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評論|製度化提升“關鍵少數”監督質效
發布時間:2021-07-23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瀏覽次數:692   字號:

  加強對主要領導幹部和領導班子的監督,是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麵領導,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係,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的必然要求。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我們黨針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製定的首個專門文件,釋放出抓住“關鍵少數”、推動全麵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強烈信號。

  製度建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係,圍繞權力、責任、擔當設計製度,建立起以黨章為統領,《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為主幹,《黨委(黨組)落實全麵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等為支撐的黨內監督法規製度體係,推動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加強對“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此次發布的《意見》通過把黨章黨規有關規定進一步細化具體化,把實踐中有效做法上升為製度規範,是對各級主要領導幹部監督製度和領導班子內部監督製度的進一步集成完善,改進對“關鍵少數”行使權力的監督,增強班子成員主動監督、相互監督的自覺,確保黨內監督科學嚴密、權威高效。

  領導幹部責任越重大、崗位越重要,就越要加強監督。這些年查處的腐敗分子中,方方麵麵的“一把手”比例不低,他們把自己淩駕於組織之上、淩駕於班子集體之上,搞獨斷專行甚至貪汙受賄,結果走上了不歸路。這裏麵固然有個人修養不到位的原因,也與製度約束不細密、不到位有很大關係。《意見》中完善“三重一大”決策監督機製、建立健全述責述廉製度、嚴格執行領導幹部插手幹預重大事項記錄製度等一係列製度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操作性,並明確指出科學配置權力、用製度管權管事管人,旨在把製度的籠子紮得更緊更牢,推進監督工作規範化,通過製度的有效監督把“關鍵少數”管住用好。

  徒法不足以自行。製定和完善製度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抓落實,讓鐵規發力、讓禁令生威,確保各項製度落地生根。以製度化提升對“關鍵少數”的監督質效,在下大力氣建製度、立規矩後,更要下大力氣抓落實、抓執行,更要堅決糾正隨意變通、故意規避、無視製度等現象。好的製度如果不抓落實,隻是寫在紙上、貼在牆上、鎖在抽屜裏,製度就會成為“稻草人”“橡皮筋”,不僅不能產生應有作用,反而會損害製度的公信力。隻有較真碰硬抓落實,將各項監督製度不折不扣執行到位,才能實現約束有力、監督帶牙,讓嚴明的製度明確告訴“關鍵少數”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推動中國特色監督製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

  從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抓起,管住“關鍵少數”特別是各級主要領導幹部,全麵從嚴治黨才有震懾力和說服力。讓製度發力,提升對“關鍵少數”的監督質效,一級抓一級,一級做給一級看,在全黨推動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幸福。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