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日報社經營管理委員會常務委員、人秘部主任塗某某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經梅州市紀委監委指定,目前正接受平遠縣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2021年3月24日,梅州市紀委監委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一則留置通報,在梅州當地引起強烈反響。
這是梅州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紀委五次全會精神,運用“室組地”聯合辦案模式,僅用20天就快速查處的一起職務犯罪案件。
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強調,紀檢監察機關要健全“室組”聯動監督、“室組地”聯合辦案製度機製,推動內設紀檢機構、監管機構等形成監督合力。近年來,梅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積極探索完善“室組地”協作機製,通過整合力量、優勢互補,將分散的監督力量擰成“一股繩”,有力提升監督執紀辦案質效,推動取得“1+1+1>3”的效果。
6月9日至10日,梅州市紀委監委采取“室組地”聯動監督機製組建抽查工作組監督檢查“兩站一場”企業疫情防控工作。
聯合監督
“室組地”聯動機製運用更廣泛
“辦證大廳的政務公開內容是否及時更新?”“是否嚴格進行體溫檢測登記?” ……
4月底,蕉嶺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與縣紀委監委駐縣交通運輸局紀檢監察組開展聯動監督,對該縣交通係統黨委、交通運輸局、公路事務中心、地方公路管理站等4個單位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兩個責任”落實情況及重點工作推進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室組’聯動監督已成為我們的常態化做法。”蕉嶺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來,該縣紀委監委聚焦監督首責,通過“黨風政風監督室+派駐紀檢監察組、黨風政風監督室+鎮紀委、8個案件協作區域”等聯動監督模式,督促黨委(黨組)嚴格落實全麵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壓實黨委(黨組)“一把手”第一責任人責任,推動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形成黨風政風監督室、派駐紀檢監察組和鎮紀委同頻共振的監督格局。
不隻蕉嶺縣,近年來,梅州8個縣(市、區)均陸續建立“室組”“室組地”聯動監督機製,在重要節點、重點領域聯合開展監督檢查。
6月初,廣東在全省設立83個省際聯合檢疫檢查站,加強離穗出省車輛和人員管理,而毗鄰江西、福建兩省的梅州,是堅決防止疫情“外溢”的重要地區。
梅州市紀委監委采取“室組地”聯動監督機製組建抽查工作組到省際聯合檢疫檢查站開展檢查。
梅州市紀委監委第一時間啟動“室組地”聯動監督機製,由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第九監督檢查室、駐市交通運輸局紀檢監察組聯合市交通運輸局,組建2個隨機抽查工作組,會同有關縣(市、區)紀委監委,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深入梅州市8個“兩站一場”及5個省際聯合檢疫檢查站,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工作,推動省委、市委有關防輸入防輸出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切實管好守住梅州“出省通道”。
聚焦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梅州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各監督檢查室、駐市公安局、駐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駐市交通運輸局、駐市國資委紀檢監察組會同有關縣(市、區)紀委監委聯合成立五個督查組,深入基層、企業、生產一線督查。“采用‘室組地’聯動監督機製不僅可以整合運用監督力量,更能通過溝通協調、重要情況通報等方式,打破各地區各部門間的壁壘,實現監督信息的融合互通。”梅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單打獨鬥”到“攥指成拳”,通過聯動機製,梅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著力打通工作各環節的痛點、堵點,促進監督全覆蓋從有形向有效邁進。
協同辦案
