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中國共產黨梅州市第七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在梅城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和對廣東係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精神,牢牢把握橫琴、前海開發開放的重大機遇,深化落實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總結我市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工作,努力在新征程上推動梅州蘇區振興發展步步高。市委書記陳敏代表市委常委會作報告,市委副書記、市長馬正勇就經濟工作作專題講話。
會議認為,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回望百年光輝曆程,展望未來光明前景。總書記深遠的戰略思維、強烈的曆史擔當、真摯的為民情懷,讓全體黨員、全國人民對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迸發出堅定的信心、強烈的願望和磅礴的力量。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結合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和今年下半年的工作,對學習宣傳貫徹工作再作部署,體現了省委實學實幹、埋頭苦幹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我們要聞令而動、聞風而動,進一步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的高潮,落實“1+1+9”工作部署和省委全會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上來。
會議強調,要借力“兩個合作區”建設,乘勢推動梅州新一輪改革開放。要立足“兩個大局”,胸懷“國之大者”,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橫琴、前海開發開放的重要論述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運用“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工作方法,全麵準確把握總書記、黨中央戰略意圖,圍繞總體要求、發展目標、重點任務,發揮梅州優勢,積極參與、熱情服務、緊密對接、主動融入“兩個合作區”建設。一要著力推動快速交通互聯互通,以“兩高一場”的高水平建設促進人流物流的全麵暢通。二要著力推動產業發展對接共建,突出先進製造、大健康、現代特色農業、文旅等產業共建的精準性、緊密性和實效性,推進“三進一出”工程,打造生態經濟發展新標杆,建設大灣區最美後花園、最優體驗場、最佳康養地。三要著力推動製度創新對標對表,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投資管理、貿易便利化、金融創新與開放、綜合監管等製度創新,全麵提高經濟對外開放水平。四要著力推動雙方合作高質高效,落實政治責任,創新合作載體,借外促內實現梅州蘇區振興發展步步高。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參與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深入實施“1+1+9”工作部署,深化落實蘇區振興發展的政策,按照“123456”思路舉措,扭住“六爭六補”工作總抓手,統籌推進“5311”綠色產業體係建設,加快構建“五星爭輝”區域發展格局,努力建設“三宜”城市,梅州蘇區振興發展取得了新成效。一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全麵奪取脫貧攻堅偉大勝利、慶祝建黨100周年係列活動等“三項階段性任務”順利完成。二是雙統籌雙勝利、新一輪蘇區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三項基礎性工作”穩步推進。三是生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民生改善等“三項保障性工作”突破進展。四是深化重點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優化營商環境等“三項關鍵性工作”有力有效。五是全麵從嚴治黨這一決定性工作卓有成效。
會議強調,要奮力推動梅州蘇區振興發展,切實把總書記的關心關懷轉化為高質量建設生態發展區的生動實踐。進一步認清形勢,切實增強抓好實體經濟發展的緊迫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增強維護安全發展的憂患意識、危機意識和底線思維,繼續打好經濟發展、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硬仗大仗。一要持續提振經濟穩中向好態勢,按照年初預定的目標,擴大有效投資,激發消費潛力,穩住外貿增長。二要持續加快科技和產業創新,做強主導產業,扶強骨幹企業,推進強鏈延鏈,提升科研平台,以科技創新推動經濟綠色轉型。三要持續用力推動鄉村全麵振興,推動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開好局、起好步,落實“九大攻堅行動”,確保集體經濟和農民增收雙豐收、雙提高,鄉村振興持續走在全省前列。四要持續打造“三宜”城市,推進城區微改造、小更新、大提質,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推動構建“五星爭輝”區域發展格局取得更加明顯進展。五要持續厚植生態優勢,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複工程,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全方位高水平抓好生態建設,打造碳達峰、碳中和先鋒市。六要持續加強全麵深化改革,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增強體製機製活力,實現“梅州服務、天天進步”。七要持續推進文化名城建設,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總抓手,發揮文化之鄉和老區蘇區優勢,推動文化生態產業化,提升梅州文化旅遊影響力。八要持續辦好重點民生實事,深入實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及時解決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九要持續抓緊抓牢疫情防控,進一步織牢織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立體防控網,壓實“四方責任”,落實“四個早”,積極推進疫苗接種,全麵打贏疫情防控保衛戰。十要持續強化安全發展,切實把安全發展貫穿改革發展各領域全過程。
會議強調,要全力壓實從嚴治黨責任,以黨史學習教育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麵進步、全麵過硬。一要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繼續抓好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這一重大政治任務,把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的成果轉化為推動梅州振興發展的實際行動。二要旗幟鮮明講政治抓政治,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繼續深入實施“三好一正”工程,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三要持續強化組織體係建設,深入推進新一輪基層黨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黨員先鋒工程,提升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四要打造過硬幹部隊伍,不斷提高黨員幹部“八項本領”“七種能力”。五要從嚴正風肅紀反腐,深化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加強監督工作,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大力營造海晏河清、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就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力攻堅第三季度、決戰第四季度。一要強化發展第一要務,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現代產業,推動各類要素向企業和產業集聚發展,壯大產業集群,係統梳理產業政策。二要強化項目投資,擴大基礎設施、新基建、民間投資,加強要素保障,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三要強化平台載體建設,著力建好工業園區、重大平台、農業現代產業園、創新平台。四要強化發展縣域經濟,壯大縣域主導產業,用產業的“不平衡”發展破解發展的不平衡,發展民營經濟,開展縣鎮品質提升行動。五要強化城鄉統籌,推進中心城區提質擴容,推進鄉村全麵振興,挖掘內需潛力。六要強化生態建設,將綠水青山蘊含的資源價值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七要強化改革開放,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最懂群眾和企業的政府,擴大對外開放,謀劃省際交界區發展。八要強化財稅征管,積極培育財源、擴大稅源。九要強化民生保障,堅持人民至上,樹立用戶思維,幫助群眾和企業辦成事。
會議指出,近年來,我們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省委構建“核帶區”發展格局的要求,高質量建設生態發展區,增強了綠色轉型的動能,夯實了綠色發展的基礎,提升了綠色惠民的成色,加快了綠色崛起的步伐,一係列成效,凝聚了人心,形成了共識,目前梅州是人心思進、人心思幹。實踐證明,市委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是正確的,提出“六爭六補”總抓手是科學的,構建“5311”綠色產業體係是行之有效的,打造“五星爭輝”市域發展格局是符合實際的。我們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忠於職守的事業心、爭先恐後的一股勁,久久為功、堅持不懈、死抓不放、付諸實踐,同心同德、同頻共振、同向發力,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廣東樣本,為梅州蘇區振興發展實現步步高而不懈奮鬥,為廣東“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梅州新的貢獻。
全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召開中國共產黨梅州市第八次代表大會的決議》,決定中國共產黨梅州市第八次代表大會於2021年12月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梅州市第七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決議》。
市委委員、市委候補委員出席會議。不是市委委員、候補委員的市有關領導同誌及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誌,嘉應學院黨委書記、校長,市法院院長,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秘書長,市紀委常委、市監委委員,市委、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委各部委、市各人民團體,市直副處以上單位和中央、省屬駐梅單位黨員主要負責同誌,各鎮(街道、場)黨政主要負責同誌,以及市第七次黨代會部分基層代表和專家學者列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