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宣傳 >> 綜合要聞
評論 | 播撒好紅色種子
發布時間:2021-06-01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瀏覽次數:800   字號:

誦讀紅色經典、觀看紅色影片、參觀革命舊址、唱響歌頌黨歌頌祖國歌頌新時代的優秀歌曲……兒童節到來之際,全國婦聯、中央文明辦等十部門共同印發《關於慶祝2021年“六一”國際兒童節的聯合通知》,要求組織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宣傳教育,全國各地正部署開展一係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在為孩子們送上節日的祝福同時,也在他們幼小的心靈播撒下愛黨愛國的紅色種子。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讓孩子們學習黨史、了解黨史、傳播黨史,以此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懷,堅定從小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立誌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經曆了多少坎坷,創造了多少奇跡,要讓後代牢記,我們要不忘初心,永遠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從戴上紅領巾的那一刻,老師就會語重心長地告訴剛入隊的少先隊員們:“紅領巾是用烈士鮮血染紅的!”祖國每一寸鮮血浸染的紅色熱土上,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紅色往事,無數共產黨人、英雄人物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複興,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李大釗、瞿秋白、方誌敏、夏明翰、劉誌丹、左權、楊靖宇、趙一曼、江竹筠;雷鋒、焦裕祿、孔繁森、廖俊波、黃文秀……在這份長長的名單裏,不乏 “把敵人引進埋伏圈裏”壯烈犧牲的王二小、“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等“青少年英烈”,以及為保護集體財物而受傷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等。要用好紅色故事幫助廣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讓紅色基因滲進青少年的血液、融入血脈。

孩子是一張白紙,可以在上麵畫最好最美的圖畫。少年兒童的身心正處於發育成長期,如果不對他們加以正確引導,就極容易受到錯誤的思想幹擾和誤導,導致價值觀發生偏離。利用“六一”兒童節契機,帶領孩子們或走進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紅色教育基地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或走進影院觀看紅色電影,重溫百年黨史中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或翻開書本,誦讀紅色經典,切身體會中國共產黨篳路藍縷、苦難輝煌的曆史。也可以讓少年兒童在節假日到紅色教育基地擔當“紅色義務宣講員”,或是參演根據紅色故事編寫的劇本等。為少年兒童講好中國共產黨為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英勇奮鬥的故事,讓少年兒童更加熟知黨史,知道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不懈奮鬥換來的,激發他們強烈的愛黨愛國熱情,激勵他們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立誌接過前輩的“接力棒”,堅定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黨史學習教育,需要細水長流的熏陶、耳濡目染的引導。尊重少年兒童成長規律,將黨史學習教育貫穿於少年兒童的學習生活,用聽得懂、記得住、喜聞樂見的方式,在循循善誘、春風化雨上下功夫,將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懷潛移默化、植根於心,為民族複興培養更多合格的接班人,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