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傍晚,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圖們市圖們北站,一列列高鐵呼嘯而過。迎著零下2℃的寒風,市紀委監委第一監督檢查組組長馬飛龍再次來到出站口:“是否對旅客的健康碼、行程碼、48小時核酸檢測結果‘應查盡查’?”“是否告知旅客防控要求?”“目前缺乏醫療物資嗎?”
查看掃碼測溫區的工作記錄後,馬飛龍又走進防護服更換區域,“在上午的檢查中,我們發現工作人員穿、脫防護服在相同地點,消殺的頻率偏低,存在感染風險,當場要求整改。”他介紹,這次“回頭看”時,防護服穿戴區和脫離區已嚴格區分,相應的操作程序、消殺要求貼在醒目位置,“後續還會跟進檢查,容不得半點馬虎。”
為遏製疫情擴散風險,圖們市紀委監委全員出動,成立14個監督檢查組,到各街道、口岸、高鐵站等開展督查。針對跨地區物流車防控風險較大問題,要求交通部門對入境物流車輛做到全覆蓋消殺,同時在各卡口設立臨時核酸檢測點、隔離區,對司乘人員做到下車即檢、閉環管理,實現“人物同防”。
10月17日以來,國內出現多點散發本土疫情,快速波及多地,一些感染者有經航班、鐵路等途徑跨地區活動的軌跡,因交通場站的人員密度高、流動性強,疫情擴散風險仍在加大。紀檢監察機關主動作為,聚焦高速道路、口岸運輸、鐵路站車和交通一線工作人員等防控風險點強化監督,壓緊壓實疫情防控責任,堅決阻斷疫情通過交通運輸環節傳播的途徑。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鐵集團紀檢監察組跟進監督,通過約談提醒、調研檢查、提出建議等方式,督促國鐵集團扛起責任。紀檢監察組向集團所屬單位紀委下發通知,要求重視客運站車、貨運口岸、建設工地、職工健康防護等鐵路防控要點,健全常態化疫情防控監督和突發疫情監督快速響應機製。呼和浩特、蘭州等鐵路局集團公司紀委工作人員下沉站車一線監督檢查,嚴明疫情防控工作紀律,嚴查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問題。
陸路口岸和港口碼頭是“外防輸入”必須把好的重要關口。作為對蒙貿易通道和國家一類陸路開放口岸,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甘其毛都口岸是入境我國貨運量最大的公路口岸。該市紀委監委緊盯貨運通道消殺、檢驗,通勤人員口罩佩戴、核酸檢測、閉環管理等環節,通過查閱台賬資料等方式,密切監督對出入境人員、車輛的查驗工作,並要求口岸駐地公安、衛生等有關部門加強協作,對異常情況及時研判、謹慎處置。浙江省玉環市紀委監委“室組街”聯動成立5個專項督查組,深入全市港口、碼頭等,重點監督集中居住區硬隔離、醫用廢棄物品和生活垃圾處置等情況。
在“內防反彈”方麵,為強化常態化疫情防控,甘肅省公交建集團紀委監察專員辦督促全省各高速公路服務區加強對區內餐廳、加油站等人流密集場所的管控,加強體溫監測、雙碼查驗、公共區域通風消殺等工作。針對因核酸檢測報告時差、檢測點供給不夠,司機無法進出高速路網和跨省通行的難點,積極協調區衛健部門,在蘭州北、定西、平涼、武威等服務區增設快速檢測點。
近日,在山東煙台港客運站、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等交通場站,芝罘區紀委監委派出的督查組蹲守查訪,圍繞下船人員“點對點”轉運、進出港旅客“一測兩驗”、公共場所定時消殺等落實情況加強檢查,定期形成情況專報向主責部門反饋,並開展“回頭看”促進整改。
在福建廈門,結合航班業務量增加的實際,廈門翔業集團紀委密切關注國內疫情動態,連日來多次到廈門機場實地督導,檢查重點地區抵廈航班的防控工作,確保執行航班遠機位落地、專用擺渡車保障、行李貨艙內悶殺、重點地區入廈旅客100%核酸采樣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