足凝視。這幅油畫中的主人公是陳樹湘,油畫上方寫著“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

  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據不完全統計,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可以查到姓名的革命烈士達370多萬人;黨的中央委員、候補委員共有170餘人,其中42人犧牲遇難,約占總數的25%。世界上沒有哪個黨像我們這樣,遭遇過如此多的艱難險阻,經曆過如此多的生死考驗,付出過如此多的慘烈犧牲。

  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不變、初心不變。在脫貧攻堅的鬥爭中,1800多名同誌將生命定格在了脫貧攻堅征程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役裏,各級基層黨組織積極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廣大黨員身先士卒,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保障。

  中國共產黨能夠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是因為我們黨錘煉出鮮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係。這些精神是我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為我們黨提供了豐厚滋養。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話語鏗鏘:“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

  中國共產黨能夠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是因為勇於自我革命,保持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充滿勃勃生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勇於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回顧黨的曆史,自我革命始終是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提高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重要一環。

  黨要領導人民推進偉大社會革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就必須發揚自我革命精神,深入推進全麵從嚴治黨的決心不能動搖、要求不能降低、力度不能減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理論武裝凝心聚魂,以作風建設激濁揚清,以嚴明紀律強化約束,以從嚴治吏匡正用人導向,以“打虎”“拍蠅”“獵狐”懲治腐敗……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顯著提高,黨的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斷增強。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做到自我革命?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黨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氣,是因為我們黨除了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因為“無私”所以“無畏”,因為“無我”所以“無懼”,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於不犯錯誤,而在於從不諱疾忌醫,敢於直麵問題,勇於自我革命,始終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具有極強的自我修複能力。越是長期執政,越不能丟掉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色,越不能忘記黨的初心使命。始終具有自我革命的勇氣,才能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青春活力,永遠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

  回望風雲激蕩的百年路,聚焦氣象萬千的新時代。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發出偉大號召: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幹、勇毅前行,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的五方麵曆史意義,既源於百年奮鬥,又超越百年曆史。新征程上,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必將更加堅定自覺地踐行初心使命,帶領中國人民致力於與時俱進的偉大變革,帶領中華民族實現不可逆轉的偉大複興!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