“室組地”聯動機製運用更有力
在實踐中,“室組”“室組地”聯動機製同樣被廣泛運用在梅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案件查辦中。梅州日報社經營管理委員會常務委員、人秘部主任塗某某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案就是梅州運用“室組地”聯合辦案模式查處的典型案例。
塗某某在梅州日報社深耕多年,利用財務管理漏洞,通過製作虛假捐贈賬目等方式,侵吞由其代為管理的社會捐助款,涉及金額較大、人員眾多。
鑒於市紀委監委駐市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在查辦該案問題線索時,“打大仗”經驗不足,辦案力量薄弱,梅州市紀委監委決定采取“室組地”聯合辦案模式,由駐市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及其對口聯係的第八監督檢查室聯動,指定平遠縣紀委監委協助查辦該案。
梅州市紀委監委采取“室組地”聯合辦案模式查辦案件,圖為辦案人員開展案情研討。
在該案查辦過程中,“室組地”優勢整合、集成聯動,“室”牽頭抓總,充分發揮站位高、辦案經驗豐富等優勢,在立案留置、措施使用等關鍵環節全程指導,把握案件整體進展及綜合效果;“組”居中協調,發揮派駐“探頭”作用,圍繞塗某某任職經曆和分管領域,梳理提煉權力清單、職責清單,為辦案人員深挖細查腐敗行為提供靶向目標;“地”攻堅突破,積極發揮熟悉業務、善打硬仗的特長,形成協同攻堅的辦案合力。
在“室組地”聯合辦案模式的同頻共振下,“地”辦案人員在3天內就完成了80餘名證人的取證工作,並在八室和駐市委宣傳部紀檢監察組共同指導把關下,最終梳理出塗某某11卷2798頁違紀違法事實材料,使塗某某案件從立案到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僅用了20天。
調查手段有限、辦案力量不足……不少派駐機構曾經曆過這樣的難題,豐順縣紀委監委駐縣財政局紀檢監察組組長就深有體會。2018年,該派駐紀檢監察組接到一條問題線索,但由於案件時間跨度長,證人分布各地,僅憑紀檢監察組的兩名紀檢監察幹部難以開展初核工作。“提請協作辦案後,在對接室的溝通協調和指導下,我們集中力量很快將該案順利辦結了。”該紀檢監察組組長說。
值得一提的是,“室組地”聯合辦案模式不僅有效緩解了基層紀委、紀檢監察組力量薄弱等難題,更為紀檢監察幹部的培養提供了平台。
在基層,鄉鎮紀檢監察幹部和派駐紀檢監察幹部不同程度存在業務能力不強、工作規範化水平不高等問題,“室組地”聯合辦案模式通過定期培訓、案件討論會、以案帶訓等方式,不斷提高基層紀檢監察幹部業務素養,推動紀檢監察工作規範化、法製化。
建章立製
“室組地”聯動機製運用更規範
除了加強審查調查和監督檢查的協作配合外,梅州積極探索這一機製向標本兼治、深化改革等工作中拓展延伸,對廉政風險和製度性、機製性梗阻,利用“室組地”聯合壓實案發單位整改責任,做實監督執紀“後半篇文章”。
如豐順縣圍繞疫情防控、森林防滅火、違規占用耕地建房等重點工作,采取“室組”聯動方式開展聯合監督檢查,並針對發現的問題發出紀律檢查建議書和監察建議書19份,督促相關單位完善製度機製19項。
梅州針對塗某某案暴露出來的問題,“室組地”從製度漏洞、行業風氣等多方麵查找原因,研究提出針對性、操作性強的整改建議,督促案發單位以案為鑒深入開展警示教育,並完善財務管理製度、聘用人員管理辦法等,切實用製度管權管人管事。
麵對協作配合這一重大課題,近年來,梅州市紀委監委統籌8個縣(市、區)製定了紀檢監察室與派駐紀檢監察組溝通協作機製,進一步強化“室組”聯動,形成監督合力。
如平遠縣紀委監委出台了派駐(出)機構工作報告暫行辦法,建立健全重大問題和特殊情況“一事一報告”、日常工作情況“每季一報表”、階段履職情況“年終一彙報”的“三報告”製度,切實推進派駐(出)機構向縣紀委監委報告工作常態化、規範化和製度化。
五華縣紀委監委則積極探索,出台《關於加強縣紀委監委機關各室與派駐(出)機構、鎮紀委溝通協作機製的工作辦法(試行)》,統籌整合全縣紀檢監察力量,以“室+組+鎮”的組合方式設置了13個溝通協作小組,建立健全“縣鎮聯動”的信息通報、重要情況報告、交流研判以及辦案協作等四項工作機製,實現室組帶鎮、信息共享、能力提升、合力加強。
然而,盡管目前梅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或建立起了“室組”聯動監督機製、或建立起“室組地”聯合辦案機製,但當前的協作配合機製發展並不平衡。
有的地方聯合辦案機製已經比較成熟,聯動監督仍需進一步加強;有的協作局限於信息溝通,在開展專項監督等方麵配合不夠緊密,等等。
麵對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的新要求,梅州仍需樹牢“一盤棋”的全局思維,通過完善規章製度等,推動“室組地”三方充分發揮組織作用和係統優勢,釋放更大的監督效能,使“室組地”聯動成為梅州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的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