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紀檢監察幹部隊伍建設,要求紀檢監察幹部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曆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增強法治意識、程序意識、證據意識,做到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監察官法全麵落實政治過硬、本領高強要求,對監察官的條件、選用、考核、培訓等作出明確規定。
——政治過硬是根本,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帶頭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旗幟鮮明講政治,既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特征,也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政治優勢。紀檢監察機關是政治機關,所處的特殊位置和承擔的重要職責,決定了必須把對黨忠誠作為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則、隊伍的首要政治本色、幹部的首要政治品質。紀檢監察幹部是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必須在旗幟鮮明講政治上帶好頭做表率,確保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紀檢監察幹部隊伍建設提出明確要求。紀檢監察幹部要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麵從嚴治黨首先要從政治上看,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的重要論述精神,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旗幟鮮明講政治,知責於心、擔責於身、履責於行。要帶頭提高政治判斷力,增強科學把握形勢變化、精準識別現象本質、清醒明辨行為是非、有效抵禦風險挑戰的能力,深刻認識各類腐敗問題的政治本質和政治危害,認識反腐敗鬥爭的必要性和艱巨性,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帶頭提高政治領悟力,堅持用黨中央精神分析形勢、推動工作,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從政治上領會體悟黨中央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的決心意誌;帶頭提高政治執行力,按照黨中央指明的方向、路線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在落實落細、真抓實幹中不斷提高政治能力。
監察官法圍繞政治過硬這個根本,高標準設置監察官條件,在任職條件和選用標準上,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突出政治標準;在任職限製上,設定更為嚴格的底線,如規定曾經受到黨紀、政務重處分的不得擔任監察官,確保隊伍過硬。同時,嚴格對監察官的考核,要求按照全麵、客觀、公正的標準,采取平時考核、專項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重點考核政治素質、工作實績和廉潔自律情況,進一步強化了“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這個根本要求。
——本領高強是基礎,必須打牢履職基本功,提升專業化監督執紀執法水平。
紀檢監察幹部既要有過硬的政治素質,又要有過硬的業務能力。黨的十九大報告就全麵增強執政本領提出了八個方麵的具體要求,對於紀檢監察幹部而言,這“八種本領”樣樣重要、缺一不可,必須全麵增強。要緊密結合自身實際,有針對性地加強能力建設,努力克服本領恐慌,提升專業化監督執紀執法水平。
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對紀檢監察幹部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紀檢監察幹部要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的重要論述,發揚理論聯係實際的優良學風,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增強推動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善於從政治上看問題,善於把握政治大局,不斷提高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戰略眼光、專業水平。要圍繞黨中央“十四五”時期重大決策、重點任務、部署要求,找準履職盡責的切入點著力點,敢於擔當、善於作為,加強監督檢查,督促落實落地。
監督執紀執法能力是紀檢監察幹部的看家本領。監察官法圍繞本領高強這個基礎,在監察官的能力素養上明確要求熟悉法律、法規、政策,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具備高等學校本科以上學曆等。紀檢監察幹部要更加自覺地學習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進一步強化紀法意識、紀法思維、紀法素養,不斷提高工作規範化法治化水平。要深刻理解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講政治和講法治的內在一致性,在實際工作中自覺把政治意識與法治思維、政治把握與法治方式統一起來、結合起來,努力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的融合和最大化。要在確保權力正確運行中推進規範化、法治化,依規依紀依法開展監督檢查、審查調查、追責問責等,嚴格按照權限、規則、程序開展工作。
全員培訓是新時代紀檢監察機關對標黨中央要求、夯實基礎建設、推進自身戰略性重塑的重要舉措。監察官法注重發揮教育培訓基礎作用,著眼形勢任務需要,立足打基礎、利長遠,規定了初任監察官職前培訓製度,並要求對監察官有計劃地進行政治、理論和業務培訓,明確培訓機構,突出培訓重點,落實培訓責任。同時,鼓勵加強監察學科建設,規定“國家加強監察學科建設,鼓勵具備條件的普通高等學校設置監察專業或者開設監察課程,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監察官後備人才,提高監察官的專業能力”。當前,要整體推進、分類施策深化全員培訓,進一步強化紀法教育,結合學好用好民法典、刑法、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監察官法、監察法配套法規製度等,講清楚中國特色的紀理法理,講清楚新形勢下監督執紀執法的權限、標準、措施、要求,不斷增強紀檢監察幹部在政治、紀法、程序、證據等方麵的意識、素養和能力。
——鬥爭精神是紀檢監察幹部鮮明政治品格,要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做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戰士。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要求,努力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高、忠誠幹淨擔當、專業化能力強、敢於善於鬥爭的紀檢監察鐵軍。作為新時代紀檢監察幹部,要切實把鬥爭精神寓於職責使命之中,堅定鬥爭意誌,把握鬥爭方向,明確鬥爭任務,掌握鬥爭規律,講求鬥爭方法,做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戰士。
忠誠需要擔當來詮釋,紀檢監察幹部是黨的忠誠衛士,幹的就是鬥爭的活。監察官法堅持“責任法”定位,著重規範監察官依法履職,強調監察官應當忠誠堅定、擔當盡責、清正廉潔;將監察法規定的監察機關職責予以細化具體化,並強調監察官在職權範圍內對所辦理的監察事項負責,確保監察機關的各項職責落實落地;立足紀委監委合署辦公的實際,將“嚴格執行中國共產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重大決策部署”“勇於擔當、敢於監督,堅決同腐敗現象作鬥爭”“忠於職守,勤勉盡責,努力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等明確為監察官的法定義務,突出強調了實現權力、責任、義務、擔當相統一。
紀檢監察機關既執紀又執法,在一體推進黨的紀律檢查、國家監察工作中承擔著重要角色,這就要求紀檢監察幹部不斷發揚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敢於監督、善於監督,讓黨員幹部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