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評論 | 從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
發布時間:2021-06-24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瀏覽次數:676   字號:

 黨的百年曆史是中國近代以來最為可歌可泣的篇章,它不僅是常讀常新的教科書,還是錘煉黨性修養、補足精神之鈣的營養劑。

  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曆史是最好的營養劑。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鬥曆程,既是一部艱苦卓絕的鬥爭史,也是一部苦難輝煌的奮鬥史,更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壯麗史詩。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用紅色基因厚植心靈之根、滋養行動之源,把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傳承下去,從黨的曆史中汲取奮進新時代、建功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回望曆史,世界上沒有哪個黨像中國共產黨這樣,遭遇過如此多的艱難險阻,經曆過如此多的生死考驗,付出過如此多的慘烈犧牲,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把多少個“不可能”變成“可能”,把多少次“絕望”變成“希望”,最終跨過一道道溝坎、涉過一個個險灘、戰勝一次次艱難,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穿越曆史長河,追尋紅色足跡,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拚搏、不懈奮鬥,湧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鬥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範,用血肉之軀凝聚成偉大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偉大精神,構築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係。這些“紅色精神”是共產黨人最閃亮的精神坐標,是締造東方奇跡的“精神密碼”,更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之路,是共產黨人用信仰照亮的光明之路、希望之路、奮進之路。在烽火年代,信仰是引領革命者不懼生死、前赴後繼的燈塔。無數革命誌士為了謀求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換得今日山河無恙。犧牲時年僅26歲的烈士陳喬年樂觀地說:“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換來的幸福吧!”烈士周文雍與陳鐵軍在刑場上舉行了悲壯的婚禮,從容就義。就義前,周文雍寫下了“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壯士頭顱為黨落,好漢身軀為群裂”的絕筆詩,將革命者對黨的事業堅貞不屈的態度和立場展示得淋漓盡致。

  黨的百年曆史是中國近代以來最為可歌可泣的篇章,它不僅是常讀常新的教科書,還是錘煉黨性修養、補足精神之鈣的營養劑。“我們回顧曆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回避今天麵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借口,而是為了總結曆史經驗、把握曆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我們既要從革命先輩感天動地的事跡中堅定信仰力量,築牢思想根基,砥礪品行作風,更要以史明誌、以史鑒今、以史資政,增強麵對和處理各種複雜問題的能力。

  質勝於華,行勝於言。黨史學習教育的目的在於運用,自覺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實踐。在感動之後有行動,激情之後有力量,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奮鬥精神、進取精神,以實際行動在奮進新征程上書寫新的榮光。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