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貴州省紀委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到遵義會議會址、苟壩會議會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集中學習研討,領悟遵義會議精神,為更好發揮紀檢監察機關在推進自我革命、守護黨的初心使命中重要而獨特作用注入精神動力。
1934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進入貴州,創建革命根據地。紅軍在貴州活動時間最長、活動範圍最廣,通過召開遵義會議、苟壩會議等係列會議,逐步形成了黨領導革命的正確路線,確立了以毛澤東同誌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我們選擇到遵義會議會址、苟壩會議會址舉辦委機關黨史學習教育的第一次集中學習研討,目的就是要讓全省紀檢監察幹部從黨的光輝曆程中繼承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守護好黨的初心使命中走好新時代長征路。”貴州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夏紅民表示。
大巴車抵達楓香鎮苟壩村。在那裏,86年前,毛澤東同誌用一盞馬燈照亮了中國革命道路和未來前程。2017年4月,貴州省紀委在此建立全省紀檢監察幹部黨性體檢展廳。4年來,在苟壩會議“講政治、守紀律、敢擔當”精神的指引下,敢於善於擔當、積極主動作為已成為全省紀檢監察幹部的共識。
當大家步入苟壩,一盞馬燈、一條小道、一間陋房充分詮釋了毛澤東同誌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政治擔當以及對黨的事業極端負責的精神。“旗幟鮮明講政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們黨最鮮明的特點和優勢。”在苟壩會議會址前,省紀委監委第四監督檢查室副主任繆凡說,將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優良傳統,堅決擔負起促進全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根本政治責任,用鐵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統一。
在位於遵義市紅花崗區的遵義會議會址,沿著北側的木質樓梯拾級而上,踏著革命先輩曾經的腳印,大家深刻感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對崇高革命理想的矢誌堅守。
會址前,一麵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格外醒目。麵對黨旗,所有參學黨員幹部右手握拳,一起重溫入黨誓詞,宣誓聲再次喚醒大家心中最神聖純粹的初心。
“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戰勝艱難險阻的精神法寶,作為紀檢監察幹部必須在理想信念上做到堅如磐石、純而又純,以勇於自我革命的精神打造和錘煉自己,真正做到忠誠幹淨擔當。”省紀委監委派駐第十九紀檢監察組組長劉喜春說。
“戰略轉移、開始長征”“遵義會議、偉大轉折”“轉戰貴州、出奇製勝”……遵義會議陳列館內,大家一邊聽一邊看,一幅幅資料圖片、一件件珍貴實物、一段段感人故事再現了革命戰爭年代黨領導人民群眾不畏艱難、敢於鬥爭、犧牲奉獻的場景。當晚,全體參學同誌還一起聆聽了紅軍在貴州活動曆史的專題講座,重溫紅軍長征波瀾壯闊的偉大曆程。
“要始終把對黨絕對忠誠放在第一位置,引導廣大紀檢監察幹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將豐富的黨史滋養轉化成服務保障發展的行動自覺,真正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堅定立場,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與保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村振興的監督舉措相結合,督促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在研討會上,聚焦學習黨史和紅軍在貴州的活動曆史,傳承弘揚遵義會議精神,省紀委監委班子成員逐一作交流發言。