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有時來訪群眾要在室外短暫等候,一旦下雨就容易被淋濕。”趕在雨季到來前,在室外候訪區安裝遮雨棚,是山西省紀委監委機關為來訪群眾辦的實事之一。
山西省紀委監委信訪室負責人介紹,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信訪室黨支部把群眾來訪接待大廳等作為調研場所,麵對麵聽取來訪群眾和基層紀檢監察信訪幹部的意見建議。
“這個訴求不知道在不在紀委監委受理範圍?”“如果這個問題你們不受理,要到哪裏去反映呢?”現場調研期間,信訪室負責人與多位來訪群眾進行交流,群眾提出的這些疑惑也是接待窗口工作人員經常遇到的問題。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山西省紀委監委認真梳理調研期間發現的問題,形成省紀委監委班子“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清單14項、省紀委監委機關重點項目清單9項,逐一列出責任領導、責任部門、完成時限等。信訪室把樹牢群眾至上理念作為出發點,妥善解決來訪接待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回應群眾關切。
如今,來訪群眾一進入候訪區,就能看到紀檢監察機關受理範圍、不予受理事項等展板,無需到窗口排隊就可對問題做出初步判斷。同時,為加大群眾服務力度,群眾來訪接待大廳還改善了設施設備,更換了舒適的座椅,放置了雨具。
“與群眾來訪接待大廳‘硬件’一同升級的,還有不斷增進的群眾感情。”記者注意到,該省紀委監委不僅加強信訪工作規範化建設,優化接訪時間,還專門設置意見箱,開展群眾滿意度測評,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信訪工作的溫度。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前,一位93歲的老人來到接訪大廳,請求重新鑒定其工傷等級,並享受相應待遇。麵對這樣一個不在紀委監委受理範圍內的訴求,工作人員一麵耐心地做好解釋,告知政策依據,一麵紓解老人情緒,想辦法聯係相關部門幫其解決具體困難。
“紀檢監察信訪舉報是送上門的群眾工作,辦理信訪舉報的過程,就是將群眾監督轉化為紀檢監察監督的過程。”山西省紀委監委負責人告訴記者,為進一步提升信訪工作質量,他們正在製定方案,邀請特約監察員等參與接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